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血液离心分离而成,因富含多种生长因子而广泛用于骨科损伤的修复。其中在组织创面修复领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PRP通过诱导和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和增殖,加速软组织的愈合。本文通过回顾一例PRP治疗压迫性溃疡的疗效分析,为压迫性溃疡的护理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富血小板血浆(PRP)是自体血液离心分离而成,因富含多种生长因子而广泛用于骨科损伤的修复。其中在组织创面修复领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PRP通过诱导和调节细胞分裂、分化和增殖,加速软组织的愈合。本文通过回顾一例PRP治疗压迫性溃疡的疗效分析,为压迫性溃疡的护理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对裸鼠巨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富含生长因子的浓缩血小板的血浆,并测其所含生长因子的量;其次,在裸鼠的背侧部分构建大面积皮肤创面,分别用人工真皮,组织工程皮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生长因子组织工程皮肤和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修复裸鼠巨大创面;最后,手术后不同时间间隔收集组织标本,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创面愈合情况.结果:PRP结合组织工程皮肤组创面修复愈合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4.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从全血离心提取的浓缩物,其血小板浓度是循环血清血小板浓度的7倍,富含大量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其中一些因子可通过诱导趋化性、细胞迁移和分化来促进组织愈合和再生。卵巢储备功能是指女性卵巢内存留卵子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女性生育潜能的重要标志。基于目前国内外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探讨PRP通过促进卵巢血管的生成、减少颗粒细胞凋亡和卵泡的闭锁、促进卵丘扩张、增加线粒体活性途径及促进卵母细胞发育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以期为PRP对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女性行辅助生殖助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对体外保存血小板活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溶液对体外保存的手工分离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高纯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备NO气体,然后溶解于蒸馏水中制备成NO饱和溶液。手工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在滤过白细胞前注入1/10PRP体积的不同浓度NO溶液,将血小板最大回收率时的NO溶液浓度定为实验的最适浓度,观察含此NO浓度的血小板保存5d内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O饱和溶液10-2稀释时,血小板的回收率最大。加入NO组和对照组比较,血小板pH、MPV、PDW三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但保存1天后CD62p再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O可减少体外保存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6.
<正>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已被用作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和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ders,PORs)女性生育治疗的辅助手段。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卵巢内给予PRP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卵巢功能并增加妊娠机会。本文对目前关于卵巢内PRP注射和妊娠的研究数据、PRP影响卵巢功能的可能机制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7.
软骨、肌腱及骨组织损伤是骨科及运动医学科常见疾病。富血小板血浆(PRP)含有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和介质。通过离心浓缩,将PRP注射到损伤部位,可以提高骨、软骨及其他软组织的自愈能力。PRP制剂治疗骨、软骨及其他软组织损伤已成为当今研究热点。同时,因PRP含有大量血小板、高浓度的白细胞和多种抗菌肽,有望成为预防术后感染、治疗慢性伤口及预防植入物相关感染的有效补充剂。为了评估PRP制剂对不同骨、软骨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效果,结合最近新发布的RPR相关专家共识,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MSCs)、富血小板血浆(PRP)及两者联合的膝关节腔注射3种治疗方式对于兔软骨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新西兰大耳兔24只,采用手术在兔膝关节中建造软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软骨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单独SMSCs关节腔注射组(SMSCs组)、单独PRP关节腔注射组(PRP组)和SMSCs联合PRP关节腔注射组(SMSCs+PRP组)4组,每组6只。剔取4组兔关节滑膜进行SMSCs的体外培养,并进行SMSCs的形态学观察及鉴定。抽取兔静脉血,离心制备PRP,对比PRP与全血中血小板及生长因子的含量。将SMSCs和PRP注射入已造模的3组兔膝关节腔中,于注射治疗2、4和6周后根据国际软骨修复协会(ICRS)软骨修复评分对各组的软骨缺损区的修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兔膝关节滑膜的原代滑膜细胞分离初为圆形,传代后均为梭形。4组的SMSCs表面抗原CD73、CD90和CD105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00%、99.22%和99.99%,CD45检测0.5%,具备干细胞的性质。4组的血小板计数显示PRP中血小板浓度约为全血的6倍。PRP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相似文献   

9.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将全血以离心的方式而得到的含大量血小板的血浆成分。PRP被激活后可以释放大量的生长因子,这些生长因子在自我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RP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骨科、牙科、皮肤科、眼科、整形美容外科等的临床应用效果已被证实。本文对PRP目前的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100~150 g,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随机将其分为4个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PRP(30×109/L)组、BMSCs(1×106/ml)组、PRP与BMSCs联合组,每组10只。使用打击装置造成大鼠T10段脊髓的冲击伤,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PRP组在损伤段脊髓注入RPR,BMSCs组注入BMSCs,PRP与BMSCs联合组注入BMSCs与PRP复合物,每组分别注入1 ml。模型对照组不注入任何物质。术前3 d和术后12周对大鼠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第12周,对大鼠小腿后侧皮肤感觉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潜伏期时间和波幅大小。检查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出伤段脊髓组织,冷冻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并观测伤段脊髓残存组织面积。结果 PRP组、BMSCs组、PRP与BMSCs联合组的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模型对照组的大鼠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潜伏期延长且诱发电位波幅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RP与BMSCs治疗组的SSEP潜伏期减短与诱发电位波幅上升(P<0.05)。治疗组的受伤段脊髓残存组织面积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所增加(P<0.05),PRP与BMSCs联合治疗组效果最好。结论 PRP、BMSCs均可提高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缩短体感诱发电位(SEP)潜伏期和提高诱发电位波幅,增加受伤段脊髓残存组织面积,从而修复损伤脊髓。  相似文献   

11.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一种高浓度血小板血浆,被应用于临床多个学科,本文旨在总结和评价PRP在生殖医学领域的作用,包括薄型子宫内膜、反复着床失败(RIF)、慢性子宫内膜炎和卵巢功能低下等方面,期望为PRP在生殖领域的临床治疗及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薄型子宫内膜可导致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降低,目前尚无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的最佳方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灌注治疗作为改善子宫内膜厚度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确切作用较为复杂。PRP所含有的血小板浓度高于全血中通常所含的血小板浓度,而使用高浓度血小板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潜力是基于它们可以提供超生理剂量的必需生长因子,以提供再生刺激,促进具有低愈合潜力的组织修复。现基于目前国内外PRP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探讨PRP内生长因子促细胞增殖、迁移及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PRP治疗的分子基础及确切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大鼠颅骨缺损成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制得牛煅烧骨,将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悬液加到煅烧骨上,制成BMSCs复合体。在Wistar大鼠颅骨正中缘备出长宽比例为1.0 cm×0.8 cm大小缺损,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只植入煅烧骨,BMSCs组植入煅烧骨+BMSCs(简称复合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植入复合体+VEGF,PRP组植入复合体+PRP。检测1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取4、8、12周颅骨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血管和新骨形成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血清TNF-α和IL-6的含量模型组最高,PRP组最低(P0.01);4、8、12周移植骨新骨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PRP组(33.28±4.70,60.31±7.18,79.69±6.66)、VEGF组(28.56±6.21,43.46±5.98,65.53±5.27)、BMSCs组(20.84±3.49,36.77±6.56,52.01±5.86)、模型组(14.83±2.83,25.71±5.79,36.41±6.36),F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P能促进移植骨的形成。结论 PRP可促进移植骨新骨形成和颅骨缺损修复,并发现PRP的作用强于VEGF。  相似文献   

14.
富血小板血浆(PRP)是人自体全血经离心后获得的血小板浓缩物,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蛋白质。PRP因其有助于组织再生、伤口愈合、瘢痕修复等作用,在骨科、皮肤科、口腔颌面外科、整形美容科等领域应用广泛,而在妇科领域应用迄今相对较少。最新研究结果显示,PRP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和卵泡生长作用,在治疗薄型子宫内膜(TE)、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ER)、恢复卵巢功能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为多种妇科疾病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笔者拟就PRP的制备及分类、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前景展望等最新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有报告指出,应用乙型嗜血性流感杆菌的荚膜多糖——多核糖磷酸盐(polyribophosphate,简称:PRP)作免疫制剂,有可能预防一些由流感杆菌引起的严重疾病。已证明注射5微克的PRP可产生较高的抗体  相似文献   

16.
骨折在经过治疗后,能在一定时间内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延迟愈合或骨不连。骨不连是一种慢性疾病,表现为疼痛、功能障碍和社会心理障碍,骨不连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增加死亡风险。目前,临床对于骨不连的治疗仍然以自体松质骨移植为主要方法,但术后并发症约有10%~30%,且提供的骨量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高骨不连的疗效。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 PRP)近些年在软骨损伤的修复、骨折愈合、肌腱韧带损伤的治疗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对组织的自我修复及再生疗效显著。PRP源于患者自身,不会增加输血相关传染病和产生免疫反应的风险;同时,获取方便、制备简单。目前,PRP治疗骨不连的动物实验较多但临床研究较少,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PRP促进骨愈合的机制及骨折的愈合过程进行简要概括,以期为临床使用PRP治疗骨不连及后续深入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向柄彦  韩小松  陈炎城  黄文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26-5131,5133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富血小板血浆与红骨髓及人工骨混合物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探寻PRP最佳浓度及最佳作用时间,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55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6个月龄,雌雄不限.体重2.0~2.5 kg,动物右侧桡骨制备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只,B组20只,植入0.8 c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及1ml红骨髓,A组分别植入1.5~2.5倍PRP(A1)、4~6倍PRP (A2)及8~10倍PRP (A3).A组实验完成后,通过实验组找到最佳浓度A2组,开始B组实验,B组分别于术后1周和2周植入最佳浓度PRP (B1、B2).另取5只兔骨缺损处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于4、8、12周A、B组随机选3只动物进行一般情况及伤口进行观察、X线检查,取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扫描电镜检测评价成骨情况.成骨情况按Lane-Sandh X射线及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4、8、12周大体观察、X射线,病理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浓度为4~6倍的PRP早期联合红骨髓及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植体成骨能力强,是修复骨缺损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8.
<正>近10多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在欧美国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尤其是骨科,在骨与关节、肌腱疾病方面,已获得较为规范治疗,在功能恢复、疼痛缓解及疗效满意度上均有较明显的优越性。PRP可以加快韧带或肌腱修复和重建的速度,能持续改善患者的症状。目前,我国许多医院也有此项治疗。PRP疗法的安全性高,止痛有效率在70%~80%左右,效果长达数年。对于中期、  相似文献   

19.
运动医学常见疾病就是肌腱损伤。肌腱损伤后仅可以修复瘢痕,不能对力学结构进行重新构建,有着极高再次断裂的风险。PRP包括许多生长因子与细胞因子,可以加快产生新生血管,提供充足血供与营养给予再生受损组织细胞,推运其将新细胞与碎片吸收掉。本文分析PRP治疗肌腱损伤的成效,以提供可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盐步地区婴幼儿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抗体水平,为本地区合理使用Hib疫苗及计划免疫提供依据。方法从盐步、河东、河西、联安等7个自然村中0~5岁婴幼儿中随机采取血清标本共300份。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流感嗜血杆菌多糖(Hib—PRP)抗体水平进行监测观察。结果7个村间Hib—PRP抗体水平〈0.15μg/ml的婴幼儿人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的Hib—PRP抗体水平〈0.15μg/ml的婴幼儿分布有所差别;出生时Hib—PRP抗体水平稍高,以后逐渐减少,至1~2岁时水平最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又有所升高。但抗体水平〈0.15μg/ml的比例仍达69.67%。结论5岁以下婴幼儿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抗体水平普遍较低,是Hib感染的高位人群,有必要将接种Hib疫苗纳入到常规免疫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