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硝唑乳膏处方及制备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根  罗美兰 《中国药房》2010,(17):1590-1591
目的:改进甲硝唑乳膏的质量。方法:通过调整甲硝唑乳膏的基质组成等改进处方,通过改变主药甲硝唑的加入方法等改进制备工艺对甲硝唑乳膏进行改进,并对改进处方与原处方所制制剂进行1年的留样观察试验。结果:改进处方所制制剂质地更细腻,无砂粒感,放置无变硬、变干现象,制剂质量稳定性明显优于原方法所制制剂。结论:改进的甲硝唑乳膏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相似文献   

2.
李苏芹  孙春雨  管樱 《药学进展》2004,28(12):561-563
目的:探讨硅油乳膏制剂工艺中条件控制方法,考察所制乳膏的性状和稳定性。方法:通过适当减少处方中油相成分用量,增加乳化剂成分用量,采用拟均匀试验法,以乳膏稠度、细腻度、光泽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优化处方,并控制乳化温度为95℃左右,制备硅油乳膏。结果:按优化处方及条件控制所得乳膏性状和稳定性良好,其pH值为5.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按本文处方及条件控制所得乳膏性状和稳定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甲硝唑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甲硝唑为主药制备甲硝唑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硝唑乳膏中甲硝唑的含量。结果: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1.7%。结论:该制剂处方及工艺具有生产可行性,其质量控制标准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含量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正交试验法优选氢定乳膏的基质处方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氢定乳膏的最佳基质处方,并考察其成品的稳定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法,按照L9(34)表筛选基质处方,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氢定乳膏含量。结果单硬脂酸甘油酯、乳化剂对乳膏制剂的稳定性影响大,甘油影响不明显。结论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三乙醇胺、吐温-80、甘油(处方量分别为5%、0.6%、0.3%、12.5%)为处方基础制备的氢化可的松醋酸氯己定乳膏具有外观细腻均匀、易涂抹、稳定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刘丽萍  孙成跃  王剑 《中国药房》2010,(13):1221-1223
目的:改进尿素乳膏处方组成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原有尿素乳膏处方组成上调整基质组成并制备成水包油型基质,添加醋酸强的松,制备尿素乳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剂中尿素的含量并考察制剂质量及3批样品在不同条件下放置40d时的稳定性。结果:所制制剂为白色乳膏,检查结果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相关规定;尿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0.5~180.2μg·mL-1(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0.49%)。3批样品在观察期内质量稳定。结论:改进后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纳米银乳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纳米银为主药,乳化法制备O/W型纳米银乳膏;考察乳膏粒径及分布;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制剂含量;对乳膏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乳膏粒径约为15.2nm,粒径分布窄;纳米银的含量约为20μg·g-1;乳膏稳定性试验各检测指标在考察期内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简单、可行,制剂质量可控、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多效胃镜乳的处方,提高多效胃镜乳的稳定性,控制制剂的质量。方法:通过外观质量、显微镜检、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常温留样以及含量测定等为指标,考察不同的乳化剂对多效胃镜乳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结果:以0.8%司盘-80、1.6%西黄蓍胶和5%司盘-80、2%CMC-Na配制的多效胃镜乳,稳定性好。结论:改进后的多效胃镜乳处方可应用于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进硅油乳膏处方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复合乳化剂制备硅油乳膏 ,用重量分析法测定二甲基硅油含量。结果 制得的乳膏色泽乳白 ,细腻均匀 ,二甲基硅油的含量为标示量的 90 0 %~ 110 .0 %。结论 该乳膏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生发灵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生发灵乳膏,观察该制剂对脱发病例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适宜乳膏基质以米诺地尔为主药制成O/W型乳膏,建立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临床应用观察其疗效。结果:经临床应用于228例患者平均总有效率89.1%。结论:本制剂处方合理、稳定性好、质量易于控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菌克软膏处方,提高质量稳定性。方法以外观性状、伸展性、离心、耐热及耐寒试验、含量为考察指标,对软膏剂的乳化剂进行筛选,对增稠剂的配比进行优化。结果选择复合乳化剂三乙醇胺+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白凡士林的用量为3%,十八醇用量为6%,液体石醋用量为6%,所制得乳膏质地均匀、细腻,色泽洁白;伸展性好,质量稳定,含量均匀。结论优化后的处方配伍合理,质量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盐酸特比萘芬硝酸益康唑乳膏(特益乳膏)并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处方制得特益乳膏并对其在市售包装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结果:优化处方组成包括盐酸特比萘芬10g、硝酸益康唑2.5g、白凡士林30g、十八醇10g、硬脂酸60g、三乙醇胺5.4g等(总量1000g),所制样品均匀、细腻、涂展性好;其稳定性各项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所制特益乳膏处方合理,在市售包装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白斑灵乳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白斑灵乳膏,用于治疗外阴白斑症.方法:确定白斑灵乳膏的处方、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与1%睾丸素油膏临床对照应用,观察其疗效.结果:该制剂性质稳定,临床总有效率为96.6%.结论:白斑灵乳膏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乳膏,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阿昔洛韦为主药,以胺皂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稳定剂,采用反相初生皂法制备O/W型乳剂基质;通过对产品的性状、pH值、含量测定、离心试验、耐寒热试验、留样观察等考察其稳定性。结果制备的乳膏细腻、均匀、美观,易于涂布及洗除;平均回收率为99.5%(RSD=0.61%);稳定性试验均符合规定。结论按本处方及制备工艺所得乳膏质量合格、性质稳定,所建立的质控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E乳膏制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维生素E乳膏制剂工艺,提高该制剂质量水平。方法:以主药维生素E检出率和制剂稳定性作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试验法对维生素E乳膏工艺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影响维生素E乳膏质量的主次因素为:A>D>C>B(A为加入主药时基质温度,B为乳化剂用量,C为搅拌方式,D为乳化时间),综合分析确立制备工艺条件为A3B2C3D2,即乳化剂用量为2.5%,在基质温度下降至55℃时加入主药维生素E,以高剪切乳化(4000r/min)方式搅拌,恒温乳化30min;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条件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5.
聚维酮碘乳膏处方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吉根 《中国药业》2007,16(24):42-43
目的 改进聚维酮碘乳膏的处方工艺。方法 对聚维酮碘乳膏处方工艺改进并作回收率试验、稳定性试验及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100.87%,RSD为0.73%,稳定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等符合规定。结论 通过改进处方工艺,聚维酮碘乳膏质量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的规定,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芦荟维生素E乳膏处方的筛选及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制备芦荟维生素E乳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利用单因素实验筛选芦荟维生素E乳膏的处方及生产工艺,并运用离心实验、耐热耐寒实验及室温留样观察实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处方3、工艺4为芦荟维生素E乳膏最佳处方及生产工艺,芦荟维生素E乳膏质量稳定.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生产工艺简便,质量稳定,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医院制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尼美舒利乳膏的制备与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尼美舒利乳膏,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非离子型乳化剂平平加O20作为基质制备尼美舒利乳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尼美舒利的含量.结果:尼美舒利在5~35 μg/ 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5%.加速试验6个月稳定,动物刺激实验表明无刺激性.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稳定性好,测定方法快捷,易行.  相似文献   

18.
于西全  晏明 《中国药业》2006,15(18):35-36
目的改进多效胃镜乳处方,提高多效胃镜乳的稳定性,控制制剂的质量。方法通过外观质量检查、显微镜观察、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常温留样及含量测定等,考察了不同乳化剂对多效胃镜乳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优处方。结果以0.8%司盘-80,1.6%西黄蓍胶和5%司盘-80,2%CMC—Na配制的多效胃镜乳稳定性好。结论改进后的多效胃镜乳处方可用于制剂生产。  相似文献   

19.
盐酸青藤碱乳膏的制备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讨论盐酸青藤碱乳膏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选择适宜的基质制成O/W型乳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膏中盐酸青藤碱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所选用基质合理,质量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7%.结论:处方及制备方法可行,测定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作为青藤碱新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选喷昔洛韦乳膏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乳化剂种类、白凡士林及丙二醇用量。结果:最佳处方是选择吐温-司盘复合乳化剂,白凡士林用量为3%,丙二醇用量为10%。结论:本处方组成合理,制备的乳膏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