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5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病例的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结果:150例患者按CT表现分为4期,Ⅰ期(36例):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或白线增宽、模糊、密度减低,病变多局限于髂骨侧,关节间隙正常。Ⅱ期(26例):关节面呈“毛刷状”改变,骨质增生增厚明显,关节面下骨质呈小囊状改变,关节间隙无明显改变。Ⅲ期(49例):关节面明显骨质破坏,呈“锯齿状”骨质缺损,关节间隙不规则狭窄。Ⅳ期(39例):韧带骨化,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骨质明显疏松、硬化。结论:CT能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微细结构,对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侧为主,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结论骶髂关节CT检查有助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性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评价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分析32例临床综合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CT表现,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 本组无0级表现病例;Ⅰ级5例,占1562%;Ⅱ级11例,占3438%;Ⅲ级13例,占4062%;Ⅳ级3例,占938%.临床早期对应CTⅠ~Ⅱ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毛糙、皮质白线中断消失,关节面下小囊变;临床中期对应CT Ⅲ级,表现为骶髂关节面呈锯齿状或毛刷样改变,关节面下小囊状骨质破坏及其周围增生硬化,关节间隙假性增宽或不规则狭窄;临床晚期对应CT Ⅳ级,表现为关节骨性强直,关节间隙消失.结论 CT能清晰显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不同阶段表现,作出正确分级,对临床诊断、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特点,提高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强直性脊柱炎CT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面模糊,局限性侵蚀破坏,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下囊变和骨质硬化.结论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帮助临床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36例临床确诊AS患者的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结果AS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为主,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及面下骨结构改变以及骶髂韧带钙化。结论AS骶髂关节CT表现多种多样,但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骶髂关节和髋关节CT资料.结果:骶髂关节和髋关节CT表现均未见异常者2例;骶髂关节受累,髋关节未受累及17例.骶髂、髋关节改变表现为关节面模糊,骨质疏松,密度不均匀10例;关节面下囊性变,虫蚀样骨质破坏17例;关节面边缘明显硬化,骨赘形成7例;关节强直,关节间隙部分或完全消失12例.结论: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病变的表现,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0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骶髂关节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方法:100例,男79例,女21例,年龄11岁~68岁,发病高峰年龄12岁~30岁,全部病例行骶髂关节的CT轴位平扫,并记录其显著的几项临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临床特点中全身多关节病45例、中轴关节病38例,外周关节病17例;其病程关节肿痛1a以下为30人,关节间断性肿痛1a~5a为51人,关节间断性肿痛5a~10a为14人,关节间断性肿痛10a以上为5人。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最常出现的是全身多关节或中轴关节痛,病程1a~5a为多数,骶髂关节CT检查常见髂骨关节面密度增高,毛糙,局限性骨侵蚀征象。 相似文献
9.
10.
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X线和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为AS的患者136例,对其X线平片及CT成像诊断骶髂关节病变的敏感性及病变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X线诊为0~Ⅱ级骶髂关节改变中有48.8%在CT诊断中提高了诊断级别。骶髂关节面模糊(Ⅰ级改变)在X线平片中检出率较CT高(P<0.05),而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则在CT中检出率较X线平片高(P<0.05)。X线诊断为0~Ⅱ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6.6%、36.6%、53.3%;X线诊断为Ⅲ~Ⅳ级骶髂关节病变与CT诊断的符合率较高,分别为84.6%和90.9%。结论:CT较X线片对骶髂关节轻微病变的诊断敏感性高,所以CT扫描对AS骶髂关节炎早期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X线与CT对非早期骶髂关节炎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相同。 相似文献
11.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及MRI表现,评价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及CT表现和12例患者的MRI骶髂关节表现,对照其分级阳性情况发生率,分析其在强直性脊枉炎诊断中的意义。结果64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28个骶髂关节X线及CT表现分别为0级25个,Ⅰ级41个,Ⅱ级156个,Ⅲ级26个,Ⅳ级8个。12例AS患者的23个骶髂关节可见软骨异常,表现为T1WI和T2WI上正常线形中等信号的软骨影像消失取代之为无规则增粗或扭曲样中等信号。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于分析定性不如CT及MRI,CT及MRI在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方面无差异性,但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探讨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②方法分析了43例正常骶髂关节CT表现,并对30例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作了双盲X线和CT对照研究。③结果正常人滑膜部关节间隙宽度为2~5mm.40岁后,关节前下部间隙可出现局部狭窄。骶侧皮质厚度小于3mm者占87%,前后均匀者占90%;髂侧中部皮质厚度小于5mm,其前部皮质厚度可大于5mm(占16%)。部分正常人可出现关节面不清晰,但不出现明确的侵蚀改变。AS骶髂关节病变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平片可疑病变,CT可排除或肯定诊断;早期病变(Ⅱ级)CT检查可提高一个级别;Ⅲ,Ⅳ级病变CT和平片分级相同。④结论CT检查可用于临床高度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者;对Ⅲ,Ⅳ级病变,如仅为诊断,则CT扫描似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21个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例,回顾分析其骶髂关节DR、CT及MRI表现.结果 DR仅发现5例骶髂关节可疑异常.CT显示19例骶髂关节病变,主要表现有关节面皮质白线中断(17例),局部骨质硬化(14例),骨皮质下小囊样改变(8例).MRI显示21例关节均为异常,主要表现有关节面下骨髓水肿(21例),关节软骨破坏(20例);9例行增强扫描,关节面下骨髓(9例)、滑膜(6例)、关节软骨(8例)及关节韧带(5例)呈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最为基本,但诊断意义有限;CT对分级较为客观,且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病变情况;MRI具有明显优势,结合临床,可做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36例临床诊断为AS骶髂关节炎的患者中,3例CT表现正常,早期病变包括I级和II级共24例,CT表现主要以髂骨面增生破坏为主,多为双侧对称,关节间隙保持正常。中晚期病变包括Ⅲ级和Ⅳ级共10例,CT表现为骶髂关节弥漫性骨质增生,硬化,关节面呈毛刷状破坏,关节间隙呈不规则狭窄,韧带受累钙化,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呈骨性强直。结论: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准确观察其宽度,判断有无关节强直或部分强直,有利于早期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病变,正确分级,对了解病情发展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价值(附3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像,探讨CT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31例AS患者骶髂关节CT检查资料,按照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按级分析CT表现.结果:2级3例表现为滑膜部髂骨侧侵蚀,3级20例髂骨侧破坏范围和程度增加,骶骨侧累及18例程度较轻,关节软骨钙化导致关节间隙狭窄5例,间隙宽窄不均15例,关节部分强直8例,4级8例关节完全强直,骨质稀疏;韧带部受累10例,出现较晚,表现为韧带钙化.结论:CT检查能反映AS骶髂关节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DR、螺旋C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行DR及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者对疾病的检出情况及对各种征象的显示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对0级、Ⅰ级、Ⅱ级病变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24.7%、39.2%,DR检查分别为15.5%、13.4%、25.8%,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关节面侵蚀81例(83.5%),关节面下骨质囊变63例(64.9%),骨质增生硬化65例(67.0%),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21例(21.6%),其比例均明显高于DR组的57例(58.7%)、39例(40.2%)、53例(54.6%)和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较DR更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X光片及CT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X线与CT的检查结果。结果:CT检查的早期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出率,对于关节面狭窄、侵蚀及僵直等局部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扫描的检出率高,准确率高,有比X线片更加明显的检查优势,可以作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的CR影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异常的CR影像特点.方法 对48例有髋关节及骶髂关节症状的AS病人做CR腰椎和骨盆检查.结果 绝大多数病例都出现髋关节与骶髂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硬化、软骨囊性变.结论 AS病人的髋关节和骶髂关节异常在CR上有一定特征性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取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