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总结国外运动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研究最新进展. 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运动疗法治疗KOA的国外临床研究文献,并进行总结与分析. 结果 在国外,运动疗法已广泛应用于KOA患者的住院治疗及社区康复,主要包括肌力训练、有氧运动及水中运动疗法.运动疗法能有效提高KOA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并延缓外科干预时间,但对其长期疗效仍有争议. 结论 运动疗法是一种治疗KOA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与评价针刺结合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脑瘫患儿分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单纯针刺组(25例)和单纯运动疗法组(25例),进行治疗对照并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并应用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纪要标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26例中,基本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88.4%)。其他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6.0%和60.0%。针刺结合运动疗法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运动疗法是颈椎病的重要康复手段,能有效维持颈椎的稳定,缓解疼痛、恢复颈椎功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临床中应用前景广阔。现从传统导引运动法、现代医学运动疗法、康复操疗法方面介绍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现状,总结问题并提出展望,以期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热疗法联合肢体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的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伴患肢肿胀患者随机分为A组(22例)、B组(21例)和C组(27例)。均按常规予以抬高患肢,在此基础上,A组实施温热疗法,B组实施运动疗法,C组实施温热联合运动疗法,治疗2周后评价三组患肢肿胀程度。结果三组治疗前后、治疗后三组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A组与B组治疗后患肢肿胀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C组评分显著高于A组、B组(均P〈0.05)。结论温热疗法、运动疗法均为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肿胀康复的有效方法,而温热联合运动疗法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气泡涡流浴疗法在膝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进行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膝关节被动屈曲度测量和记录,评定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以评价气泡涡流浴疗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气泡涡流浴疗法结合运动疗法后膝关节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分析,总有效率达95%,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增加明显(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气泡涡流浴疗法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肌肉、韧带紧张,增加关节活动度;再配合康复功能训练,不但大大减轻病人训练中的痛苦,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采用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口服普威片、外用扶他林乳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骨盆牵引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比运动疗法与传统骨盆牵引疗法治疗Ⅰ~Ⅱ度胸腰椎压缩骨折效果, 为运动疗法推广应用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 提供合理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 选择Ⅰ~Ⅱ度胸腰椎压缩的患者, 共计92例进入统计组。根据X线测量胸腰椎压缩骨折治疗前的椎体高度, 按照个人意愿分别采取运动疗法与骨盆牵引疗法, 根据治疗方法分组。1年后复查, 测量腰椎高度, 进行数据处理, 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1年后随访, 压缩椎体高度变化, 1组: 治疗前为(17. 2±2. 3)mm; 治疗后为(24. 4±3. 1)mm; 2组: 治疗前为(16. 8±2. 6)mm; 治疗后为(23. 9±2. 7)mm。结论: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 运动疗法与骨盆牵引疗法对Ⅰ~Ⅱ度胸腰椎压缩的患者治疗效果基本相近, 对于大多数Ⅰ~Ⅱ度胸腰椎压缩的患者, 如果他们能够积极配合, 可积极选用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8.
综合治疗颈椎病990例总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传统的单一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治疗颈椎病有一定疗效,但难巩固,随着对其发病机理认识的提高,采用牵引疗法,中药导入、运动疗法综合治疗颈椎病990例,两组对比结果表明:其疗效综合疗法明显优于单一治疗,追踪观察其巩固率,前者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 介绍采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300例,结果 痊愈28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67%。提示;该疗法治疗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疗效较佳,主要与3个因素有关,远道经络辩证取穴,运动针感、针运热感。  相似文献   

10.
运动针法与整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运动针法与整骨疗法治疗创伤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分为3组,即常规组、运动针法组和整骨疗法组。常规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49.4±8.9)岁;病程(4.89±1.52)年;治疗前WOMAC总评分100.77±15.48。运动针法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48.6±10.1)岁;病程(4.21±1.37)年;治疗前WOMAC总评分106.16±14.95。整骨疗法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52.3±8.4)岁;病程(4.79±1.50)年;治疗前WOMAC总评分103.87±10.14。常规组予常规康复治疗,运动针法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加运动针法,整骨疗法组采用整骨疗法加常规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WOMA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整骨疗法组整体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Z=3.151,P=0.005)。治疗前后WOMAC评分,常规组:疼痛23.84±4.66、11.98±2.66,僵硬10.44±1.71、6.42±0.74,日常活动困难程度66.49±11.85、35.80±4.44;运动针法组:疼痛22.64±3.22、8.90±2.19,僵硬11.82±2.57、6.03±1.06,日常活动困难程度71.72±13.59、32.94±4.73;整骨疗法组:疼痛22.38±3.68、10.66±2.75,僵硬11.81±2.08、5.63±1.69,日常活动困难程度69.69±8.96、28.84±5.76。治疗后组间比较,在疼痛得分方面运动针法组优于其他两组,僵硬得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常活动困难程度整骨疗法组优于其他两组,WOMAC总分运动针法与整骨疗法组均优于常规组,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运动针法与整骨疗法,对于创伤性膝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障碍等方面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