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余红文  吴洁  翟秋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61-2263,226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某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间经高频超声检查的142例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患者病灶的超声特点按照BI-RADS-US分级诊断标准进行了分析与对照研究。结果 (1)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形态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用高频超声观察病灶边缘是否清晰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用高频超声观察血流分布有无穿入型血流与BI-RADS-US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乳腺实性小肿块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二维超声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标准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1例因乳腺肿块就诊的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病灶进行BI-RADS分级评价,将其分级情况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评价高频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131个乳腺肿块病灶中,经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病变41例,恶性病变90例。超声BI-RADS分级在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准确度为89.3%、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0.5%。结论:高频二维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冯晓安 《中国校医》2007,21(3):329-329
目的探讨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37例行乳腺肿块切除患者的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检出率为100%,诊断符合率为84%。误诊率为6%。结论高频超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US)分类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乳腺肿块患者,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患者45例,恶性病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检查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比较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BI-RADS-US分类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探讨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结果 80例患者共发现良性病灶70个,恶性病灶42个,恶性病灶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显著高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9,P0.05);恶性病灶BI-RADS-US分类显著高于良性病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2,P0.05);常规超声诊断敏感度仅为57.14%,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与BI-RADS-US单独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和85.71%,两者联合诊断敏感度提高到95.24%,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09,P0.05),且Kappa值为0.751,一致性最好。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联合BI-RADS-US分类可以提高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从而对病灶做出综合评价,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BI-RADIS)联合应用在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5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断乳腺BI-RADIS分级与病灶弹性评分,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65例病灶中,良性28例,其中总分小于或等于6者27例;恶性37例,其中总分大于6者35例.用该标准进行诊断,准确度为95%(62/65),敏感度为95%(35/37),特异度为96%(27/28).结论 超声弹性评分与乳腺BI-RADIS分级之和大于6者恶性可能性增大,小于或等于6者良性可能性较大.超声弹性成像与BI-RADIS联合应用可更加客观地判断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对确定是否进行早期手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0例乳腺肿块患者(72个肿块)行超声检查,分析其二维声像图、血流信号、流速等,并与术后病理做对照,从而探讨超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病理结果:30例良性,42例恶性。本研究高频声像图及能量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94.4%。结论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8.
杜喜莲 《现代保健》2011,(23):114-115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果 彩色超声对乳腺肿块的显示率100%,其中良性171例,恶性39例,各类良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930%~100%,平均970%.各类恶性肿块的诊断准确率为750%~898%,平均850%.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典型的声像图改变,高频超声结合血流显像诊断符合率高,为乳腺疾病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近年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120例,全部患者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钙化情况,彩色多普勒测定肿块血流情况,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病理确诊为良性肿块80例,恶性肿块40例,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6.2%,误诊率为3.8%;超声诊断恶性肿块的准确率为90.0%,误诊率为10%;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毛刺、包膜不完整、内部钙化及腋窝淋巴结检出率明显多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块血流分级、血流速度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超声可明确乳腺肿块的形态以及内部血流情况,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有重要价值,但对于微小肿块的诊断有局限性,需要结合穿刺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症的高频超声图像及彩色血流所见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系,以提高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方法对7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声像图及彩色血流表现做详细观察记录,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乳腺囊性增生30例,腺病样增生10例,小叶增生5例,囊性增生合并腺病25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88.6%。彩色血流显示率27.5%,平均最大流速(10.12±6.27)cm/s,平均最小流速为(2.80±2.16)cm/s,R20.70±0.17。结论乳腺增生症高频超声图与病理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诊断乳腺肿块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高频超声调查120例乳腺肿块,对比分析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120例乳腺肿块中,手术病理征实恶性肿块14例,良件肿块10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4.2%. 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乳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文文 《现代保健》2012,(12):90-9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性肿块87例和恶性肿块3例的高频彩色超声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为98%。结论: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丁永坚 《现代医院》2004,4(2):28-30
目的评价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201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及有无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图着重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01例乳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140例,良性61例。超声对恶性肿块的诊断总符合率为93.6%,误诊率为6.4%;良性符合率为91.8%,误诊率为8.2%。结论高频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对乳腺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仍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47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及有无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将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疾病470例,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102例,良性368例。超声对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为96.1%,误诊率为3.9%;良性符合率为96.7%,误诊率为3.3%。结论:综合评价乳腺肿块的各种超声征象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直径≤20 mm)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76例患者乳腺小肿块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肿块大多边缘光滑,内部均匀低回声,后方无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0~Ⅰ级,RI值<0.70。恶性小肿块大多边缘毛糙,内部不均质低回声,微钙化,部分后方回声衰减,纵横比>1,血流分级多为Ⅱ~Ⅲ级,RI值>0.70,部分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良性小肿块和恶性小肿块在边缘毛糙、微钙化、纵横比、血流分级和RI值>0.70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小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12):1854-1856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中,良性占44例(73%),恶性占16例(27%)。肿块各分型之间比较,Ⅳ型的恶性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年龄、肿块最大径、形态、边缘、微钙化、血供、异常淋巴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BI-RADS分类有助于鉴别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及误诊。方法:选取本院超声科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50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结果:通过与患者病理结果比较,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00%,误诊率为6.00%。良恶性肿块的形态规则度占比率、边缘轮廓清晰度占比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良恶性肿块患者临床中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超声诊断检查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因此在临床中运用可提高乳腺肿块诊断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肿瘤疾病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医院收治的58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高频彩超对乳腺肿瘤的检查结果,并将高频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血流分级情况、不同性质肿瘤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恶性肿瘤边缘毛刺/蟹足样、形态不规则、微钙化及后方回声衰减比例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血流阻力指数、血流峰值流速及血流分级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检查显示良性肿瘤37例,恶性肿瘤21例,高频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检查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达到93.75%,特异度为85.71%,表明高频彩超检查具有良好的真实性。Kappa0.70,表明高频彩超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乳腺肿瘤疾病诊断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块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彩超对45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病灶后方回声等.观察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特征.结果 本组45例患者共检出55个乳腺肿块,最大8.0 cm×6.4 cm,最小0.3 cm×0.5 cm.术前超声诊断良、恶性肿瘤分别为31个和24个,良性乳腺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3%(28/31),恶性为95.8%(23/24).结论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庄丽  沙静  姚刚亮 《现代保健》2012,(14):86-8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个乳腺肿块经病理证实良性肿块为48例,恶性肿块26例。恶性肿块以形态不规整或呈分叶状,边界不清,肿块纵横比〉1,可有沙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分级多为Ⅱ-Ⅲ级,RI〉0.7,同时可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为特征。良陛肿块48例,多为边界清晰,形态规整,肿块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分级多为0-1级,RI〈0.7为特征。良性肿块中仅有2例检出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