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庆凤  马丽娟  郭晓霞  宋淑平 《护理研究》2011,25(31):2873-287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1月—6月行食管癌手术的3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肠内营养。将2009年5月—12月行食管癌手术的3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中放置胃肠减压管直至经口进食。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食管癌手术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1月-6月行食管癌手术的33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肠内营养。将2009年5月-12月行食管癌手术的3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术中放置胃肠减压管直至经口进食。比较两组病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提前,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人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根治术的病人104例,其中观察组48例,术后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对照组56例接受传统围术期护理,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直至恢复肛门排气,鼻饲饮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经口进食时间等临床指标,以及咽喉水肿、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经口进食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两组咽喉水肿、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术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不仅加快病人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了肺部炎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并不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微创术患者不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施行早期进食的影响。方法选择220例腹腔镜微创术切除胃肠,胆囊及子宫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20例,对照组术中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术中不留置胃肠减压管,术后施行早期恢复进食的快速康复护理,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比对照组提前(P〈0.01),咽喉疼痛,恶心呕吐(PONV)病例明显减少(P〈0.01),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而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可减少患者痛苦,实现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行肠道手术后患者不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71例经腹腔镜行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9例,A组患者手术后不留置胃管,B组患者安置胃肠减压管进行胃肠减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腹胀、肺部感染、咽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经腹腔镜肠道手术后可以不留置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6.
结肠直肠术后留置胃管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程贤琴 《护理学报》2009,16(9):38-40
目的探讨结肠直肠手术后留置胃管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方法将122例患者按照住院号尾数的单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肠道准备,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遵医嘱予观察组术前术后不留置胃管,对照组术晨留置胃管至术后肛门排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腹胀、切口裂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次肛门排气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腹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部感染、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咳嗽、胃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胃管并不能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如腹胀、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等的发生,相反,与留置胃管直接有关的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咽喉部疼痛、咳嗽、肺部感染、胃出血等却发生较多。结肠直肠术后不留置胃管是安全而有益的,既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又可以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后是否须常规胃肠减压,方法79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I组38例术后不插胃管II组41例术前插胃管,术后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术后观察指标着重于用无胃肠减压关并发症和不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呕吐,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和急性胃扩张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II组肺部感染,吞咽疼痛,睡眠差,恶心等明显高于I组,结论,肠道手术后无须常规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肠道手术后不采用胃肠减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手术后是否须常规胃肠减压。方法79例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开展前瞩性临床研究。Ⅰ组38例术后不插胃管,Ⅱ组41例术前插胃管,术后胃肠减压至肠功能恢复。术后观察指标着重于有和无胃肠减压相关并发症和不适。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呕吐、切口裂开、吻合口漏和急性胃扩张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肺部感染、吞咽疼痛、睡眠差、恶心等明显高于Ⅰ组。结论肠道手术后无须常规胃肠减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无胃肠减压对择期结肠手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择期结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术前不予留置胃管,无胃肠减压;对照组52例,患者术晨予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结果 2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腹部胀痛不适及外科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及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无胃肠减压未影响择期结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是安全及有益的,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0.
将择期胃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术后不插胃管组,Ⅱ组为术后插胃管行胃肠减压组。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相近(P>0.05),无吻合口漏、急性胃扩张等并发症。Ⅱ组患者肺部感染明显增多(P<0.05),且插胃管后患者均感鼻咽部不适、恶心、术后早期不便下床活动等,故择期胃手术后无需常规行胃肠减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