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解毒散结汤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根据我国标准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解毒散结汤联合放疗为联合治疗组,单纯放疗为对照组,两组各60例。结果联合治疗组一年以上生存率65%,对照组56.7%。并且联合治疗组毒副反应明显降低。结论解毒散结汤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明显提高,毒副反应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运脾清肝汤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0例行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TACE+运脾清肝汤,对照组TACE+水飞蓟宾葡甲胺盐片治疗。疗程结束复查肝功对照分析。结果 TACE介入治疗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并随着次数增多逐渐加重。应用中药运脾清肝汤可以显著缓解肝功损害进程。结论 TACE介入治疗可引起肝功能损害加重,传统中医中药运脾清肝汤在治疗肝癌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清肝解毒合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清肝解毒合健脾益气法治疗30例肝癌,采用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研究,观察主要症状体征和瘤体的变化、生存情况以及安全性监测。12周后进行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其中腹胀减轻19例(73.1%),纳差改善16例(24%),肝区疼痛减轻13例(52%),腹水减少8例(47.1%);黄疸不同程度减退8例(29.2%),体力及营养状态改善22例(73.3%)。瘤体变化情况:CR 0例占0%,PR 3例占26.7%,SD 13例占43.3%,PD 14例占46.7%;安全性监测: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结论:清肝解毒合健脾益气法治疗肝癌效果好,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177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对照组)与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观察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8.57%与16.67%、85.71%与29.17%、94.29%与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0%与91.67%、40.0%与75.0%、17.14%与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介入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2年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姑息性手术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1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失访21例,随访率86.5%。姑息手术组67例,介入治疗组89例。随访时间最长69个月,最短3个月。姑息手术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2%、46.26%、22.24%,中位生存时间为30.5个月;介入治疗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3.15%、55.06%、35.39%,中位生存时间为39.6个月。两组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介入治疗和姑息性手术治疗相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王树堂  周岱翰  林丽珠 《河北医药》2011,33(15):2261-2262
目的观察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影响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6例病例分为中医组、中药介入组和化疗介入组。其中,中医组辨证1口服中服汤剂,中药介入组经肝动脉灌注羟基喜树碱或亚砷酸注射液,并常规碘化油栓塞,化疗介入组予常规肝癌TACE化疗用药。以生存天数为终点观察指标,用K-M法进行生存分析,计算生存率。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病例306例Ⅲb/Ⅳ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中医组254例,中药介入组38例,化疗介入组14例。失访49例。经K—M法分析,中医组中位生存期255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65.6%,1年累积生存率为46.1%,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20.47%。中药介入组中位生存期286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69.1%,1年累积生存率为33.7%,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5.61%。化疗介入组中位生存期271d,半年累积生存率为84.42%,1年累积生存率为25.32%,18个月累积生存率为0。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肝功能分级、既往治疗及中医证型、病程、静脉侵犯为对预后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结论肝功能分级、既往治疗为有利的预后因素,病程、静脉侵犯、中医证型(肝肾阴虚)为不利的预后因素。晚期肝癌积极、恰当的治疗仍可使患者生存受益,中医药对于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的疗效,介入治疗不能明显延长晚期肝癌的生存期,但对于严格选择适应证的患者可有生存受益。  相似文献   

7.
吴鹤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84-2185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8例原发性肝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3DCRT治疗,治疗组采用3DCRT联合TACE治疗。治疗结束后4个月评价近期疗效,随访5年,评价生存率。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78.6%),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0.0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5.28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C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散结汤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采用CCl4和高脂低蛋白等复合因素诱导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以安络化纤丸为对照,观察解毒化瘀散结汤对大鼠肝功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影响,并做肝脏病理切片,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解毒化瘀散结汤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降低肝组织Hyp含量;并能明显减轻大鼠肝细胞损害、肝脏脂肪变性和胶原纤维增生的程度。结论:解毒化瘀散结汤有较好的降酶、保护肝细胞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累及邻近脏器时行联合脏器切除减瘤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8例原发性肝癌累及邻近脏器的病例,其中手术行联合脏器切除减瘤术36例(观察组),因患者拒绝或其他原因未行联合脏器切除减瘤术32例(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0%(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70.97±9.17)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52.03±8.96)分(P=0.01)。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年生存率83.56%,3年生存率33.33%,5年生存率5.56%;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1年生存率34.38%,2年生存率6.25%,5年生存率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累及邻近脏器时行联合脏器切除减瘤术有助于减少肝癌及其受累脏器所导致的合并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64例HCC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行TACE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行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2躬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冉6.5641,P〈0.05);治疗组贫血、乏力、脱发、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心律失常、腹泻、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5%(18/32),略低于对照组的62.50%(2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91,P〉0.05);治疗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96.88%,31/32)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6.3354,P〈0.05),而治疗组2年内生存率(59.38%)虽高于对照组(3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655,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奥沙利铂联合表柔比星行TACE介入治疗HCC近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但是对远期疗效及预后改善并不显著,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配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4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22例(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联合肝癌介入治疗)与对照组21例(单纯肝癌介入治疗),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59.1%,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获益率(86.4%)高于对照组(71.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21例(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T细胞及NK细胞活性均有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胃肠反应发生率和白细胞下降率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和槐耳颗粒配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患者免疫活性,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在中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期为优化宫颈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临床Ⅱb期以上的宫颈癌患者17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n=86)和对照组(n=9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根治性放疗,联合组患者则接受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和近期、远期不良反应,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1、3年复发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联合组近期有效率为91.86%(79/86),对照组为77.78%(70/9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不良反应均表现为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远期不良反应表现为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联合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1、3年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6.98%(6/86)、24.42%(21/8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67%(15/90)、38.89%(35/90),组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3年内生存率分别为93.02%(80/86)、75.58%(65/8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5.55%(77/90)、60.00%(54/90),组间3年内生存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介入治疗与放射治疗联合疗法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袁晟  王振巍 《北方药学》2014,(11):112-113
目的:观察评价肝癌I号方随证加减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的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取2010~2012年收治的PLC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TACE治疗后,治疗组用肝癌I号方加减辨证施治,对照组用西医对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瘤体变化、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NK升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CD3+、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组。瘤体大小比较显示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生活质量下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稳定者两组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1~5年生存时间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服用肝癌I号方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提升部分PLC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瘤体增大、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带瘤生存时间,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吴晖 《中国药业》2014,(3):16-18
目的研究槐耳颗粒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栓塞术治疗,试验组加服槐耳颗粒。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存质量、免疫水平、复发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83%(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免疫水平和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的病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槐耳颗粒联合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能促进瘤体坏死、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栓塞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术以及化疗的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动脉介入联合射频消融加体外热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医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原发性性肝癌、肝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为在TACE后1周复查可见有实体肿瘤的患者,对其应用射频消融及体外高频热疗治疗;对比二组患者转移率、生存率、缓解率和生存期,以及患者肿瘤标记物(AFP)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联合治疗组AFP值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高,转移率低。结论联合治疗较单纯TACE术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血清AFP水平;加大肿瘤坏死效果、减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度静脉滴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3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恩度静脉滴注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并与单独采用介入化疗栓塞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恩度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恩度联合TACE治疗组患者无病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结论恩度联合TACE是治疗中晚期肝癌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值得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评价安替可胶囊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采用跨库高级检索,以“安替可胶囊”与“食管癌”、“肝癌”为检索词,按主题检索,时间设定为1997年1月-2012年12月,筛选有关文献题录数据,详细记录文献中入组患者的病种、性别与年龄分布,安替可胶囊与对照组的处理方法、观察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等,采用文献计量法,利用Excel和Access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共检索到临床应用相关文献11篇,共1987例患者,其中食管癌1310例,肝癌531例。安替可胶囊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完全缓解率为33.33%-88.46%、1年生存率为68.9%-76.67%;对于晚期食管癌的疗效与单纯化疗相当(疾病控制率:76.6%vs.70.2%)。在肝癌治疗方面,安替可胶囊联合介入治疗肝癌的缓解率为50.7%(介入组为31.7%)、甲胎蛋白转阴率为50.8%(介入组为21.8%);安替可胶囊与金龙胶囊相比疗效相当,肿瘤有效率为18.84%(金龙胶囊组为14.71%),且症状改善更为明显(82.61%vs.60.29%);安替可胶囊与化疗相比,疾病控制率为72.97%(化疗组为60.0%)。结论:安替可胶囊在消化系统肿瘤中应用广泛,抗肿瘤作用确切,同时还具有维护血象、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轻,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发性肝癌的不良反应。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对照组)30例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组(观察组)4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等表现,但观察组较轻,多数能耐受。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增强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方法 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紫杉醇+顺铂(TP)化疗联合自拟健脾补肺汤,对照组单纯应用TP方案化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生活质量及肝肾功能损害.结果 两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418,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70%,高于对照组的40%(x2=6.545,P <0.05);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受损程度均小于对照组(Z=-2.516、-2.184、-2.059、-2.097,均P<0.05).结论 健脾补肺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能提高疗效,但能减轻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