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价损伤肢体严重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系统在Gustilo Ⅲb、Ⅲc型严重下肢损伤截肢与保肢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0月~2011年2月,共收治严重下肢损伤患者65例68肢,男51肢,女17肢;年龄18 ~67岁,平均42.5岁.按照Gustilo和Anderson开放骨折的分类方法与MESS评分系统进行分类评分.对于MESS<7分的GustiloⅢb、Ⅲc型下肢损伤给予Ⅰ期保肢手术;MESS≥7分的GustiloⅢb、Ⅲc型下肢损伤以截肢治疗为主,同时根据软组织和血管损伤情况、患者体质情况及保肢意愿,试行保肢治疗.[结果]本组MESS<7分的病例中,GustiloⅢb型患肢均保肢成功,Gustilo Ⅲc型保肢成功率为60%.本组MESS≥7分的病例中,GustiloⅢb型Ⅰ期、Ⅱ期总截肢率为20%,GustiloⅢc型Ⅰ期、Ⅱ期总截肢率为82.7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6,P<0.05);GustiloⅢb型保肢成功率为92.31%,GustiloⅢc型保肢成功率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结论]MESS评分系统对于GustiloⅢc型严重下肢损伤截肢或保肢治疗的决策较GustiloⅢb型损伤具有更强的临床指导意义,但不能作为判断截肢或保肢的唯一标准,还应结合患肢的热缺血时间、神经损伤情况、是否伴有严重的并发伤及患者年龄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下肢损伤根据Gustil和Andserson分类ⅢB16例、ⅢC2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结合稳定的固定方法和损伤肢体部位筋膜间室广泛切开减压进行治疗结果38例43肢存活,7例二期截肢。全部病例随访5~60个月,骨折愈合,无骨关节感染发生.组织瓣全部成活,质地与色泽较好;存活肢体外形与功能满意16例,基本满意20例.不满意2例。结论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危及肢体的存活与功能,对伤肢主干血管重建、神经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关键。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与重建,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 四肢骨关节损伤同时合并有大面积皮肤撕脱、肌肉、肌腱、血管损伤,是现代创伤骨科经常遇到的复杂损伤之一。由于这种创伤伤情复杂、严重,常因肢体坏死而需截肢治疗,在保肢治疗过程中若处理不当,常可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感染危及病人的生命;即使肢体勉强成活也会增加晚期修复的困难,影响功能的恢复。1994年以来我们对11例严重肢体损伤的病人进行了保肢治疗,术后随访病人绝大部分回到了原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4.
股动脉损伤很常见,其损伤分开放性和闭合性,血管损伤后,常伴有下肢的血运障碍,或其他并发症,治疗必需修复已损的血管,重建血运才能挽救下肢,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关系到下肢的存活和功能恢复,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我院自1988年以来收治股动脉损伤17例18肢,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5.
股部血管损伤伴软组织严重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近年我院对12例股部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保肢与截肢的指征、手术主合并症的治疗。方法:采用血管重建、坏死组织清除、骨折的处理、术后积极治疗代谢性肌肾综合征及小腿骨间膜室综合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除1例死亡,截肢2例,1例小腿肌力下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通过血管重建及积极处理合并症可保留肢体,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重度下肢毁损伤处理决策中的瑕疵,探索一条疗程短、经费节省、疗效相对满意的治疗之路.[方法]3例下肢严重毁损伤患者给予必要的急症外科处理,但因处理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决策瑕疵,疗程相对延长.[结果]针对个体不同情况给予再处理,伤口最后全部愈合,截肢者均能配戴假肢,保肢者能处理生活起居.[结论]经过积极抗休克治疗后,待生命体征平稳,对下肢复合性损伤应先稳定大腿,对小腿无期望成活者,可做简单处理后一期或延期截肢,对保肢有望者,尽量保留一个不影响止常生活的残肢.  相似文献   

7.
晚期腘动脉损伤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晚期腘动脉损伤保肢治疗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提高保肢率。方法对32例晚期腘动脉损伤进行保肢治疗者,应用术前评估患者的病情,术后防止感染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观察保肢治疗的效果。结果32例晚期腘动脉损伤中,28例保肢成功,保肢率88%。未发生死亡,无急性肾功能衰竭。保肢成功者经进一步处理后恢复行走功能。结论对晚期腘动脉损伤的救治,术前正确的对患者伤情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全身状态,应用激素减轻机体再灌注损伤,术后控制感染和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提高肢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膝部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膝部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的治疗。方法分析1998年以来对膝部骨折脱位合并腘动脉损伤18例的治疗资料。结果17例保肢,其中膝关节功能优10例,良4例,中2例,差1例。截肢1例。疗效满意。结论早期诊断是治疗腘动脉损伤的关键。术中选择合理骨折内固定是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血管损伤的处理,迅速恢复下肢有效循环是手术成功的保障,直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近年我院对12例股部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保肢与截肢的指征、手术主合并症的治疗。方法 采用血管重建、坏死组织清除、骨折的处理、术后积极治疗代谢性肌肾综合征及小腿骨间膜室综合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除1例死亡,截肢2例,1例小腿肌力下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血管重建及积极处理合并症可保留肢体,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严重胫骨开放性骨折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微外科技术在骨科临床上的应用,给严重开放性胫骨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技术保证,保肢成功率明显提高;但肢体的存活,不等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可因慢性骨髓炎、残留畸形、功能性肌肉坏死或神经损伤最终予以截肢。我院自1989~2000年利用显微修复技术,对32例Gustilo ⅢB型和Ⅲc型胫腓骨严重开放性损伤给予保肢治疗,现对其远期疗效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