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综合外科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收治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123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4/66),显著高于对照组84.2%(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并且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腹腔镜阑尾切除和传统开腹切除阑尾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完全按照随机性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平均每组6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开刀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腔镜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切口感染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B超监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收治住院的急性肠套叠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X线透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行B超监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对比治疗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温以及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肠管均复位。观察组治疗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及体温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监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的淋巴清除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淋巴清除量,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与开腹方式子宫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均显著短于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相对于开腹子宫切除手术而言,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排气时间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疗效也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剖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肛门排气时间短、平均住院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疗效显著,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恢复较快,经济性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宫外孕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应用腹腔镜手术(5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56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例数、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是否需镇痛处理和平均住院日的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安全,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于我们接诊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46例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率、并发症率等方面都低(少)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的处理,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提高手术治疗安全性和减少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肝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参考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取石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取肝胆结石效果显著,同时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病例特点,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发生。方法对12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12例均于入院后24~48 h内转入本院外科,11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为急性阑尾炎,其中阑尾穿孔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4例,另外1例确诊为阑尾周围脓肿,经保守治疗后手术切除。结论对于无明确病因的急性发热、腹痛、呕吐、腹泻、腹胀患儿应高度警惕阑尾炎发生的可能,详细进行腹部体检和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变化,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介入治疗与开胸手术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住院的小儿室间隔缺损患儿150例,依据治疗方案将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患儿为观察组,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4/100),显著高于观察组2%(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开胸手术,介入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疗效理想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腹腔镜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20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6例,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82例,采取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其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相比,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有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7月至2015年6月209例确诊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并以腹腔镜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腹腔镜组),以同期403例开腹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例为对照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各方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术中手术时间(114.7±29.2)min短于开腹组(211.0±45.3)min(P0.05),腹腔镜组出血量(180.6±98.2)mL明显少于开腹组(323.1±167.8)mL(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盆腔及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数目、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总体生存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其安全可行,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患者的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离床活动时间,明显少于和短于开腹手术组,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进行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离床活动时间短的优点,其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7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肛门排气及术后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两种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80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将8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开腹组),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发热、感染、镇痛剂使用例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内外环境干扰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减小腹部创伤程度显著,且具有术后恢复迅速及排气早、患者痛苦小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的最佳手术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宫旁组织切除长度、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更好,并发症更少,预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剔除术,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用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剔除术,不但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的时间,而且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