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腹股沟斜切口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1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者31例作为腹腔镜组;采用腹股沟斜切口手术治疗者30例作为开放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术中对侧隐疝发现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阴囊或阴唇血肿发生率、切口甲级以下愈合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和开放组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0%和3.3%(P0.05),两组的对侧疝发生率分别为0%和11.5%,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并且可以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我科急诊手术治疗的171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手术(LG组)89例,开放手术(OG组)8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嵌顿疝内容物,LG组小肠46例,回盲部9例,结肠23例,大网膜1例,卵巢10例,OG组小肠49例,回盲部5例,结肠22例,大网膜2例,卵巢4例。两组术中均未见嵌顿疝内容物穿孔或坏死。两组比较,LG组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均明显短于O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G组术前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7例(7.87%),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鞘状突未闭29例(32.58%);OG组术前诊断双侧腹股沟斜疝6例(7.32%)。两组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两组患儿术侧均无复发;OG组术后发现对侧腹股沟斜疝而再次手术8例(9.76%)。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行,既可明显缩短手术及麻醉时间,又能同时治疗对侧存在的隐匿性鞘状突未闭,降低再手术率,可作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手术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10月,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64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手术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患儿32例。研究组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开放性手术行治疗。比较2组手术状况、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手术结束时2组血清IgM、IgA、IgG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研究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仍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研究组及术前(P0.05);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腹腔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可显著改善患儿手术指标,促进其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有利于患儿康复及预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的安全性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60例老年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30,其中2例中转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未纳入)与对照组(n=30,行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肠道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TAPP治疗老年腹股沟嵌顿疝具有微创、安全、患者耐受性可、不良反应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便于嵌顿肠管的还纳及明确探查,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婴儿腹股沟斜疝手术的必要性,以及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1 284例儿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资料,按6个月、6~12个月、≥12个月分为3组,并发症为肠坏死、睾丸坏死、卵巢坏死,分析并发症年龄段的差异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 023例1岁及以下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分为6个月、6~12个月、1岁3组,对比3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线结反应、复发等情况。结果:6个月组,腹股沟嵌顿疝患儿501例(39.02%),发生严重并发症28例,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方面,6个月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其余两组长(P0.05),3组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医源性隐睾、线结反应、复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腹股沟斜疝6个月内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更高,应尽早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6个月内儿童腹股沟斜疝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02—2017-08间郑州儿童医院收治的50例复发腹股沟斜疝患儿。对照组行传统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各25例。比较2组手术指标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禁食时间、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气腹后观察组pH值高于对照组,PaCO_2及PaO_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复发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儿血气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8年6月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374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嵌顿疝患者行急诊手术纳入研究组,326例非嵌顿疝患者行择期手术纳入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使用抗菌素、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负压引流和抗菌素使用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仔细手术操作、积极负压引流以及合理使用抗菌素的前提下,应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应用腹腔镜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150例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方式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腹腔镜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腹股沟斜疝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6~12个月,治疗组腹股沟斜疝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术对患有腹股沟斜疝患儿治疗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治疗学龄前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优越性。方法:分析2013~2014年收治的84例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41例行腹腔镜经皮腹膜外手术(观察组),43例采用传统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17.35±2.11)min vs.(21.45±3.74)min]、术中出血量[(5.5±2.5)ml vs.(10.5±3.5)ml]、住院时间[(2.3±1.0)d vs.(3.3±1.8)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中1例对侧发生新发疝;对照组7例患儿出现对侧新发疝,两组均无复发疝。结论: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治疗学龄前男性儿童腹股沟斜疝是可行的,手术操作简便,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太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74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患儿所行手术的不同进行分组,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者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手术治疗,2组均于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记录术后随访期间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联合脐正中襞覆盖内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术后患儿康复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