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胰腺癌疼痛的疗效。方法对37例胰腺癌患者在HIFU治疗后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HIFU治疗前平均疼痛的VAS评分为5.18±1.36,治疗后平均疼痛的评分为4.37±1.4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止痛总有效率为100%。全部患者全部没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HIFU治疗胰腺癌能控制肿瘤进展,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为主综合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EP-BY01型超声热疗机治疗,联合化疗及胆总管造口术(伴有黄疸)等方法,对15例不能手术根治切除的胰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及疗效观察.结果(1)15例中,除1例无疼痛外,其余14例伴有疼痛的患者疼痛完全缓解10例(10/14),部分缓解3例,无效1例;(2)生活质量(KPS评分):治疗前(58.57±13.01),治疗后(85.7±4.95)(P<0.01);(3)生存时间:HIFU治疗后至随访时,患者平均生存9.4个月,略长于传统治疗法(4.8个月),1例治疗后随访至今生存达31个月.结论HIFU为主联合胆总管造口术手术、化疗等综合措施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喆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853-1854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48例胰腺癌患者接受HIFU治疗后,辅以乌体林斯免疫调节治疗。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联合治疗后VAS评分、P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免疫学指标糖类抗原CA19-9及癌胚抗原也有明显下降,CD3+、CD8+及CD5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FU联合乌体林斯治疗胰腺癌能控制肿瘤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可提高胰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3例胰腺癌晚期患者,均采用HIFU联合吉西他滨化疗,评价其疗效,随访0.5年及1年的生存率,收集并分析影响生存率的因素.结果 63例患者经HIFC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11.11%),疾病稳定36例(57.14%),疾病进展19例(30.19%),总疾病控制率68.25%.随访期内患者总中位生存时间为6.9个月,0.5年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53.97%和9.52%.单因素和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KPS评分与有无肝转移是影响生存率的重要危险因素.本组未发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HIFU联合吉西他滨化疗治疗晚期胰腺癌可相对延长生存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对KPS评分高与无肝转移患者可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超声造影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胰腺癌患者分成两组,接受单纯HIFU治疗(HIFU组)18例,给予CIK与HIFU联合治疗(联合组)18例。以生存期为观察指标,采用随机对照,评价HIFU组与联合组的疗效和生存期差异。结果联合组的生活质量、肿瘤血供、腹腔转移率、1年生存率、免疫学指标均好于单纯HIFU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作为HIFU治疗胰腺癌疗效判断的指标;HIFU联合CIK细胞疗法较单纯HIFU有可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手法联合超短波治疗颞颌关节紊乱(TMD)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TMD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手法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 W及治疗6 W后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包括:①检测患者开口度;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疼痛程度;③采用下颌功能受损问卷(MFIQ)评定患者下颌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等。 结果 治疗3 W及治疗6 W后2组患者开口度、疼痛VAS评分及MFIQ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并且观察组开口度、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36±1.67)分和(3.07±1.33分)]、MFIQ评分[分别为(16.4±4.2)分和(8.8±2.2)分]、疼痛缓解起效时间[(11.38±2.15)d]及显效时间[(15.74±3.5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76.67%)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53.34%)。 结论 联合手法及超短波治疗TMD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开口度及下颌功能,加速疼痛缓解,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头面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28,A组)和对照组(n=27,B组),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曲马多、加巴喷丁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典药物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前,治疗组VAS平均为7.68±0.32,对照组为7.53±0.27;治疗五周后,治疗组VAS平均为2.42土0.26,对照组3.60±0.34。治疗前、后,A组和B组同组内各时间点的VAS分别随时问变化而减少,且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二周起A、B组组间VAs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丸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获益率,重点观察对疼痛及食欲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胰腺癌患者,予中药汤剂口服,主方为乌梅丸加减,配合温阳化痰、软坚散结中药外敷。服药过程中,在第3、6、9、12天监测患者疼痛、食欲改善情况;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评分、疼痛缓解情况、食欲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等,以判定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1例胰腺癌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综合评分平均分,分别为(25.43±7.62)分和(13.81±6.38)分,P=0.0006,差异有显著性;治疗14天后总疼痛缓解率为52.63%,疼痛起效时间最短为2天(2例);食欲下降症状改善明显,治疗14天后食欲改善率为80%,最快改善食欲时间为2天(1例);治疗前后患者卡氏评分有显著提高;临床受益率为71.43%;21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平均生存期(5.98±0.29)个月。结论胰腺癌可以考虑从伤寒厥阴病论治;乌梅丸加减治疗胰腺癌疗效显著,可使患者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 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 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 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 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及帕瑞昔布联合应用进行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以提供骨折术后的疼痛护理方法。方法将82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实验组接受超前镇痛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镇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两组患者术前、术后0,4,12,24h血管紧张素Ⅱ、胰高血糖素和血皮质醇水平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8,12hVAS评分分别为(3.54±0.68),(4.08±0.97),(3.41±0.5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3±0.92),(5.38±1.17),(4.48±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4.2745,4.8754,4.4537;P〈0.05),而术后24,48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4,12h血管紧张素Ⅱ、胰高血糖素和血皮质醇水平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及术后24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7%,高于实验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P〈0.01);实验组患者共13例加用曲马多,对照组共32例加用曲马多,实验组术后曲马多的使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P〈0.01)。结论塞来昔布联合帕瑞昔布实施超前镇痛能够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曲马多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剂量控制以及主要的不良反应。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分为曲马多组(n=30)和阿米替林组(n=20),对患者的疼痛程度(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日常生活等进行8周的随访。结果:曲马多治疗后8周VA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第1~3周曲马多较阿米替林能够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P〈0.05)。第4~8周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曲马多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便秘、乏力、恶心及嗜睡;80%的患者用曲马多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曲马多或阿米替林都能够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曲马多能够快速的缓解患者疼痛,疗效稳定。大部分患者可以耐受曲马多的不良反应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曲马多可以作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曲马朵联合腹腔内注射罗哌卡因应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曲马朵复合罗哌卡因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曲马朵100 mg。复合组患者于气腹结束前,向膈下喷洒0.2%罗哌卡因10 mL。在手术缝合腹壁切口前,向每个切口局部注入相同局麻药液5ml。对照组给以同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2、6、12、24 h VAS评分、镇痛药用量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复合组于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24 h的镇痛药物需求量复合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腹腔内局部应用罗哌卡因联合曲马朵超前镇痛效果良好,可显著减少术后镇痛药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CT引导下行微创治疗30例为观察组,保守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12、24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观察组术前VAS评分(8.0±1.0)与对照组(7.8±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12、24个月VAS评分分别3.7±1.3、1.4±1.0、1.3±0.8,对照组分别为2.5±1.8、3.8±3.0、4.2±3.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12、24个月,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和CT引导下微创治疗均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与保守治疗相比,CT引导下微创治疗长期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锻炼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理疗、针灸、熏洗、按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前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 VAS 分别为(8.31±1.16)、(3.37±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6.30,P=0.00);对照组治疗前后 VAS 分别为(8.26±1.22)、(5.06±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19,P=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8,P =0.00)。治疗组治疗前后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分别为(32.92±4.21)、(60.19±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4,P =0.00);对照组治疗前后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分别为(34.82±5.58)、(53.49±3.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82,P =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16,P =0.00)。结论核心稳定性锻炼能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热疗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1例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采用HIFU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HIFU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受益率、肿瘤标记物CA19-9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生存率及12个月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生存率。结果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2%(16/21)和42.9%(9/21);对照组中位生存时间为7.4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0.0%(10/20)和15.0%(3/20),实验组12个月生存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实验组临床受益率76.2%(16/21)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率66.7%(14/21)较对照组的45.0%(9/20)为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3、4、5、6个月实验组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5、2.133、1.743、2.599、2.278,P均〈0.05)。结论HIFU联合吉西他滨静脉滴注化疗较单纯应用HIFU治疗疗效为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缓解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且术后未使用镇痛泵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法止痛。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 VAS )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出院前VAS评分分别为(3.98±1.121),(1.18±0.747),(0.83±0.781)分,均低于对照组(5.08±1.457),(3.08±1.228),(1.78±1.09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785,8.361,4.461;P<0.05);观察组满意患者92.5%,对照组72.5%,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316,P<0.05)。结论将穴位按摩融入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减轻输尿管镜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骨科手术时超前镇痛的作用效果.方法 5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25例.术前15 min实验组(Ⅰ组)进行氟比洛芬酯100 mg的静脉缓注,对照组(Ⅱ组)进行生理盐水20 ml静脉缓注.分别记录术后1 h、2 h、4 h、6 h、8 h、12 h、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曲马多用量和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术后1 h、2 h、4 h、6 h VAS Ⅰ组均低于Ⅱ组(P〈0.05),术后8 h、24 h两组VAS无显著差异;术后24 hⅠ组(275.8±45.5)mg的曲马多用量明显低于Ⅱ组的(310.5±57.2)mg(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Ⅰ组与Ⅱ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在Ⅱ级和Ⅳ级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在骨科手术镇痛中的超前应用,能够减少曲马多用量,对术后镇痛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球囊在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对58例共64个椎体骨折患者,应用球囊扩张系统进行经皮穿刺、塌陷椎体扩张后注入骨水泥.随访观察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64个椎体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120 min,骨水泥注入量每个椎体3.0~7.0 mL,骨水泥返流入椎旁静脉3个椎体,无椎管内漏及椎间隙漏等并发症,均无临床症状.随访5~2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术前平均为(7.5±0.7)分,术后d1为(3.6±0.4)分,d7为(2.7±0.5)分,术后1个月为(2.5±0.5)分.手术前后VAS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球囊扩张应用于胸腰椎压缩骨折(PKP)能达到消除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