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6层螺旋CT在足、腕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3D)与多平面重组(MPR)在足、腕骨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足、腕骨病例均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扫描,在工作站上进行3D及MPR影像后处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32例病例中正常足骨5例,腕骨3例,拇指外翻畸形2例,跟骨粉碎性骨折后致慢性骨髓炎,骨质疏松2例,距骨骨折5例,舟月骨骨折并月骨缺血性坏死1例,跟骨结核6例,腕骨骨髓炎、骨质疏松3例,跟骨粉碎性骨折5例.16层螺旋CT的3D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小关节及其病变的立体形态,MPR图像则可以多平面多角度地观察骨关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的改变,对病变显示满意.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能提供骨关节病变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临床应用价值大,有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制订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2.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附5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技术在临床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于53例病人行螺旋CT薄层扫描,重叠重建(层厚3~5 m m ,间隔1~2.5 m m ),然后通过软件功能行三维重建(three- dim ensionalreconstruction,3D)。通过旋转三维图像从最佳角度来观察病变的立体形态及其周围结构关系。结果:外伤31 例,肿瘤6例,感染5 例,骨关节退行性变5例,先天畸形4 例,胆囊息肉1例,正常结肠1例。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3DCT)可作为横轴图像和二维重建图像的重要补充,它可更直观地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对于骨外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制定治疗计划和术前、术后对比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3D)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122例,均行MSCT薄层扫描及3D和MPR重建。结果:122例患者中下颌骨骨折37例,脊柱骨折36例,肋骨骨折20例,骨盆骨折9例,四肢骨折20例,重建图像中3D图像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MSCT 3D及MPR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判断伤情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骨关节创伤中多排螺旋CT三维图象重建常见形式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 Light Speed Qxi Plus多排螺旋CT扫描仪。对35例骨外伤患者进行扫描,在横断面基础上行SSD、RaySum、MPR。由资深影像科及骨科医师各3人分别对普通经X光片及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35例骨外伤患者阳性率100%,SSD、RaySum及MPR图像重建以任意角度、全方位,精确显示骨折形态,直观准确展现与周围组织空间关系,在骨折检查治疗中体现极大优势。结论:三维图像技术能够清晰、立体地展示骨关节正常解剖结构与病变,图像直观,感观性强。其主要表现形式SSD、RaySum及MPR,应注意相互借鉴,并要结合源影像和常规断面影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颌面部外伤患者螺旋CT扫描后的三维重建图像,明确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位置、形态、走形、移位等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颌面部外伤患者行螺旋CT薄层扫描及三维重建成像56例,分析骨折的显示情况。结果: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能够立体、直观显示骨折的解剖空间信息。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对解剖结构复杂的颌面部急诊检查、骨折后骨痂观察与修复评价、畸形矫正价值大,成为颌面部外伤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常规。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方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60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重建骨关节三维图像。结果:全部病例经多平面重建和SVR-CT Bone技术满意地显示出三维重建图像。结论:多层螺旋CT骨关节三维重建能够直观、立体、清晰、多角度地显示骨关节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谦  冉文 《兵团医学》2015,44(2):29-30
螺旋CT与普通CT比较,其优点是扫描速度快,容积数据采集量大,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维重建(简称“3DCT”)成像,可更加直观,精确的显示病变的立体形态,在骨关节及骨外伤中应用强势.独特.它可详细了解人体各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根据需要,对病变部分进行任意厚度薄层重建,使病变显示更清晰,这是传统CT难以做到的[1].因此螺旋CT三维重建已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收集了经临床证实的510例经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病例资料,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关节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平片,16层螺旋CT,手术或手法复位证实的骨关节骨折患者124例影像资料。结果所有病例16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横断面图像可以显示骨关节的骨折及移位,受累范围及关节脱位。三维重建立体显示整体骨折走行方向、骨碎片及骨折移位关节脱位情况。结论 16层螺旋CT对于术前充分了解骨折情况并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16层螺旋CT应是关节骨折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二维三维重建技术在探测骨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骨关节骨折患者行MSCT容积扫描后薄层重建,将薄层重建导入Syngo系统工作站行二维(MPR)三维(MIP、SVR)重建。结果二维(MPR)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骨关节骨折的部位、细微结构、关节腔内骨折碎片情况;三维(MIP、SVR)重建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移位程度、关节脱位及关节腔内碎骨片。结论多层螺旋CT(MSCT)二维三维重建技术综合运用对各部位骨折、关节脱位的显示效果良好,能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与容积再现评价足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容积重建(3DVR)在足部及踝关节创伤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临床考虑足踝创伤性骨折患者行16层螺旋CT(3~5mm)薄层扫描与多平面重建。结果CT扫描显示本组35例骨折部位包括跟骨25例,跖骨4例,内踝2例,外踝1例,骰骨1例,舟骨2例,距骨1例,胫骨下端2例。多平面重建能准确显示关节受累范围及骨折内部骨碎块大小及移位程度,三维重建在显示骨折的空间关系上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在足部及踝关节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其与轴位CT图像相结合,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全面、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骨三维重建在汶川大地震关节内及其它部位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25例汶川地震中关节内及其它部位骨折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上对图像进行包括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遮盖骨三维重建处理,观察重建图像对骨折的显示.结果 25例患者共36处骨折,采用骨三维重建方法均清楚显示.膝关节骨折6处,显示X线平片漏诊胫骨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1处;踝关节骨折3处,其中1例为Pilon骨折;肩关节骨折5处,发现X线漏诊肩关节盂前唇骨折1处;肘关节骨折3处;颈椎骨折2处,胸椎骨折4处,腰椎骨折5处,其中2例为爆裂性骨折,均伴关节突关节骨折,1例伴椎体滑脱;骨盆骨折8处,其中1处为骶髂关节骨折伴骶髂关节分离.本组中开放性骨折4例,骨折伴脱位6例,25例骨折病例周围软组织均不同程度肿胀.结论 螺旋CT骨三维重建能直观、逼真地显示骨折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加充分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螺旋CT SSD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SSD)在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组(MPR)及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单纯上下颌骨折各11例,混合骨折26例。3例眶底骨折,1例上颌面线形骨折,及2例下颌角线形骨折二维未显示或显示欠清晰,SSD有4例细小骨折及深部骨折未能显示。SSD清晰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骨折块的移位、凹陷程度及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方向。结论:二维影像在显示深部及细小骨折方面优于SSD,但SSD能清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立体解剖图像及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式,两者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及正畸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螺旋CT重建技术在颌面外科及正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颌面部外伤 2 3例 ,口腔畸形 15例。外伤患者行矢状面、冠状面二维重建及骨表面三维重建 ;口腔畸形患者行上、下颌骨三维骨透明重建及口腔曲面重建 ,分析对比轴位图像和重建图像的表现。结果 :① 2 3例颌面骨折经重建后清楚显示骨折线及对位对线情况 ,尤其对于多发的复杂骨折的骨折线全貌、累及范围、颌面部凹陷情况一目了然 ,立体感强。② 15例口腔畸形经重建后清晰显示多生牙、阻生牙的位置、深度 ,及与周围牙齿的关系 ,明确牙弓畸形程度及牙齿拥挤、不齐程度。结论 :颌面部骨折及口腔畸形螺旋CT重建图像对于手术计划制定与实施、牙的矫形前设计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VRT)、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在颌面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5例因颌面部外伤进行MSCT检查并均采用VRT、MPR及MIP对轴扫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结果VRT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碎骨块移位、塌陷,尤其是不规则骨折线的走行等空间信息方面优于多平面重建。MPR在显示深部结构骨折、细小骨折等方面优于容积再现三维成像。MIP对于线性骨折显示清晰。结论 MSCT具有快速扫描、图像分辨率优良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MSCT容积再现三维成像及多平面重建对颌面部外伤骨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很高价值。MPR、MIP和VRT3种方法相互补充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外科整复手术提供了直观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颌面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0例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和多平面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显示有颌面部骨折,16层螺旋CT的二维、三维重建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结论利用16层螺旋CT扫描的横断图像及重建图像能准确全面地显示颌面部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16层MSCT多平面重建(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和容积再现(VR)等不同重建方法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的显示效果,探讨16层MSCT重建技术对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63例骨与关节疾病患者经16层MSCT容积扫描后,在二维图像和容积数据基础上,行MPR、SSD和VR重建,结合不同病例进行不同重建方法对比研究。结果:SSD能逼真显示6例良性骨肿瘤、16例四肢长骨骨折及15例椎骨爆裂性骨折外部特征,胸、腰椎各有1例爆裂性骨折及1例良性骨肿瘤显示不佳;MPR对全部125例骨折、35例非外伤性骨病显示清晰,其中3例行MPR曲面重建,3例早期关节炎性病变显示不佳;VR对117例骨折和32例非外伤性骨病,不但能显示其外部和内部病变细节,而且能显示周围软组织受累状况,8例裂隙骨折及6例非外伤性骨病显示效果不理想。结论:VR是骨与关节疾病诊断中最全面的重建方法,MPR与SSD可优势互补,16层MSCT不同重建方法灵活综合运用,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明显提高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成像在颌面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成像技术在颌面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怀疑颌面部骨折的29例患者进行CT薄层扫描和三维(3D)重建,并从多方向观察3D重建图像。结果:29例中26例有颌面部骨折,螺旋CT成像技术二维(2D)和3D能清楚地显示骨折线的位置,走向,骨折范围,类型及骨折块的移位。结论:螺旋CT成像技术能对颌面部折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处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胸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拟诊断为胸廓骨及肋骨骨折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22~76岁,平均(40.2±2.3)岁。均具有完整X线片、3D图像和CT轴位扫描图像资料,并对X线、3D图像和CT轴位扫描图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排除可疑骨折,以CT轴位扫描图像作为金标准,X线诊断的灵敏度为61.54%,特异度为66.67%;3D容积重建( VR)诊断的灵敏度为98.59%,特异度为87.50%。结论螺旋CT可快速确诊胸廓骨及肋骨骨折,容积扫描中的容积再现法( VR)、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和多平面重组法( MPR)技术能较好显示细微骨折,在解剖空间结构上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9.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颌面部外伤的诊断准确性。方法5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均经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面部骨折的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的移位、塌陷深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常规CT,特别是对一些复合的粉碎性骨折,SSD可以显示出畸形的立体形态。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直观地显示颌面部的解剖及病理解剖关系,增加了影像的信息量,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大量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