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合性肝损伤非手术治疗的预测史有杰彭广慧刘玉秀孙连刚我院1982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治肝损伤74例,非手术治疗5例。69例手术治疗的肝损伤中16例术中发现出血已停止,其中2例合并右肾破裂行肾切除,余14例肝创面未作任何处理。临床资料本组14例...  相似文献   

2.
黄超  张坤  江艺 《创伤外科杂志》2017,(12):904-910
目的探讨血清钾、钠联合肝转氨酶在钝性肝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16年4月福州总医院收治的202例钝性肝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存在肝损伤分为肝损伤组101例,无肝损伤组即脾损伤组101例;按肝损伤程度分为轻度肝损伤组53例,严重肝损伤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钾(K~+)、血清钠(N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值,通过Logistic回归建立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评价单独及联合指标检测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LT、AST在肝损伤中的最佳阈值及血清K~+、Na~+、ALT、AST在严重肝损伤中的最佳阈值。结果肝损伤与无肝损伤组血清K~+、Na~+、ALT、AST水平四种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与严重肝损伤组四种指标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判断闭合性腹部损伤是否合并肝损伤,联合指标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的AUC,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单独和联合检测对肝损伤和非肝损伤的预测率分别为89.1%、94.1%;ALT单独判断肝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1%、93.1%,而联合检测则分别为93.1%、93.1%。对于判断钝性肝损伤是否为严重肝损伤,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独检测的AUC,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LT单独检测对轻度肝损伤和严重肝损伤的预测率分别为79.2%、58.3%,而联合则分别为81.1%、70.8%;ALT单独检测判断严重肝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54.7%,而联合则分别为66.7%、94.3%。通过ROC曲线评估得出ALT、AST在肝损伤中的最佳阈值分别为57.55U/L、59.2U/L;血清K~+、Na~+、ALT、AST在严重肝损伤中的最佳阈值分别为3.685mmol/L、142.55mmol/L、171.50U/L、364.00U/L。血清K~+和Na~+水平在轻度和严重肝损伤组呈负相关(P=0.005,r=-0.382;P=0.001,r=-0.494),且在严重肝损伤中最为明显。结论肝转氨酶升高与肝损伤密切相关;肝功能联合电解质检测对临床鉴别钝性肝损伤是否为严重肝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预测性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早期鉴别的一种初步有效的手段之一,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纱布绷带填塞止血在严重肝损伤的应用程璇,印万惠我科于1988年11月至1992年10月共收治肝损伤73例,对6例经不规则肝切除或加肝动脉结扎后仍有出血的严重肝损伤,采用纱布绷带填塞止血、腹腔引流,均获治愈,无严重并发症。临床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19...  相似文献   

4.
渔民外伤性肝损伤12例应根法肝外伤是普外科的危重急诊,大部分患者有失血性休克,需要急诊手术止血治疗。在海港渔民中,由于劳动作业场所的特殊性,外伤性肝损伤较多见。我院近3年来共抢救治疗外伤性肝损伤32例,其中海港渔民有1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相似文献   

5.
严重肝损伤胆漏再次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肝损伤的死亡率较高,其治疗原则主要是确切止血,清除失活肝组织,充分引流和预防感染。近10年来笔者曾遇8例严重肝损伤单纯缝合术后大量胆汁外溢而需再次手术。教训颇为深刻,故作一分析讨论。临床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14~46岁。均为严重肝损伤在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严重肝损伤大多数病情重,死亡率极高。我科1982~1992年共收治肝损伤70例,其中闭合性严重肝损伤25例,治愈24例,死亡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本组男23例,女2例。年龄6~65岁,其中15~40岁占70%。伤因:坠落伤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药物性肝损伤病人临床特征、致病药物进行分析,为药物性肝损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过去2年间收治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人75例,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统计分析后,药物性肝损伤最主要的致病药物是中草药、中成药,其比例为40%,其它致病药物按致病率高低依次为抗生素、抗肿瘤和抗结核以及抗心血管病药物。在临床类型上,最多的是肝细胞损伤,然后依次是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患者年龄、性别等与药物性肝损伤间没有明显联系。结论在临床药物中,中草药、中成药以及抗生素等都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降低患者肝功能,危及患者安全,需要加以重视,做好相关药物使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严重烧伤后肝损伤时的变化意义和临床应用。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述。结果:NF-κB是严重烧伤后肝损伤时出现最早的敏感指标。结论:深入研究N-κB对严重烧伤后肝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门区严重肝损伤的再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门区严重肝损伤的再手术叶超平陈骥叶神嘏我院8年来收治肝门区严重肝损伤11例,因首次手术处理不当致严重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现将处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1例肝门区严重肝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4~45岁.损伤情况及处理见附表.讨论本组11例肝门(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90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190例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用药、临床表现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品种繁多,其中抗肿瘤药占首位56例(29.4%),中药50例(26.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152例(80.0%),胆汁淤积型24例(12.6%);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中无任何临床表现者84例(44.2%),有明显黄疸者48例(25.3%);经治疗后治愈30例(15.8%),好转150例(78.9%),死亡0例,10例失访。结论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呈明显增加趋势,以抗肿瘤药及中药为主,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肝损伤药物治疗效果,总结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86例麻疹肝损伤患者根据就诊序号的单双进行分组,单序号的43例为观察组,双序号的43例则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铵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注射治疗。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以中度肝损害所占比例较高,肝损害程度与麻疹病情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人麻疹肝损伤辨识度较强,与多烯磷脂酰胆碱相比较,复方甘草酸单铵治疗成人麻疹肝损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肝损伤指数判断慢性肝炎转归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生物数学指数判肝损伤程度,评价慢性肝病患者预后,判定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由肝脏蛋白合成能力,抗体产生水平,细胞裂解程度,胆汁郁积和肾功能损害等构成以生物数学和病理生理学为基础的肝损伤指数(liver damage score,LDS),对486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损伤程度,预后及疗效进行临床分析。结果:LDS为1.5-3U时,肝损伤为轻度;LDS为3.7-5.7U时,肝损伤为中等;LDS为6-8U时,肝损伤较重;LDS>8U时,肝损伤最重,预后差;LDS能够反映疾病进展的过程和疗效。结论:LDS是一种新的、简单而易操作的生物数学指数,能定量反映肝损伤程度和慢性肝病的发展过程,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交通事故引起的肝损伤逐年增多,仅次于脾破裂,随着创伤新概念的确立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难控制的大出血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挑战性强。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广东省市级三甲医院,本文分析肇庆市22年肝损伤的伤情特点,筛查危险因素,探讨手术方式,拟定救治流程图,总结经验,提高抢救成功率。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17年6月肇庆市级医院收治的196例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62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收治的4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小儿均给予生化检验,并对比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4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40例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患儿的心肌功能、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心肌损伤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非常大。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在肝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外伤性肝损伤的死亡率不断下降。腹腔镜的应用使肝损伤的治疗手段又进一步。笔者自1998年2月至2004年2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肝损伤24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损害控制性外科(DCS)以其简单、快捷的操作,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和生存率,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本文主要结合对DCS理念的理解和临床救治肝损伤患者的实践体会,阐述DCS的理论基础、基本程序,探讨DCS在肝损伤患者中应用的适应范围,回顾近年来DCS处理肝损伤的新技术、新方法,讨论DCS在肝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闭合性肝损伤术后出血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2016年9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63例闭合性肝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尤其是腹腔引流管的引流情况。按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术后引流管是否引流出脓液,分为轻度和严重肝损伤组,引流出脓液和未引流出组,均比较两组出血率的差异。根据肝损伤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的差异。结果 63例闭合性肝损伤患者,23例(36.50%)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中20例为肝切除术后。依据肝脏手术国际研究小组(ISGLS)肝切除术后出血(PHH)标准:A级4例,B级7例,C级9例。术后发生出血的中位时间为24h,发生出血至二次手术或介入止血的中位时间为3h。非手术治疗成功12例,二次手术治疗11例,其中9例为肝切除术后出现的大出血,术后48h内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术后出血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13.04%(3/23);其中2例为二次手术死亡,二次手术病死率18.2%(2/11)。严重肝损伤组的出血率明显高于轻度肝损伤组(P=0.047);肝损伤术后出血组的术前PT延长时间明显长于肝损伤术后未出血组(P=0.000);肝损伤术后引流出脓液组的出血率明显高于肝损伤术后未引流出组(P=0.01);提示肝损伤术后出血主要与血管隐匿性出血、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创面感染有关。结论出血是肝损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主要为PHH。肝损伤术后出血主要与血管隐匿性出血、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凝血功能障碍、创面感染有关。肝损伤术后早期出血,首选非手术治疗;生命体征不稳或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者需二次手术。术后根据不同的出血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术后出血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总结损害控制性(DC)策略救治高海拔地区严重肝损伤的治疗应用和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来救治的来自海拔2 260m~4 000m的青海省内严重肝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47例在入院时即给予行损害控制性复苏(DCR),在液体复苏急救处理的同时,均行损害控制性外科(DCS)手术,即初期采用大纱垫填塞控制出血后关腹,ICU内继续复苏后,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形式的Ⅱ期计划性手术。结果:痊愈34例,死亡13例。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膈下感染1例,肝脓肿、胆瘘各2例(各为4.3%),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DC策略更加适用于高海拔地区严重肝脏损伤病人的救治,对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损伤要尽快、尽早实施DCS,在围手术期及手术过程中的抢救复苏,要积极采用DCR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严重肝损伤86例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摘要】目的 探讨严重肝损伤的术式选择。方法 总结1989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86例严重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Ⅲ级43例,Ⅳ级32例,V级ll例。合并肝后腔静脉和主肝静脉损伤ll例。全部采用手术治疗。结果 治愈66例(76.7%),死亡20例(23.3%)。术后出现并发症23例(26.7%)。结论 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提高严重肝损伤疗效的关键。肝外伤伴肝静脉损伤时,结扎l-2支肝静脉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急性肝衰竭是目前临床上导致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研究具有肝特异性、灵敏度高的肝损伤标志物对于严重肝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肝活素( hepassocin,HPS)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的促肝细胞增殖活性因子,在动物水平检测其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肝损伤程度的相关性将为其开发成临床检测急性肝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腹腔注射不同剂量CCl4处理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的存活率、转氨酶水平以及肝病理变化。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的HPS水平;实时PCR法检测HPS mRNA水平;Western印迹法检测HP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Cl4处理剂量的增加,小鼠死亡率显著升高,肝损伤程度显著增加,在此过程中,HPS在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上调,并与肝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论HPS可做为一种新的小鼠肝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