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雪玉 《黑龙江医药》2007,20(4):334-335
目的: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对2001-2006年部分医药刊物报道的常见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中药不良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较多,其中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注射剂.结论:对中药的应用应改变观念,加强合理应用,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临床表现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结果:经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可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人群是中老年人;不良反应以皮肤表皮出血点及全身性损害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品种主要有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结论:中药注射剂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沈敏 《北方药学》2021,18(3):113-114
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师干预在医院合理应用中药中的价值.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之间开具的500份中药处方纳入研究,将中药药剂师干预前的250张中药处方列为对照组,中药药剂师干预后的250张中药处方列为观察组;这500张处方对应200例患者,每组100例,比较两组中药不合理应用率、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药不合理应用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应用中药选择让中药药剂师干预调配,可以减少中药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2000~2008年中药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文  陆军  蔺涛 《中国药房》2009,(6):461-463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所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方法:对100种杂志刊登的933例中药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共涉及中药制剂156种,给药途径5种,其中静脉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达78.46%。不良反应中以全身性反应发生率最高,达57.77%。结论:应加强有关中药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规范临床合理应用中药及其制剂,实施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5.
张志宏  康茜  李淑兰 《北方药学》2017,(12):170-17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4~2016年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分析,关注中药制剂ADR,为保障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安全合理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数字化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提供的2014~2016年用药信息;下载我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查阅资料,计算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制剂ADR发生率较高,比例接近化学药品,且中药制剂ADR新的一般和新的严重报告发生率高于化学药品.结论:关注中药制剂的使用和ADR的监测,使我院临床使用中药制剂更加安全、合理,充分发挥中药制剂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活血化瘀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择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至我院进行疾病诊疗的活血化瘀中药所致不良反应患者8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对中药的药物名称、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类型中占据比例最高的为血栓通注射液,占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0%,与其他种类的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中皮肤系统受损所占比例最高,占据百分比为32.50%,分析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皮疹、皮肤瘙痒、红斑、面部潮红等。结论依据中药应用不良反应情况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的研究,最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6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引起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4-2007年本院各科上报的139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ADR(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规律及其特点.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ADR主要原因.本组不良反应报告中,由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64例,占46.04%.ADR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老人19例,占29.69%.ADR发生率较高的前5位药品依次为喜炎平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注射用双黄连、血塞通注射液和葛根素注射液.结论: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监测,提高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我院在采取临床药学干预之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2009年10月我院采取临床药学干预之后的发生率,并分析易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剂型、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引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结果 我院使用的涉及不良反应的632种中药中,共有13种剂型,其中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54.32%.最易引发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是静脉滴注,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3.51%.在采取临床药学干预措施之后,我院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临床药学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对于减少重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我院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采取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015年1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中药汤剂治疗的门诊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记录对照组具体药物反应,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据此制定药学干预措施.观察组结合医院中药汤剂应用现状制定药学干预措施以减少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表现及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均以皮肤及消化系统为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TBXP>0.05).结论 中药汤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为疗程偏长,剂量偏大,药学干预可规范用药,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制剂致不良反应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霞 《首都医药》2008,15(4):42-43
目的 分析北京佑安医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集的中药制剂5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生ADR涉及的中药制剂达20种,以中药注射剂的ADR发生率最高,其中苦黄注射液和舒肝宁注射液ADR发生率居多,分别为30.77%和26.92%.临床表现以皮肤过敏反应最多.结论 临床应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合理使用中药制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