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或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 ml/min)超过3个月的疾病[1]。2012年通过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采取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CKD的患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 ml·min-1·1. 73 m-2)超过3个月。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 8%[1],并呈显著上升趋势。国际上公认依据K/DOQI指南将慢性肾脏病分为1~5期,其中慢性肾脏病3期(CKD3期)指30 ml·min-1·1. 73 m-2≤GFR60 ml·min-1·1. 73 m-2阶段。CKD3期是慢性肾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以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1.73 m-2)超过3个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包括出现尿蛋白、尿沉渣异常、肾小管损害、组织学检查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有肾移植病史,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3个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Zhang等[1...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DOQI”指南,慢性肾脏病(CKD)是指肾脏损伤(肾病理学异常或血液、尿液、影像学的检查异常)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1.73m^-2持续3个月。我们发现有特色的中医药治疗在提高CKD的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以及延缓肾脏病进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出现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或GFR60 ml·min~(-1)·1.73 m~(-2))持续3个月以上,有或无肾脏损害的证据~[1]。慢性肾脏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发展缓慢和功能不可逆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1.73 m-2)超过3个月[1]。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国CKD患病率为10.8%,预计有1.195亿的CKD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目前治疗本病,现代医学多以控制尿蛋白及其并发症为主,ESRD多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防治是世界范围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 73 m~2)超过3个月。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如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CKD易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并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增多,CK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防治CKD、减轻CKD危害,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包扩两层含义,一是指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二是指GFR≤60 ml·min-1·1.73 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根据GFR水平,慢性肾脏病可分为五期,CKD5期即为终末期肾病(ESRD),需肾脏替代治疗。CKD合并心房颤动在临床上常见,其发生率约19%~24%[1]。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GFR下降(60 ml/min·1. 73 m2)超过3个月。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慢性疾病,如不能进行早期诊断及干预,CKD易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并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增多,CK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有效防治CKD、减轻CKD危害,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 ml·min^-1·1.73 m^-2)超过3个月,即为CKD。邹氏肾科医术创始人中国中医肾病宗师邹云翔教授自1955年出版中国第一本《中医肾病学》专著,1954年组建第一个肾脏病研究小组;国医大师邹燕勤教授承前启后,对慢性肾脏病中医临床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本文就其团队65年的临床研究沿革及今后发展设想探讨如下:1CKD中医病名研究1.1病名CKD在病变发展的整个病程中,包括的中医肾病病名有:水肿、尿血、肾风、腰痛、眩晕、癃闭、关格、肾劳等。关于中医肾病病名的研究:早在内经《素问·风论》中就提出了肾风病名的诊断依据,“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庞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4期、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在1年随访中的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变化及原因。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并随访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28例(慢性肾脏病4期组)、血液透析患者21例(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患者43例(腹膜透析组),用Hamilton焦虑和抑郁量表,在0个月(慢性肾脏病4期组在入院时、或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在初始进入透析)、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选择在我科住院并随访的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28例(慢性肾脏病4期组)、血液透析患者21例(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患者43例(腹膜透析组),用Hamilton焦虑和抑郁量表,在0个月(慢性肾脏病4期组在入院时、或血液透析组和腹膜透析组在初始进入透析)、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0个月时,Hamilton焦虑和抑郁指数腹膜透析组最高,血液透析组次之,慢性肾脏病4期组患者较轻(P〈0.05)。6个月后,血液透析组的心理问题最重(P〈O.05),慢性肾脏病4期组和腹膜透析组较轻。12个月后,慢性肾脏病4期组的心理问题较严重,血液透析组次之,腹膜透析组较轻(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4期和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透析患者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在各时问段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 3个月,其中肾脏功能异常包括:(1)肾损伤标志:(1)白蛋白尿(AER≥30 mg/24 h;ACR≥30 mg/g);(2)尿沉渣异常;(3)肾小管相关病变等等;(2)GFR下降:eGFR 60 ml·min-1·1.73 m-2。满足以上任何1项指标,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慢性肾脏病[1]。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CKD患者具有高血压患病率高而达标率低的特点~([2])。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公式估算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结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估算公式估算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在肾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CKD患者239例,所有患者同步检测99锝-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DTPA)、GFR、血肌酐(SCr)等。将^99mTc-DTPA测定的GFR作为参照,并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Cockcroft-Gault公式、简化MDRD公式及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研究(cKD-EPI)公式计算估测GFR,比较不同CKD分期中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的准确性。结果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值均高于^99mTc-DTPA,MDRD公式偏离程度最大;各估算公式估算的GFR值与^99mTc-DTPA检查的GFR结果有相关性,CKD-EPI公式相关性最高。结论CKD-EPI公式估算肾功能更接近^99mTc-DTPA的结果,但仍需进一步校正。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脏病一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CKD-mineraland bone disorders,CKD-MBD)是由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引起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所表现的全身性临床综合征。这些表现包括三个特点:1.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维生素D代谢的实验室异常;2.骨转运,骨矿化,骨容量,骨线性生长或骨强度变化的骨异常;3.血管或其他组织(如皮肤、关节、软骨、肺)钙化等异常。  相似文献   

16.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的特征之一。在CKD早期,肾功能下降,单个肾单位对磷的排泄增加使血磷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随着CKD进展,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进一步下降到25-30 ml/min,磷代谢失代偿,患者出现高磷血症-[1,2]。血磷升高会加快CKD的进展,并与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3,4]。Lee等-[5]研究发现,在没有证据表明肾功能有异常的患者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和Cock—croft—Gault(cG)方程以及国内的两个校正MDRD方程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预测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适用性。方法:选择2006年--2008年646例非透析CKD患者,用简化MDRD和CG公式以及两个国内校正公式(MDRD1、MDRD2)计算估测GFR(eGFR),并进行相关性、偏离度、精密度的比较,以及比较不同CKD分期估测GFR的准确性、偏差中位数。结果:(1)MDRD1方程不论在精密度、偏离度、绝对偏差方面都明显优于其他的方程。(2)MDRD1方程的30%和50%准确率上明显高于其他方程(P〈0.05)。(3)CG明显低估了GFR,MI)RD和MDRD2在Ⅳ期低估了GFR,在Ⅱ、Ⅲ期高估了GFR,MDRD1在Ⅲ期高估了GFR。结论:经过校正的MDRD1方程明显优于CG、简化MDRD、MDRD2方程。  相似文献   

18.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史〉3个月)和(或)不明原因 GRF 下降60 ml/ min)超过3个月,均称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1]。CKD 终至慢性肾衰竭,其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如何延缓CKD 进展成为研究热点。多项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具有优势,本文从理论分析、疗效证据等方面比较基于“肾痿”理论的补肾活血法与通腑泄浊法治疗 CKD 的探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道路开辟新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放射性核素99Tcm-DTPA清除率测定的肾小球滤过率为标准,比较血清胱抑素C和肌酐评价GFR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以99Tcm-DTPA清除率法测定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GFR,并同时测定Scr浓度和Cys-C浓度。运用ROC分析曲线分析SCysC和Scr评价GFR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SCys-C浓度为(1.67±0.25)mg/L,Scr浓度为(198.77±98.01)μmol/L,GFR为(50.55±35.62)mL/(min.1.73m2)。SCys-C与Scr、GFR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6(1P〈0.05);分别以GFR〈90mL(/min.1.73m2)、GFR〈60mL(/min.1.73m2)和GFR〈30mL/(min.1.73m2)为界点,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2、0.857、0.920;Sc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801和0.922。结论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与Scr比较,Cys-C是评价GFR的一个良好内源性指标,且能更好地反映GFR的早期改变。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肾脏疾病,伴有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减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尿蛋白(PRO)、尿潜血(ERY)等,最终进展为CKD5期。我们在西药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上"慢肾康宁"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延缓病情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