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巨大右心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45岁。因阵发性心慌、气短25a,加重la。查体:心脏向两侧扩大,心尖可闻及Ⅱ级SM。右颈静脉搏动。腹软,肝肋下3.0cm·。ECG示房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超声心动图示右房囊性包块及右房侧壁相通,考虑为心包囊肿。胸部X线平片示心脏呈球形增大,尤以右房增大明显,右室轻大。心胸比率0.73,两肺血管纤细(图1)。1.l右心导管及右房造影:右房压力1.1/0.skPa,血氧无左向右分流。导管不易进入右室。右房造影显示右房明显扩大,于外上方有一圆形低密区,该影心动周期大小、形态和位置皆有变化,右心室流出道扩大…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儿 ,男 ,8岁。发现心脏杂音 1月余而入院 ,平时有轻度活动后心慌、气短 ,无水肿和喀血。体检 :无发绀 ,胸骨左缘第 4~ 5肋间闻及 3/6级收缩期杂音 ,心律规整。心电图 :右心房肥大 ,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T波改变。超声心动图 :三尖瓣隔瓣附着点下移 ,较二尖瓣附着点低 4.0 cm,前瓣叶活动幅度大 ,与隔瓣叶不能完全对合 ,有 3~ 4mm的间隙 ,右心房短径 5 4 mm,长径 67mm。右房巨大 ,右室相对较小 ,部分右室心房化。多普勒显示三尖瓣区可见收缩期的血流信号由右室返入右房。胸部 X线平片 :心影呈球形 ,心蒂小 ,心胸比值 0 .70 …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 ,12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近 2年来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体检 :无发绀 ,胸骨左缘第 2肋间隙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震颤 (+) ,肺动脉瓣第 2音消失。心电图示右心室肥厚 ;X线平片示肺血少 ,肺动脉段呈直立性突出合并右心房及右心室增大 ;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瓣增厚 ,开放明显受限 ,关闭尚可。肺动脉跨瓣压差为 88mmHg(1mmHg =0 133kPa) ,肺动脉瓣口可探及高速血流信号 ,提示重度肺动脉瓣狭窄 ,遂决定实施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常规经右股静脉插管 ,先作右心室造影 ,显示肺动脉瓣增厚以及开放受限 ,…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3岁。间断性咯血4年,加重2周入院。体检:心脏不大,P2>A2。心脏彩超提示右房、右室增大,右室壁增厚,可疑肺动脉高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5.5×109/L,红细胞(RBC)7.5×1012/L,血小板(PLT)140×109/L,血红蛋白(Hb)214g/L。胸片示右肺野透亮度降低,右中下肺野见片状影,  相似文献   

5.
1 病历简介患儿 ,男 ,2岁半。心脏杂音 2年入院。 2年前发现心脏杂音。无喜蹲踞及发绀史。查体 :发育可 ,无紫绀及杵状指、趾。心界略扩大 ,心尖搏动增强呈抬举样 ,未扪及震颤。心率 110次 /min ,律齐。胸骨左缘Ⅲ -Ⅳ肋间及肺动脉瓣区可闻及Ⅳ / 6收缩期杂音 ,P2亢进。超声检查 :左房、右室增大 ,右室壁增厚为 6mm ,肺动脉主干内径增宽为 2 0mm ,分支动脉发育正常。房间隔连续 ,室间隔上份 (嵴下 )回声中断 12mm(图 1)。二尖瓣瓣下腱索增粗 ,均附着于下移的后内乳头肌 ,二尖瓣开放受限 ,呈伞状 (图 2 ) ;主动脉瓣呈三叶式 ,瓣下…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51岁。因"左上肢麻木、发凉20天"入院。发现风湿性心脏病10年,院外未规律服药。查体:脉搏:80次/min,血压:128/80mm Hg,左上肢未见明显肿胀,皮温降低,左侧桡动脉搏动未扪及,右侧桡动脉搏动较明显。心界扩大、房颤心率,心律不齐。双下肢无水肿。胸片示:肺淤血、心影增大。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轻度反流,主动脉瓣增厚伴轻-中度反流,三尖瓣  相似文献   

7.
陈红  黄连军 《放射学实践》2002,17(5):373-373
病例资料 患者 ,男 ,5岁 ,生后 3 0天体检发现心脏杂音 ,无明显症状。体检 :胸骨左缘 3~ 4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杂音 ,双肺正常 ,无周围血管征。心电图检查示左室肥厚。X线平片 :两侧肺血多 ,左室大 ,心胸比率 0 .5 8。超声心动图检查示 :左室增大 ,余房室内径正常 ,右冠状动脉自起始处扩张纡曲 ,在右室流入道前侧壁呈瘤样扩张 ,直径达 2 8mm ,开口于右室流入道 ,瘘口 4mm。多普勒超声显示扩张的右冠状动脉内血管信号增强 ,在右室探及连续性异常层流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右冠状动脉 右室瘘。升主动脉造影检查示 :右冠状动脉主干明…  相似文献   

8.
廖涌  王毅 《武警医学》2002,13(6):378-379
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5 6岁 ,因皮肤变黑 2a ,四肢麻木 4月 ,加重伴双下肢肿胀、乏力 2月于 1996年 10月入院。查体 :T 36 .8℃ ,BP 12 .1/ 8.2kPa,全身皮肤呈棕黑色 ,以双手、颜面部等暴露部位更甚。右颈部锁骨上扪及一蚕豆大淋巴结 ,颜面部轻度水肿。甲状腺不肿大 ,双侧乳房增大 ,乳晕加深[1] 。肝肋下 2cm ,脾未扪及 ,腹水征 (- ) ,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双上肢肌力V-级 ,肌张力正常 ,双下肢肌力Ⅲ~Ⅳ级 ,肌张力降低。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过敏 ,如电击感 ,触觉消失 ,关节位置觉及两点辨别觉差。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患者女,77岁。因肺癌化疗后右下肢肿胀加重伴发热5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间断使用抗凝药物。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89/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0/54mmHg;右下肢明显肿胀增粗,肤色暗红,毛孔粗大呈橘皮样,无色素沉着及表皮破溃,局部皮温明显升高,凹陷性水肿有触痛,足趾端稍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搏动基本正常;左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床旁右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右侧髂静脉、右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0.
张鸿英  余灯兵   《放射学实践》2012,27(2):222-222
病例资料 患者,男,48岁.皮肤黄染1个月人院,伴乏力,食欲不振,无肝炎,酗酒史,无长期服药史.查体:神清,巩膜黄染,胸腹壁、腰背部及下肢未见静脉曲张,肝大(肋下3 cm),质地韧,脾肋下可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CT检查:平扫示肝脏体积增大,以尾状叶增大明显,脾大,腹膜后奇静脉、半奇静脉明显扩张增粗;增强示肝脏淤血肿大,表面呈网格状改变,下腔静脉、肝右静脉明显扩张,奇静脉、半奇静脉增粗、纡曲,下腔静脉肝段未见明显狭窄及缺如(图1).CI诊断:考虑布-加综合征可能,建议下腔静脉DSA.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主干及右室流出道粘液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5 1岁 ,胸闷气短数月加重并伴双下肢浮肿。体检 :二尖瓣面容 ,心律齐 ,肺动脉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X线造影诊断 :肺动脉狭窄。MRI诊断 :部位占位血栓不除外。心脏超声示右房、右室增大 ,右室流出道增宽 ,内见一低回声团块至肺动脉主干 ,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  相似文献   

12.
孙鹏  黄鹤  杨兆建  周华  初冬 《人民军医》2005,48(5):308-309
患者女,17岁。以右髋部疼痛不适1年,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半年入院。2003年5月起,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疼痛,站立及行走时为甚,入院前半年开始出现双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右侧为重,并有腰椎弯曲及跛行。查体:腰椎右凸畸形,脊柱无压痛,骨盆呈左低右高倾斜,右下肢呈内收短缩(约3cm)畸形,右大腿周径较左侧短4cm,双下肢肌力Ⅳ级,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6岁.入院5月前因不慎高处跌落致右膝关节肿胀,伴疼痛,现经治疗后右膝关节仍肿胀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肿胀,髌骨处压痛,无活动受限,无红肿、发热.X线片示:右髌骨轻度膨胀性改变,内见囊状骨质破坏区(图1).CT示:右髌骨内见稍低密度的膨胀性骨质破坏区,位于中央(图2),大小约3.4cm×2.0 cm×4.0 cm,骨壳菲薄,边界尚清,部分皮质中断、增厚及轻度硬化(图3).MRI示:右髌骨增大变形,内见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并可见少许液-液平面(图4,5),T2 WI抑脂序列呈多房状高信号影,内见低信号骨性或纤维性分隔,(图6).持续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右髌骨肿瘤刮除十骨水泥填充术,术中所见:右髌骨内可见淡黄色肿瘤组织,皮质破损,关节面处未见明显破坏.术后病理诊断:(右髌骨)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66岁。以双膝关节疼痛10年,加重伴活动受限2周之主诉入院。发病以来,无明显呼吸困难、胸闷、气短、咯血,查体: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膝关节轻度肿胀,皮温正常,双膝关节内翻。胸部X线示:心影增大,右侧胸膜肥厚。心脏超声(图1,2):主肺动脉内径29mm,右肺动脉内径16mm,左肺动脉内径14mm,右肺动脉内可见33.2mm×15.9mm中等回声,其近心端,随心脏舒缩摆动;余心脏各房室腔及大血管内径测值正常。房间隔连续性完整,未见卵圆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佛氏窦瘤约占先心病的1.6%,我院1981年4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19例,占同期入院先心病的1.58%.1 临床资料本组男15例,女4例;年龄15~42岁,平均29.1岁.8例在较剧烈活动后突然出现胸痛、心悸、气短,发病1~18个月入院.11例无明显急性发病史,1例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全部病例均在胸骨左缘3、4肋间有连续性杂音和脉压差增大(6.66~18.66kPa).5例入院时有重度右心衰竭表现,出现腹水、肝肿大和双下肢浮肿.术前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证实,16例动脉瘤发生在右冠窦,3例发生在无冠窦.14例破入右室,5例破入右房.2例合并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仅5例进行了主动脉逆行造影均  相似文献   

16.
患者 女,68岁,发现右大腿包块1周,并伴有轻微腰痛。体征:右大腿内侧皮肤无红紫,可扪及肌肉层内约6cm×5cm×5cm大小包块,质硬,不易推移,无触痛,双下肢无水肿,肌力及感觉正常。X线片:右股骨干未见异常。行MR检查,示右大腿外侧肌群上2 / 3处深面巨大梭形异常信号区,T1WI呈等低信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0岁.因发作性双下肢抽搐3个月余,加重2天入院.患者20年前曾行颅咽管瘤手术,术后行放疗,具体术式及放疗剂量不详.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影像学表现(图1~6):颅脑MRI平扫示左侧颞叶团片状长 T1、长T2异常信号灶,信号不均匀,混杂有小片状更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大小约4.9 cm×4.2 cm×3.2 c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带,左侧脑室明显受压变形,中线结构明显右偏.  相似文献   

18.
<正>女,2岁,出生后四肢多发畸形入院。无家族遗传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专科检查:患儿右足24趾并趾畸形,皮肤性并趾,右手中指近节指骨处明显环状缩窄,远端指体明显较对侧增粗、增大,未见明显水肿;右手24趾并趾畸形,皮肤性并趾,右手中指近节指骨处明显环状缩窄,远端指体明显较对侧增粗、增大,未见明显水肿;右手25指自近节指骨以远局部肥大,呈肿瘤状;左手中指较同侧手指明显短小;左手示指短小较明显,呈"枝芽样"。双手活动受限,右足活动受限。X线片示:双手发育畸形(见图1),家属仅要求纠正手部畸形,右足畸形暂不处理,未行X线检查。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系列、心电图等),未见异常后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右手中指环状挛缩带松解、右手25指自近节指骨以远局部肥大,呈肿瘤状;左手中指较同侧手指明显短小;左手示指短小较明显,呈"枝芽样"。双手活动受限,右足活动受限。X线片示:双手发育畸形(见图1),家属仅要求纠正手部畸形,右足畸形暂不处理,未行X线检查。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系列、心电图等),未见异常后在静吸复合全麻下行右手中指环状挛缩带松解、右手25指矫形术。术中所见:患者右手中指近节指  相似文献   

19.
1病历简介患者,男,35岁。因双下肢肿胀、静脉曲张、伴右侧精索静脉曲张6年,加重1年余入院。13年前因右侧腰部刀刺伤在当地医院行血管修补术,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肿胀,伴胀痛,以活动后明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双侧下肢静脉曲张、右侧精索静脉曲张,并行双下肢浅静脉“带戒”治疗,术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近1年来,患者双下肢静脉、脐以下平面腹部浅表静脉曲张逐渐加重,伴双下肢明显水肿、胀痛,活动后双下肢乏力、疼痛、心悸、头晕。超声扫描所见:下腔静脉于肾静脉汇入处远心端约4.0cm处呈盲袋状中断(图1)。肾静脉汇入处近心端下腔静脉血流充盈…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性,9岁。因水肿、尿少15d,右下肢皮肤红肿5d,胸闷、腹胀2d入院。人院查体:T36.8℃,P108/min,R26/min,BP13/8kPa。全身轻度凹陷性水肿。两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以右侧为甚。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右下肢皮肤红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