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PBP)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卒中后PBP所致吞咽困难患者75例分为对照组、普针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吞咽功能训练,普针组患者另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额中线、廉泉、夹廉泉加用针刺运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6周后采用X线透视...  相似文献   

2.
张伟 《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205-1207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护理经验。方法对58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加强发音和面部、舌肌、咀嚼肌吞咽反射的基础吞咽动作训练,结合科学合理的摄食指导。结果58例患者经过21~33 d治疗和康复训练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困难程度进行等级评定,23例恢复至1级,30例2级,5例3级,训练中发生共轻微饮食呛咳253次,无严重误吸等意外事件发生,出院前所有患者均能经口正常进食,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是患者恢复经口进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丁素梅 《家庭护士》2009,7(16):1436-1437
[目的]总结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致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脑梗死后假性延髓麻痹病人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吞咽功能逐步恢复,营养充足,日常生活能力逐渐增强,无一例发生误吸;吞咽功能恢复至Ⅴ级18例,Ⅳ级6例,Ⅲ级、Ⅱ级2例.[结论]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疗法对假性延髓麻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16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针刺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87.8%,对照组为5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程明显较对照组短。结论 穴位注射能显著的提高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同时,针刺水沟、风池、廉泉、合谷穴;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为85.2%,对照组疗效为3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障碍方面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6.
7.
针刺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近年来参考文献报道[1 ] 应用项针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假性延髓性麻痹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全部为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符合 1 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CT或MRI证实 ,排除延髓及皮层病变的脑梗死患者 ,符合假性延髓性麻痹的诊断标准 :言语不清 ,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强哭强笑 ,伴有病理性脑干反射及情感障碍等 ,发病在一周以内 ,意识清楚 ,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两组的一般状况 (包括年龄、性别、病史 )及病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电项针联合新穴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河北省秦皇岛市工人医院住院治疗的6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和针刺常规穴位治疗(风池、翳明、廉泉、外金津、玉液等穴),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项针联合新穴治疗(供血、吞咽1、吞咽2、治呛、发音及返流等穴)。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吞咽功能、构音障碍、舌功能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BAEP各波峰潜伏期、标准吞咽功能(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lowing-related quality of life,SWAL-QOL)、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和舌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SWAL-QOL、Frenchay构音障碍评价量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电项针联合新穴对假性延髓麻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及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9.
10.
<正>假性延髓麻痹是脑卒中较为常见和复杂的症状之一,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及咽反射消失或减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2012年间笔者对20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采用针刺及舌下放血治疗,并与对照组19例进行比较,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患者39例,其中脑梗死30例,脑出血9例。纳入标准:(1)符合假性延髓麻痹的诊断标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反射及咽反射消失或减弱;(2)发病在1周以内;(3)意识清楚,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吞咽点"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及殷克敬工作室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针刺"吞咽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吞咽点"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康复组2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吞咽功能训练、摄食训练、鼻饲。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假性球麻痹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按摩治疗脑瘫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1例脑瘫合并吞咽障碍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按摩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和吞咽治疗仪治疗.2组患儿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Sheppard的吞咽障碍调查问卷(DDS)、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方法和Kaup指数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D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DD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相互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才藤荣一吞咽障碍7级评价,两组患儿疗效相当(P>0.05);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Kaup指数治疗组患儿的正常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按摩疗法与吞咽功能训练和吞咽治疗仪疗法均能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吞咽功能,且针灸按摩疗法能很好地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靶向针刺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针刺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细胞等常规药物治疗,同时采用直接进食法、间接疗法等。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资深针灸师进行靶向针刺,选穴风池、利咽穴等。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应用高性能磁刺激仪进行治疗。采用洼田饮水试验(WST)和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3组WST及SS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且联合组和针刺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联合组更低于针刺组(P<0.05)。联合组及针刺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且联合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针刺组(均P<0.05)。结论:靶向针刺治疗及高频rTMS联合靶向针刺治疗均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且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口腔定位疗法联合特定穴位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疗法,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第一疗程加用廉泉、风池、金津、玉液针刺,第二疗程进一步加用口腔定位疗法。于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后分别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第一、第二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总改善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此外,对照组患者2个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组患者第二疗程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改善值高于第一疗程(P<0.05)。结论:常规疗法联合特定穴位针刺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且疗效高于单纯常规疗法。此外,融入口腔定位疗法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融入特定穴位针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联合采用高压氧、吞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5例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压氧组、吞咽训练组、针刺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处理,高压氧组患者同时辅以高压氧干预,吞咽训练组患者辅以吞咽功能训练,针刺组患者则辅以针刺风池穴治疗,治疗组患者则给予高压氧、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联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6,9,12,15,18及21天时,采用改良吞咽功能分级标准评价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除对照组患者以外,其他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各组患者吞咽功能疗效顺序和起效先后顺序如下:联合治疗组&rt;针刺组&rt;吞咽训练组&rt;高压氧组&rt;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风池穴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所致吞咽障碍具有协同效应,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针灸与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及疗效评价方法。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5例,随机分成3组:①吞咽训练组33例,给予吞咽训练,包括温度刺激、吞咽器官基础训练和进食训练;②针灸组31例,进行针灸治疗(风池、廉泉、夹廉泉、百劳、金津、玉液)和吞咽训练;⑧电刺激组31例,进行咽喉肌电刺激治疗和吞咽训练。每天治疗1次,每周6次。采用饮水试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疗效评价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①治疗后3组患者的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均显著好转。②3组治疗后饮水试验结果诊断正常例数分别为5,15,11例;藤岛一郎吞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得分分别为7.27+2.45,9.29+0.90,8.68+1.70:l临床疗效评价治愈分别为8例(24.2%)、18例(58.1%)和10例(32.3%)。针灸组和电刺激组的得分均好于吞咽组。而针灸组与电刺激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重度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饮水试验为5分)的饮水试验得分,针灸组好于电刺激组。结论:针灸加吞咽训练、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比单独的吞咽训练疗效更好。针灸加吞咽训练与吞咽肌的电刺激加吞咽训练的疗效相当,但对严重的吞咽障碍患者,针灸加吞咽训练的疗效好于电刺激加吞咽训练.并且疗程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逐瘀利咽化痰通窍针药联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住院康复治疗的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序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对症处理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逐瘀利咽化痰通窍针药联合法治疗.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靶向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PSD)的效果.方法:选择PSD患者90例分为rTMS组和联合组各45例,2组均给与常规治疗,rTMS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高频率rT-MS治疗,联合组在rTMS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靶向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量评价量表(SSA)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7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2组患者均进行脑卒中基础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再给予tDCS阳极交替刺激双侧口咽部皮层感觉区域,对照组以tDCS阳极假刺激同一区域。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电视荧光透视检查(VFSS)及渗透-误吸指数(PAS)对2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3周后,2组SSA评分各阶段较组内治疗前的同一阶段比较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治疗后总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咽期、误吸情况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PAS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双侧口咽部感觉皮层能更好地改善吞咽功能,对治疗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