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碘仿面团型根充剂充填弯曲狭窄根管的疗效。方法:将210例210颗患牙分为两组,各105颗牙,实验组用碘仿面根充剂充填根管,对照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行根管治疗术。结果:术后追踪观察2a,实验组观察102颗牙,成功95颗牙(93.14%);对照组观察98颗牙,成功81颗牙(82.65%)。结论:用碘仿面团型根充剂充填根管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李虹  李芳 《职业与健康》2007,23(2):156-157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临床病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患牙采用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治疗,分甲醛甲酚棉球组(对照组)、甲醛甲酚加碘仿棉捻组(实验组)两组消毒根管,对照疗效。结果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的中、重度患牙疼痛的患者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中度患牙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重度患牙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与根管消毒药物有一定关系,此外,无菌操作,避免根管内容物、器械及冲洗液超出根尖孔,根管恰填是预防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试尖对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质量影响的程度。方法 400颗患牙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在根管治疗前采用试尖步骤,对照组不采用试尖,直接加压充填。然后分别对前牙、前磨牙和磨牙根管充填的质量进行分析。199颗未试尖根管充填患牙中,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适充比例分别是62%、49%和26%,在201颗试牙患牙中,前牙、前磨牙和磨牙的适充比例分别为86%、75%和52%。此结果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侧向加压法根管充填中,试尖可以明显地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技术降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牙体牙髓科需要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患者4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治疗中同一患者使用橡皮障的患牙(n=40)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橡皮障的对侧患牙(n=40)作为对照组,根管预备前后进行根管内菌落采样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牙齿经根管治疗后患牙内厌氧菌数目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术后菌落计数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能有效降低根管内微生物污染效果,对口腔感染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多次法根管与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6例).对照组行多次法根管治疗,试验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的的临床疗效、治疗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急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工作长度测量中应用Propex根管测量仪的准确性。方法:220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276颗患牙512个根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摄X线牙片观察并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实验组采用ProPex根管测量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工作长度准确率分别为77.5%、91.5%,两组准确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Pex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急性根尖周炎患牙的工作长度。  相似文献   

7.
大蒜素治疗牙髓钙化伴慢性根尖周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牙牙髓钙化伴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根据牙髓钙化的程度不同,临床上常采用根管治疗术、根尖周手术及牙拔除术,其中后两种方法对机体创伤较大。因此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RCT)是治疗牙髓钙化伴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最有效、最理想的方法。在RCT治疗过程中,根管封药是一个重要环节。作者对32例牙髓钙化  相似文献   

8.
杨佳伟 《智慧健康》2023,(6):213-217
目的 观察不同根管治疗方式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20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实验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实验组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有效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白介素2(IL-2)水平、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手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上述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有效率比较中,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更高,手术方式值得推广患者。  相似文献   

9.
区翠明 《工企医刊》2001,14(4):35-36
1 临床资料经笔者统计作根管预备后在根管封药过程中出现自发性、持续性疼痛、局限性咬(牙合)痛等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症状的病例28例28颗牙,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7岁~62岁,平均25.6岁。下颌前磨牙12例,下颌磨牙9例,上前牙2例,上前磨牙2例,上磨牙3例。经分析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赵秀彦 《中国保健》2010,(10):59-60
目的探讨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常规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7颗急、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单根管患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7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则用常规治疗法完成根管治疗,治疗后1~2年复查。结果两组患牙预后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本次临床观察中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塑化和根管充填是常用的的根管治疗技术。本文对 10 2颗患牙分别用塑化法和根管充填法行根管治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文 6 8例共 10 2颗患牙 ;其中根尖周炎无根尖阴影者 4 2例 ,根尖周炎伴根尖阴影者 36例 ,成人的不可复性牙髓炎或残随炎 2 4例。女性 4 0例 ,男性 2 8例。年龄 2 0~ 6 0岁。随机分成 2组 :A组为实验组 ,采用根管预备后根管充填治疗 ;B组为对照组 ,采用常规根管塑化治疗。两组患牙部位和病因等资料具有可比性 (P >0 0 5 )。2 治疗方法2 1 A组  (1)急性根尖周炎者宜先扩开髓腔 ,以利充分引流 ,待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根管治疗对术后肿痛的影响。方法对246个患牙(其中活筒牙141个,死髓牙105个)随机分为次性根充组120个患牙,采用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一次完成根管治疗;二次根充法组126个患牙在治疗过程中,用氢氧化钙封存1周后再行根充术。比较两种根管治疗术后肿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活髓牙中,一次根充法组有10%的患牙发生术后肿痛。二次根充法组有16.9%发生术后肿痛,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髓牙中,二次根充组有32%,一次根充组有12%的患牙发生术后肿痛,二次根充法明显高于一次根充法。结论对死髓牙,采用一次性根充治疗术可以减少根管治疗术后肿痛的发生,而且可以减少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修复方法对根管治疗牙修复后强度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完整拔除的人上中切牙60颗,在进行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5组:A组:完整的根管治疗牙;B组:根管治疗后进行烤瓷熔附金属(PFM)全冠修复;C组:牙体预备保留牙本质套圈高度为2.0 mm,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D组:牙体预备无牙本质套圈,然后铸造金属桩核以及PFM全冠修复;E组:牙体预备保留2.0 mm高的牙本质套圈,Parapost预成桩、复合树脂核以及PFM全冠修复。所有实验牙齿均进行折裂强度的测试。结果 C组折裂强度最高,为(1 793.55±387.88)N,其次为A组(1 466.63±240.06)N。B、D、E组折裂强度分别为(958.44±285.97)N、(992.93±290.95)N、(994.89±284.99)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牙本质套圈的修复牙,其折裂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本质套圈能够有效增强根管治疗牙的抗折裂能力。  相似文献   

14.
赵新  海角  蒋德颖 《职业与健康》2003,19(9):139-141
目的 研究牙隐裂的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80颗牙隐裂病例,归纳好发牙位和治疗效果。结果 在80颗隐裂牙中,有36例发生于上颌第一磨牙。52例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3个月,6个月随访,治愈率分别为96%、92%。结论 隐裂牙有好发牙位,好发部位,行牙髓治疗后,全冠修复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曾军 《中国保健》2007,15(4):62-63
目的研究根管治疗术期间疼痛问题发生的原因.方法对420例临床病人456颗行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8颗(10.5%)牙发生了程度不同的疼痛,其中死髓牙、后牙发生疼痛的比例较高,而对性别、年龄、全身疾病、药物过敏情况等观察结果显示与疼痛反映的关系不紧密.结论根管治疗术期间发生疼痛较为密切的因素有牙髓坏死,牙位、术者治疗过程熟练程度,根管药物的处置及咬NFDA3关系等因素有关,确切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接收的76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共治疗患牙120颗。将120颗患者基于治疗后X线片显示的填充程度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观察组3,每组患牙40例,观察组1为欠充治疗,观察组2为适充治疗,观察组3为超充治疗,观察这三组患牙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2中治疗显效27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观察组3中治疗显效16例、治疗有效12例,总治疗有效率为70.00%(28/40);观察组1中治疗显效13例、治疗有效10例,总治疗有效率为57.50%(23/40),三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患者采用根管填充进行治疗时,采用适充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21 例需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共231颗患牙。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112 例116颗患牙,用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充填根管。对照组109 例115颗患牙,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充填根管。经过半年和1年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并摄X线片比较2组病例的充填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充填后半年和1年临床疗效较稳定,成功率均为94.83%;对照组患者充填后半年临床疗效成功率为71.30%、1年为70.43%;观察组患者根管充填后半年、1年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4.08、4.40,P<0.05)。X 线片显示,观察组患者欠填率为4.31%,超填率为5.17%,适填率为90.52%,对照组患者欠填率为12.17%,超填率为3.48%,适填率84.35%。观察组患者欠填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5)。结论 连续波热牙胶根管充填技术比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的临床疗效好,充填效果更佳,能有效提高根管充填的密合度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门庆林  周宪华  王伟 《中国校医》2023,(2):118-120+129
目的 比较铸瓷高嵌体修复不同牙体壁厚度MOD缺损的成功率、存活率。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本院修复科就诊患者的牙体MOD缺损并行根管治疗后的磨牙93颗,根据剩余颊舌牙体壁厚度分为2组:A组均<2 mm,B组均≥2 mm,再分别随机分2个亚组:A1组(24颗)、A2组(23颗),B1组(22颗)、B2组(24颗)。A1和B1组直接进行树脂充填后铸瓷高嵌体修复,A2和B2组采用纤维桩加树脂充填后铸瓷高嵌体修复。比较修复后2年不同组的成功率和存活率。结果 A1组的成功率为66.7%,存活率为83.3%;A2组分别为69.6%、8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45,P=0.831;P=1.000)。B1组的成功率为100%,存活率为100%;B2组分别为9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P=1.000)。A组成功率为68.1%,存活率为85.1%,分别低于B组的97.8%、100%(χ2=14.436,P<0.001;P=0.012)。结论 对于根管治疗后磨牙MOD缺损,铸瓷高嵌体修复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我院193例老年人牙体牙髓病治疗效果回顾。方法:在我科进行牙体牙髓病治疗的老年患者193例,随访至2014年3月,进行回顾性总结,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90例(273颗牙),随访率97.6%,随访时间6个月至24个月。在随访病例中,半年内复发2例共3颗牙,一年内复发3例共6颗牙,两年内复发5例共8颗牙。半年复发率1.2%,一年复发率1.43%,两年复发率1.9OA。结论:对老年人牙体牙髓病临床治疗效果佳,复发病例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多次以及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试验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更具优势,该方法的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患者疼痛的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