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37例多动症患儿,并与9例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行为积分值明显下降,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物结合心理疗法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爽 《中国处方药》2014,(10):85-85
目的对比观察分析西药与中西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取160例儿童多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药联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和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物联合的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在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就诊并诊断为儿童多动症的13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两组患儿均口服盐酸哌甲酯控释片,对照组配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配合家庭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持续性注意力测试结果及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注意力无障碍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四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属于轻度焦虑。结论家庭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庞希莲  吴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382-2383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干预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出生婴儿1 000例分为2组,对有高危因素、多动症趋势的儿童采用早期干预与不干预治疗,进行发病情况追踪调查.结果:婴幼儿期干预治疗组的ADHD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论:对有多动症趋势的儿童早期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ADH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中药治疗在儿童哮喘中的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符合标准的儿童哮喘病例共220例,共分为单纯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单纯中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4组,4组人数各55例。在规范治疗之后,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4组病例的疗效、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进行问答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疗效上,单纯中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较单纯中药组好,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较单纯西药组好,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行为方面,单纯西药组、单纯中药组的患儿明显不喜欢学校和学习,好朋友明显较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心理辅导结合西药组、心理辅导结合中药组的患儿心理状态评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儿童型哮喘,疗效确切。结合心理辅导的哮喘儿童在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较未给予心理干预的哮喘患儿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静宁汤加减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静宁汤加减治疗68例,与西药利他林治疗2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0%,对照组为90.0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宁汤为治疗儿童多动症的有效方剂,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段勇明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78-79,112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30例患者给予西药治疗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使用头部针灸治疗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组达到治愈和显效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治疗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偏头痛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制剂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口服利他林西药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利他林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6周。治疗结束后使用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症状问卷、临床总体印象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经,检验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多动指数总分、中医证侯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动指数评分(26.12±4.21)、中医证侯积分(6.12±1.65)明显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32.31%)。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轻,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滋阴益智方与利他灵治疗儿童多动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滋阴益智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单盲法对比观察中药滋阴益智方(治疗组)与西药利他灵(对照组)对儿童多动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42例,显效19例(45.24%),有效17例(40.48%).对照组30例,显效14例(46.67%),有效12例(40.00%).Conners多动指数:治疗组治疗前为(1.95±0.13),治疗后为(1.2±0.4);对照组治疗前为(1.93±0.11),治疗后为(1.2±0.4).两组临床疗效及多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滋阴益智方与利他灵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相当,而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针灸对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肌力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灸结合西药治疗与单用西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肌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西药治。治疗组40例,在西医疗法基础上加用针灸辨证取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的改善情况,将计算所得的治疗前后肌力的差值作为统计数据。结果针灸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针灸辨证治疗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肌力,减轻缺血性脑卒中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3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3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输卵管再通率为89.74%;对照组妊娠治疗成功率为76.92%,输卵管再通率为71.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可有效提高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成功率,提高输卵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防治方法,观察冬花冰糖煎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的疗效。方法口服冬花冰糖煎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对5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照组给予西药顺尔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在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冬花冰糖煎配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防治小儿哮喘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好,能减少哮喘的复发,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兰春燕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326-1327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高血压脑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配合刺血疗法对4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36例作对照,评定疗效并对其原理进行探讨。结果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8%和88%,单纯西药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16%和72%。结论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高血压脑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9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内服及中药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6.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刘旭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67-16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功能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2年2月收治入院的慢性脑血管痉挛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100例。两组病例均予阿司匹林(75mgqn)口服,对照组在其基础上予以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同时予以中药煎剂随证加减治疗。30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87例,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症状改善60例,总有效率为6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脑血管痉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探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13例偏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治疗组(蒙医治疗组),对照组56例,治疗组57例,两组进行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最多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85.96%;对照组治愈率为44.64%(P<0.05)。结论:运用蒙医放血疗法结合药物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O12年12月-2O13年5月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5O 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菌栀黄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O. O5);观察组的72h 胆红素下降值、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O. O5)。结论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较快地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胆红素,促进黄疸消退,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就诊的患者75例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同时选择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药组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为72.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3个月,进行随访,其中,中医药组复发10例(13.33%),对照组复发13例(27.6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脑卒中病人最常见的心理情绪变化是抑郁和焦虑.本文评价认知行为疗法对伴有抑郁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对60例患者以性别、年龄、诊断相匹配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接受药物治疗,联合组32例接受药物同时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药物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单独使用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疗效明显.尽早了解和评估脑卒中病人的心理情绪,而且进行早期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