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行心理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自我院2015年2月1日至2016年2月1日收治的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行心理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情况,增强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对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实施心理护理前后患者的各项心理状况的对比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本组46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较实施心理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会因疾病因素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临床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临床疗效,这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乳腺癌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统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过后,治疗组存在8例自卑心理、5例抗药心理、4例恐惧心理、3例其他不良心理;对照组存在13例自卑心理、10例抗药心理、8例恐惧心理、7例其他不良心理。结论循证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0年7月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结论给予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进行个体化护理,全面型康复指导,减轻心理负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8月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结论给予妊娠合并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循证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展开分析与探究。方法将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接受循证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出现不良心理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展开循证心理护理,可充分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使其积极接受治疗,进而促进临床疗效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以后临床上乳腺癌护理提供更好的护理对策及技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11年4月-2012年11月间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7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问题的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后,76例乳腺癌患者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的缓解,心理状态一直比较稳定,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结论 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进行精心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治疗的自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护理过程。方法通过休息、镇静、解痉、有指征地降压、利尿、密切监测母胎情况等方法查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的重点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病情(母儿情况)、做好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加强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结论通过全面有效护理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妊高症患者的治疗效果,18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并出院。  相似文献   

9.
向凤娇 《北方药学》2013,(3):190-19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对其心理影响及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1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8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针对其在放疗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组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率为95.8%,对照组临床护理疗效满意率为83.3%,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放疗期间出现的负面情绪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帮助患者顺利通过放疗,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雅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101-101,105
目的:分析评价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3月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护理组(40例)和常规护理组(38例),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护理,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护理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心理护理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了护患纠纷,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在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2):223-2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2006年2月至2009年7月收治乳腺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患者满意率高。结论通过对乳腺癌患者术前、术后到出院全过程实施系统的护理健康指导,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减轻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最佳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身心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5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选取的50例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的5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均满意出院,患者住院过程中100%存在各种不良心理,经过共同努力患者出院前均心理状态良好,护士健康教育指导到位,无医疗护理纠纷,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乳腺癌手术对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打击较大,因此护士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能够减少患者心理压力。有效并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乳腺癌患者的康复以及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分析临综合性护理方案实施的效果。结果 6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无1例死亡,病情均明显好转,临床治愈率达到100%。结论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中,必须注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科学用药,精心护理,注意患者的饮食指导和心理护理,实施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护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采用分析性心理健康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仅于患者入院后简单给予安抚;研究组采用分析性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包括心理舒适影响、健康教育、心理分析、心理疏导、移情护理、情志护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2组抑郁自评量表(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健康知识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怂.01),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采用心理健康护理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施护十分必要,应综合健康教育、心理分析、移情、个性化护理等手段共同实施,以达到患者的心理舒适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结果82例患者经心理疏导安慰等干预措施,以积极的心态完成手术治疗,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乳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点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心理护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抽取,以乳腺癌围手术期间实施不同的护理方式为分组标准,将接受心理护理的56例患者归为心理护理,将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59例患者归为常护组。分析围手术期间115例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情况。结果乳腺癌手术后,心理护理与常护组患者的SAS分别为[(29.83±3.29)vs(35.27±4.63)]分、SDS分别为[(38.72±2.13)vs(44.72±3.65)]分,组间差异P <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出院时满意度调查,心理护理明显高于常护组患者,组间差异P <0.05,符合统计学意义标准。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护理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更好,焦虑量及抑郁量等标准比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理想,临床效果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室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心理,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患者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汪晓琴 《安徽医药》2013,34(2):214-215
目的探讨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护理及血糖控制与管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在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早产率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管理及护理干预,采用心理护理等干预方式,能够降低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98例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情况,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