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心理需要。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默里曾归纳,人类的心理需要至少有20种,其中有5种是夫妻之间必须得到满足的。如果忽视了,就会影响夫妻感情。  相似文献   

2.
按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Maslow 1908~1970)的需要层次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安全、爱和归属感、尊重与被尊重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人在健康状况良好时,可由自己满足基本需要,一旦生病,就必须由医护人员给予协  相似文献   

3.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人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莫明其妙的抑郁情绪,常常会伴随星期天等节假日闯入你的生活,你会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病。夫妻长期两地生活是抑郁症产生的直接原因。一到星期天、节假日看到周围人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焦躁情绪会尤为突出,往往会产生敌对心理。夫妻双方时常不能在一起,再加上工作环境不尽人意,心中不满无处发泄,最后形成心理重压。  相似文献   

4.
人到老年,朝夕相处的几乎只有配偶。因此老年夫妻生活是否美满,关系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 婚姻是心理的需要 婚姻这个概念,是人们所熟悉的。但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婚姻的理解,却有不同的侧重。社会学家认为婚姻有四大功能:一是满足性的需要;二是满足经济的欲望;三是满足生育的欲望;四是满足教育的需要。心理学家则认为,婚姻除了以上四种功  相似文献   

5.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组成一个家庭,缘于了一个“爱”字。但是只有爱的婚姻并非一定能幸福无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爱好与情趣,都有期望对方理解、尊重、随从自己的心理。这就需要夫妻之间相互做好维护婚姻的心理调适,弄清夫妻本是同林鸟  相似文献   

6.
2.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 人工作时需要动用身体各个器官,脑则充当重要的“角色”。因此,它既可促进身体健康,又可使心理平衡。 工作可以满足人的心理需要。国外心理学家海维格斯特说过:“为了使老年人快乐,除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外,还要满足心理上的需要,……要做自己觉得有兴趣、有意义的事。”塞尔尼也说:“工作是达到寿而康的必经之路。”老年人要有所作为,才能使生活有意义,才能体会到人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夫妻之间的敏感性是指善于体察对方的需要,心理学家曾把这种敏感性形象地比喻成“张开的毛孔”。但是,许多夫妻结婚以后,经过多年的磨擦,感觉的毛孔都关闭了,麻木了,让人觉得对方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自己殷勤体贴了。而人又总是需要新的变化,因而,有的夫妻之间就会战火纷飞,或者到家庭之外去寻找刺激。  相似文献   

8.
刘晓芹 《健康生活》2011,(2):51-51,54
婚后,每对夫妻都希望获得和谐美满的性生活。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双方产生性交需要的时候,往往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并非直接了当地提出来,通常是用一种哑语来表达。这是夫妻之间为满足性欲要求而普遍使用的方式,既可以巧妙地表达各自的愿望。又不用担心遭到对方的拒绝,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夫妻双方只要多留神观察,注意理解爱的性信号,就能保持性生活的协调和美满。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夫妻同床共枕到百年”,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夫妻同床共枕,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性生活,同床共枕,絮絮交谈,可以增进夫妻感情,拥抱、亲吻、肉体的接触,可以满足皮肤的渴求与需要,产生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心理效应可以使人感到快慰,使紧张的精神得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多数家庭,子女对老人的衣食住行较为关心,基本能够满足老人物质上的需求;不过,如果认为老人吃饱喝足了就无忧无虑,那就错了。因为,老年人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在某些方面甚至更为迫切。他们特别需要别人,尤其是子女的尊重和关怀,感情上需要得到满足和宣泄。这些心理上的需要往往比物质上的需要更为重要。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心理危机也就越来越明显。因为人到老年,随着生理上的衰老,生活自理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随之下降。而此时如果社会、家庭对老年人的关注和照顾未能相应加强,一些老年人就会产生以下几种不良心态。 孤独心理 34%的老人有孤独感。他们脱离了多年熟悉的工作,休闲在家,  相似文献   

1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 ,协调人际关系 ,调动人的积极性 ,提高管理效能的科学。其内容与范围包括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和领导心理等。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改革的深入 ,人们的心理健康在管理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个体心理与管理1.1 需要理论与管理1.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的需要自我尊重需要爱的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 :指衣、食、住、行、休息、婚姻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紫张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向目标前进。当人达到目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这时,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使人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3.
人生步入老年以后,有些人容易产生孤独的感觉,不管是夫妇双全,还是独身一人,都会产生寂寞的心理。尤其是退休以后,交往面缩小,说话场合减少,突然失去表现自己和沟通情感的机会,从热热闹闹的大环境,退居清静的小家庭,情感会立刻冷却下来,这时会不知不觉地沉默寡言起来,甚至夫妻之间也很少沟通、交谈,这就是孤独来临的症候。特别是独身老人就更加严重,按心理学家言,就是一种心理疾患——孤独忧郁症。  相似文献   

14.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人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莫明其妙的抑郁情绪,常常会伴随星期天等节假日闯入你的生活,你会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  相似文献   

15.
产生外遇心理的原因错综复杂,具体说来: 1、相知感:爱情常使人盲目,在艳遇奇缘中,稍不警惕,一旦遇到某些言谈举止彼此认为相投匹配时,就可能引发“相见恨晚”的恋情,于是产生思慕与倾倒。 2、厌倦感:感到婚姻生活单调,而寻求新的刺激。由于当前社会变化,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对心理需要的要求大大提高,夫妻双方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更需要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而这一点又往往被一些夫妻所忽视,他们工作、学习、家务,一天忙到晚,常常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这样长期缺乏思想感情的交流,夫妻有可能逐渐变得陌  相似文献   

16.
一、激励在潜人才与显人才开发中的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层次理论”,人除生理、安全、社交的需要之外,还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尊重的需要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自尊感,希望取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而自我实现即:人们希望显示自己的力量,追求事业的成功,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这个问题应该尊重夫妻俩人的习惯,并无定论。专家认为,中年夫妻过性生活还是让环境明亮一些为好,这样不仅可以使夫妻更好地共享性的温馨、愉悦和满足,而且有其一定的卫生保健意义。因为在做爱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警惕的现象,需要夫妻双方互相观察,互相提醒,及时发现一些疾患,及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中国人外国人,为什么皆有偷窥心理呢?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前额叶区,主司压抑,由于前额叶区的压抑作用,人类因此产生了偷窥来疏解心理和生理上的压抑。而爬虫类和古哺乳类不偷窥,它们是直面"人"生的。人的偷窥心理大致可分为四种。  相似文献   

19.
婚姻为男女双方的性爱满足提供可靠的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夫妻间性爱满足的程度却是大相径庭。如果夫妻生活中因一些主观或客观因素致使夫妻中的某一方得不到满足和快乐,那么,婚姻提供给夫妻的可靠性就会发生动摇,不满足不快乐导致的性爱冲突,就会给夫妻生活蒙上阴影。导致夫妻问题的因素多种多样,但夫妻之间缺乏性德,即缺乏相互的尊重、理解、平等、体贴等也是主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敏感点,心理学称为"心理情结"("心理按钮")。当人的敏感点被触发,情绪反应会过度。这种现象在亲密关系中很常见,易引发夫妻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