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西部地区新生儿健康事业的发展,加强西部地区与国内外的合作和交流,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分享当今新生儿领域的发展动态,促进新生儿及儿童早期健康事业的发展,第五届"西部新生儿论坛"于2017年7月20——25日在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银川成功召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合于西部中等城市的新生儿转运模式及转运救护。方法:对本院2年来转运的158例新生儿进行回顾分析,对转运新生儿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转运路程15~200km,来回达8h,转运成功率96.8%,转运途中死亡率1.3%,转运后死亡率2.6%,治愈率90.3%,遗留后遗症率1.9%。结论:在西部中等城市建立二级NICU基础上建立二级新生儿转运系统,加强转运前救助,提高转运成功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卢国琇 《现代医院》2010,10(12):38-39
机械通气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之一,随着全国新生儿急救事业的发展,西部落后地区新生儿急救事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我院在2005年5月开始建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引进了Chrisma小儿呼吸机及Area呼吸机,于2005年5月~2009年5月应用上述设备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共7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西部4省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对产妇孕产期保健服务和新生儿保健服务的提供现状,为制定完善、适宜的新生儿保健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6月-8月选取西部4省县级助产机构的住院产妇,通过访谈和病例核查的方法,收集分娩期间接受的孕产期及新生儿早期保健服务情况。结果在完成产妇出院前访谈及分娩病例核对的221例产妇中,平均年龄为26. 00 (23. 00~29. 75)岁,少数民族占72. 85%,孕期产检平均次数为5. 00 (3. 00~8. 00)次,接受过产前母乳喂养宣传的123例(56. 16%),82例(37. 10%)产妇为剖宫产。只有166例(76. 50%)新生儿是母乳喂养,79例(36. 24%)新生儿与母亲有过皮肤接触,50例(22. 73%)新生儿在出生后进行了眼部护理,188例(85. 07%)新生儿在出生后注射了维生素K1。结论我国西部地区对产妇的孕产期保健措施仍需完善,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偏低,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三早")的实施也未得到普及,需加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措施相关的宣传和培训,促进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江英 《医疗装备》2014,(10):111-113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医学中发生率较高的严重病症,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科监护和管理加强,尤其是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明显下降,绝大多数窒息新生儿经及时复苏后恢复良好,表明新生儿窒息死亡及神经损伤能通过普及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而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1]。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400多万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4的死因是新生儿窒息。我国妇幼卫生监测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9.0‰,窒息成为  相似文献   

7.
臧贤玲  王珏  汤振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65-1766
目的:通过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效果,为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制度提供依据。方法:用分级培训方法,对辖区内助产医疗的相关医务人员作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统一培训,并进行测试和效果评价。结果:培训使医务人员复苏知识技能明显提高,不同机构和部门的测试成绩都有显著改善,培训前总体平均成绩为66.67分,培训后平均成绩为85.69,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培训后各助产医疗机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培训前下降8.83%,复苏成功率提高16.33%,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30.77%。结论:建立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制度;医务人员复苏技能培训常态化,复训考核规范化,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在区域性二级医院开展及应用,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开展应用的127例机械通气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我院开展机械通气技术前、后2年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率、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开展应用机械通气技术以来,新生儿呼吸衰竭治愈率提高了54.14%,病死率下降了71.77%。结论:机械通气技术是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在降低新生儿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区域性二级医院开展新生儿机械通气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发病和治疗情况,为邯郸市新生儿PKU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邯郸市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新生儿872 735名,筛查811 644名,应用化学荧光分析法进行PKU检测,确诊患儿给予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定期检测血苯丙氨酸浓度及发育商(DQ)水平。结果 PKU患儿98例,阳性率为1.21/万,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邯郸地区西部PKU发病率高于东部(χ2=15.375,P=0.000)。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城市PKU患儿治愈率高于农村(P0.05)。结论 PKU筛查及尽早治疗对于提高PKU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应加大新生儿PKU筛查的宣传力度,提高患儿家属的认知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临床培训应用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开始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操作程序培训及指导后进行复苏后的应用效果评价。选择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010年至2011年为对照组,2011年至2012年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复苏后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轻度窒息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8%比4.85%,0.29%比0.54%,P均小于0.01)。观察组复苏流程临床应用率,快速评估和正压通气100%,正压通气加心脏按压100%,气管插管70%,药物95%。结论医务人员对新生儿窒息复苏规范操作程序培训及指导后进行复苏后的应用效果评价,可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复苏流程并正确操作,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全国新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全国平均新生儿死亡率为33.07‰,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2.52‰,37.90‰.新生儿死亡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64.6%,51.8%.新生儿前4位死亡原因为新生儿窒息、早产、肺炎、新生儿破伤风。占新生儿死亡的65.9%.新生儿死亡率在开展新生儿保健地区明显低于未开展地区.  相似文献   

12.
陈雪雁  陈婉新 《现代医院》2006,6(6):152-153
目的提高新生儿复苏质量。方法模型与实体练习。结果全科医护人员复苏技术提高,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结论实体练习是复苏培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237例新生儿窒息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常见的新生儿危象.即新生儿出生后1分钟内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则呼吸的缺氧状态,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是反映孕期保健、产科及新生儿处理质量的重要标志。本文对237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求找出预防措施.提高产科工作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确保新生儿存活质量及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推广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方法:即ABCDE的复苏方案:A—建立通畅的呼吸道,B—建立呼吸,C—建立正常循环,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的方法。结果:推广7年,新生儿死亡率从1998年15.60‰降到2005年2.28‰,新生儿窒息率由1998年13.20%降到2005年6.47%。结论:可见ABCDE复苏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王丽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66-3267
目的: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9月~2005年9月分别采用两种复苏技术处理新生儿窒息的效果。结果:2003年9月~2004年9月新生儿窒息发病率为6.30%,2004年9月~2005年9月窒息发生率下降为3.76%,并发症发生率亦有下降。结论:采用新的复苏流程,产、儿科合作可明显降低新生儿窒息及窒息并发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四省县乡助产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力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信函调查方式,于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集贵州、青海、四川、宁夏4省(区)21个县的助产机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各省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措施的开展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级别机构的干预措施实施率。结果 233所县、乡级助产机构参与调查。1)孕产妇相关干预措施:高危孕妇管理率(98.9%)、梅毒孕妇治疗率(97.9%)、孕妇叶酸服用率(88.8%)等均处于较高水平,早产儿胎膜早破母亲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较低(60.1%)。2)新生儿分娩后相关干预措施:出生后进行90 min母婴皮肤接触的比例为41.8%,生后1 h内完成首次母乳喂养的比率为77.7%,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的机构比例为24.7%。3)新生儿疾病相关干预措施:可开展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疾病诊疗的机构分别为33.5%和47.8%,接受肌肉注射维生素K1的新生儿比例为69.8%。结论 我国西部4省县乡级助产机构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实施现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存在差距,应针对这些不足和差距开展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我国新生儿死亡率。 【方法】 2008年5-12月选择东部、中部、西部5省共有5个市(地)、12个县(市、区)作为《新生儿死亡评审规范》试行地区。 【结果】 多数地区能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评审,通过评审不仅能够发现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对死因的错误判断,还可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管理层面的根源。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有较大提高。管理人员对影响新生儿救治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定认识。 【结论】 各级人员普遍认为评审方法易于操作和实施,兼顾了在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第六节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致病菌进入血循环并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血培养阳性有助于明确致病菌。本病在新生儿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  相似文献   

19.
实施危重新生儿转运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1999年初开始实施危重新生儿的转运工作.6年来.新生儿转运工作不断发展完善。2004年1月~2004年12月共转运危重新生儿8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与隔离消毒技术,进而使新生儿病房感染率得以降低。方法选取从2013年7月—2014年7月新生儿病房100例新生儿,采取病房感染管理措施,分析新生儿病房感染情况。结果采取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前后感染率分别为30.0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感染不仅同免疫能力低有关系,同时还与物品消毒、环境以及人员管理等因素有关系。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要从源头做起,完善管理制度,对新生儿加强基础护理,采取有效隔离消毒技术,为新生儿提供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