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14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的失眠症病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45例;年龄30~65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5年。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连续出现睡眠障碍3周以上(睡眠障碍指入睡困难,需1小时以上者;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睡眠中间至少醒2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自拟的丹参五味子饮治疗失眠症48例,效果满意。一般资料48例中,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24~74岁,平均38岁;病程1个月~30年。病情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睡眠时间在3~5小时者38例,病情重者睡眠不实,多梦,甚至彻夜不眠,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者10例。治疗方法丹参五味子饮:丹参15g、五味子9g、远志6g、菖蒲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2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中西药。治疗效果疗效标准:痊愈:较易入睡,夜间睡眠时间>7小时,无多梦;好转:能正常入睡,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延长2小时以上;无效:服药后睡眠情况无改善。本…  相似文献   

3.
1精神病人睡眠障碍的类型①入睡困难(卧床2~3小时后才能入睡);②间断睡眠或易醒(入睡后醒3次以上或醒后半小时才能入睡);③早醒(凌晨3点以前醒后不能再入睡);④未眠(24小时入睡时间不足2小时);⑧睡眠过度(24小时睡眠时间大于14小时)。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2006年3月,我们用肉桂、吴茱萸、朱砂制成的敷料外贴双侧涌泉穴治疗失眠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症状为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感觉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加艾灸治疗失眠症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15例,女35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7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个月。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制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2-R)。①几乎以睡眠障碍为唯一症状,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入睡、醒后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来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大冶铁矿医院针灸科门诊,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11)岁;平均病程(20.5±16.3)个月。1.2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诊断,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睡眠总时间缩短,通常小于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早晨感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  相似文献   

7.
柯彤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65-66
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50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患者均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睡眠时间、深度不足,入睡困难,或易早醒,醒后难再入睡,或时睡时醒,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h,睡眠浅,甚至彻夜不眠。排除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器  相似文献   

8.
<正>失眠症属于一种非器质性睡眠障碍,也是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球大约有7亿多失眠者[1-2]。失眠症临床表现为3种形式,即入睡困难、凌晨早醒和睡眠时间缩短。入睡困难是指人们上床后30 min尚未入睡;凌晨早醒是指睡着之后在后半夜突然醒来不能再入睡,睡眠时间缩短是指夜间总的睡眠时间6 h者(以一般人平均睡眠时间8 h来计算)。失眠症属中医学不寐、目  相似文献   

9.
花生叶酸枣仁汤治疗失眠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用花生叶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59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9例患者,男23例,女36例;年龄16~25岁18例,26~35岁6例,36岁~45岁15例,46岁以上20例.病程5~10天者9例,11~20天者26例,21天以上者23例.轻证(32例):入睡困难,或醒后难以入睡,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重证(27例):睡眠不实,甚者彻夜不眠,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2 治疗方法花生叶30g,酸枣仁30g,加水400ml,每日临睡前煎服,连服7日为1疗程.亦可用酸枣仁20~30g研成细粉,临睡前用  相似文献   

10.
风池穴互透治疗失眠5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夏于琼 《中国针灸》2003,23(5):282-282
本组58例,均来自门诊。男20例,女3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诊断标准为下述症状中出现2项:(1)入睡困难;(2)睡不安稳,多次醒来;(3)睡眠时间缩短,早醒;(4)一夜梦魇困扰,并被惊醒;(5)睡眠后无清醒感觉;(6)1周有3次失眠或持续1个月以上。58例患者均服用过安眠药物,有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和伴随症状。  相似文献   

11.
正失眠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不满足并影响其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h)等,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1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72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3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  相似文献   

12.
自拟益肾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症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涛  陈丰 《福建中医药》2000,31(1):34-35
笔者自拟益肾养血安神汤治疗 52例失眠患者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患者选自我院 1992年以来以失眠为主诉的病人 ,并自愿要求中药治疗 ,排除肝炎、肺结核、肾炎等器质性疾病 ,诊断以国际疾病分类标准 (第 10次修订本 )中精神障碍的分类为准 ,共 52例患者。分别诊断为 :(非器质性起源 )失眠症 10例 ,神经衰弱 2 5例 ,焦虑性神经症 6例 ,抑郁性神经症 7例 ,疑病症 4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37岁 ;病程 3个月至 6 a,平均 2 .5a;其中入睡障碍 4 0例 ,持续睡眠障碍 32例 ,早醒 30例。2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长期…  相似文献   

13.
滋阴降火及精神调理治疗老年不寐1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秀梅 《中医药信息》2001,18(2):F003-F003
不寐 ,又称“失眠”或“不得眠”等 ,指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其成因与心肝脾肾及阴血不足有关 ,老年人肝肾阴虚 ,虚实夹杂者多见。笔者采用中医治疗配合精神调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不寐患者 1 8例 ,男 8例 ,女 1 0例 ;年龄最小 58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2年 ;均未服用西药镇静剂。1 .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 1版 )诊断标准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难再入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时间不足 5h。1 .3 临床证候 …  相似文献   

14.
<正>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质量下降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或生活质量。[1]1.2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治疗患者。其中女57例,男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3岁;蒙医学分型:赫依型失眠35例,希拉  相似文献   

15.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茹  赵双桅 《河北中医》2003,25(2):120-120
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 ,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 ,并伴有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 2 0 0 1 0 6~ 2 0 0 2 0 4 ,我们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失眠症 30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均为门诊患者 ,女 1 8例 ,男 1 2例 ;年龄 1 8~ 62岁 ,平均 ( 4 1 .32± 1 5 .83)岁 ;病程 2个月~ 1 0年。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的诊断标准[1 ] ,排除其他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1 2 治疗方法 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  相似文献   

16.
皮肤针疗法治疗不寐20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2 0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 5岁 ;病程 2周~ 6个月。本组病人均为顽固性不寐 ,必须服用药物方能入睡。2 治疗方法  扣刺背俞穴既背部正中线 (脊椎正中线从大椎穴至长强穴 )第 1、2侧线 (分别距正中线 15寸和 3寸 ) ,采用中等扣刺 ;对合并心悸、健忘者重扣心俞、脾俞 ,对有头疼、头晕者加扣百会穴至大椎穴的后头部。隔日 1次 ,每次 10次为 1个疗程。3 疗效观察3.1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 :症状消失 ,每天睡眠 6~ 8小时 ;有效 :症状减轻 ,每天睡眠 5~ 6小时 ;无效 :症状无缓解 ,…  相似文献   

17.
从命门论治顽固性失眠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经·三十八难》指出:“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失眠属神经衰弱之一。中医有不寐、不得眠等称。虽症见失眠,实则病在命门。笔者从命门论治,以六味地黄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6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0年,10年以上,反复发作,长期服安眠药者6例。病情轻重不同,彻夜不眠、长达2周至2个月者15例,轻度失眠易早醒者32例,夜间入睡在2至5小时,伴入睡困  相似文献   

18.
肱桡动脉泵输液治疗小动脉急性栓塞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6月~ 2 0 0 0年 1月 ,笔者以肱、桡动脉交替泵动力输液为主配合中药口服、外用综合治疗上肢小动脉急性栓塞 16例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6例均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4 3~ 71岁 ,平均 54.4岁 ;发病至诊治时间 7小时~ 4 6天。既往有脑梗死病史者 6例 ,冠心病病史者 3例。左上肢发病者 12例 ,右上肢 4例。病变多累及 1~ 3个手指 ,其中 1例入院时患指已变黑坏死。以上患者诊断符合冯友贤著《血管外科学》第 2版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标准 [1] 。2 治疗方法2 .1 肱、桡动脉交替泵动力输液冲击溶栓治…  相似文献   

19.
适原汤加味治疗失眠6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 0 7~ 2 0 0 0 - 0 7,我们运用适原汤加味治疗失眠 6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7例均为门诊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第 2版 )修订本失眠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 2 7例 ,女 4 0例 ;年龄最大 64岁 ,最小17岁 ,平均 (32 .6± 11.2 )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6年 ,平均 (16.5± 10 .4 )个月。失眠形式 :入眠困难5 7例 (85 .1% ) ,易醒 33例 (4 9.3% ) ,早醒 7例(10 .4 % ) ,多梦 15例 (2 2 .4 % ) ,部分病例有 2种以上失眠形式。 67例平均每晚睡眠 (5 .1± 2 .3)h ,均对睡眠质量不满意。伴有焦虑…  相似文献   

20.
安眠汤治疗失眠3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迄今尚无疗效满意的治疗药物,我们曾应用中药复方安眠汤治疗失眠症35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今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患者均符合CCMD-2-R失眠症的诊断标准[1],即:①以睡眠障碍为几乎唯一的症状,其它症状均继发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觉不适,疲乏或白天困倦;②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③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或精神活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