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安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117-118
目的对探讨早期胃癌的X线征象诊断临床价值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通过对早期胃癌36例采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对于治疗及随访疗效有其重要价值。早期胃癌容易造成误诊,强调X线的检查方式及照片质量的重要性,X线独立诊断的意义。结论 X线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的联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于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传统的床旁胸部X线检查的患者共390例,作为甲组患者;选取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间在我院接受传统床旁胸部X线检查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结合检查的患者共810例,作为乙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废片率。结果甲组390例患者的废片率为9%,乙组患者的废片率为2%,仅采用传统的床旁胸部X线检查的废片率远高于采用传统床旁胸部X线检查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结合检查的废片率。采用χ2描述数据,两组数据的P<0.01,因此具有可比性,且χ2高达25.6,两组数据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在普通放射的检查中,采用传统的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相结合的检查方式,对于降低废片率是非常有效地。  相似文献   

3.
高频超声与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在轻微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肋骨骨折的高频超声及X线检查特点,对比超声及X线检查方法的表现及检出率。结果 54例患者经高频超声初次检查均已发现有肋骨骨折及软组织损伤情况,检出率为100%;其中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上者有22例,经X线初诊时检出19例,诊断符合率86%;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的轻微骨折患者有32例,经X线初次检出15例,检出率为47%(P<0.01),有统计学意义。高频超声能检出X线检查不能显示的轻微肋骨骨折。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轻微肋骨骨折较X线检查优胜,可作为轻微肋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计算机X线与传统X线乳腺钼靶摄影的照片质量和摄影条件。方法搜集我院2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5~70岁,平均48.3岁,进行乳腺钼靶检查分两组,每组100例,一组采用计算机X线摄影,另一组采用传统X线,两组均常规摄取双乳侧斜位和轴位X线片。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及曝光量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计算机X线钼靶摄影与传统X线相比降低了乳腺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X线对乳腺的辐射损伤,更有利于妇女乳腺普查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与CT的诊断。方法 116例中央型肺癌均行X线胸片及胸部CT检查与手术、镜检及痰或胸腔积液细胞学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了解符合率。结果 X线胸片检查符合率70.68%,CT检查符合率95.68%。结论 X线胸片可作为发现肺癌的首选方法,为进一步CT检查提供必要的参考价值,CT检查是发现,诊断肺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赵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8):85-85
目的:探讨采用结肠镜及X线检查下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分析比较45例下消化道出血结肠镜、X线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诊断下消化道出血患者时,结肠镜应为首选,结肠镜直观并能取活检送病理,结肠镜优于X线。结论:结肠镜虽然是插入性检查,检查时患者有不适或痛苦感觉,敏感者更明显,但X线检查患者有时也需要灌肠或做其他洗肠工作,过程麻烦同时也感觉不适,射线照射时间较长。结肠镜直观并可取活检送病理,需要时可选择无痛苦肠镜检查。结肠镜和X线可同时选择,初筛可选择X线,但X线容易误诊、漏诊,结肠镜一般情况下能找到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特殊需要时胶囊内镜及介入造影是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刘朝辉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2):14-15,34
目的探讨超声、X线钼靶检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证实,其中55例术前仅行超声检查,39例术前仅行X线钼靶摄片检查,71例术前采用超声和X线钼靶摄片两项检查。结果单纯应用超声检查的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45%,单纯应用X线钼靶检查的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4.62%,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联合应用的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5.77%,与单纯行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超声检查和X线钼靶摄片检查各有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B超及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9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疑似乳腺癌患者81例,分别采用彩色B超检查及钼靶X线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B超、钼靶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00%和78.46%)与B超+钼靶X线(93.85%)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超、钼靶X线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与B超+钼靶X线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B超及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明显低于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提示两种方法联合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能使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溃疡的X线诊断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低张双重对比造影、胃镜、病理对照。结果 X线检查可显示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及并发症,对于治疗及随访疗效有其重要价值。结论 X线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检查对良恶性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肿瘤样病变或骨肿瘤患者108例,分别行CT、X线检查,对比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CT、X线及CT联合X线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41%、69.44%、97.22%,联合诊断的符合率较单独CT、X线,明显偏高(P <0.05)。X线的检查费用少于CT(P <0.05)。结论针对肿瘤样病变或良、恶性骨肿瘤患者,无论采用CT还是X线检查,均能得到明显的影像学特征,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CT有着更高的诊断符合率,X线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超声与X线在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6例采用X线与B超2种显像方法进行检查,X线检查方法为站立后前位、侧位、斜位、仰卧位等多体位透视或摄片,超声探头频率为33.5 MHz,常规沿肋间多切面多方位进行探查。结果本组66例胸腔积液患者,均进行X线及超声诊断,并同时进行胸部穿刺。X线未能正确诊断16例,漏诊率占24.24%,超声正确诊断100%。其中癌性积液20例,X线漏诊6例。结论超声可作为胸腔积液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简便、准确性高、安全和可重复检查,对人体的损害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肺结核患者的X线检查与螺旋CT检查。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肺结核患者50例,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各型肺结核伴随征象以及各部位肺结核病灶检出率方面,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临床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时,和X线检查相比,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骨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X线观察1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及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外伤后骨折及脱位的情况,诊断以X线图像为基础。结果 20例骨折患者,通过X线检查即发现骨折19例,X线检查正确诊断率为95%,其中1例踝关节扭伤患者行X线检查未见骨折,未见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或关节囊肿胀,但进一步行CT扫描亦确诊为踝关节骨折。结论 X线检查对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确定骨折的部位、种类及移位等。针对高度怀疑骨折而X线片表现不明确者,可拍摄CT进行确诊。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不论检查仪器如何先进,也均有其适应范围和局限性,临床工作者切不可盲目依赖仪器检查,而忽视病史与体格检查这两项基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X线钼靶、彩超检查及二者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95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及彩超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分析钼靶X线摄影及彩超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单纯应用X线钼靶检查的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5.26%(81/95),单纯应用彩超检查的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4.21%(80/9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钼靶与彩超检查联合应用的乳腺癌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3.68%,与单纯行X线钼靶和彩超检查比较,二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钼靶与彩超检查各有优势,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也逐渐提高了放射线诊断的能力,虽然CT、MRI等对肺癌的检查、诊断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不能低估X线检查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尤其是X线平片在基层医院仍做为首选,它是一种经济实在及方便易行的检查手段。本文仅就肺癌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及X线表现等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部疾病采用CT、X线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指定一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学影像检查医师完成43例肺部疾病患儿的X线片及CT医学影像检查,将不同方法诊断结果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7.67%,显著高于X线片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9.77%(P<0.05)。结论:对疑似肺疾病新生儿进行诊断时,CT医学影像检查可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利于临床医生及时确定治疗方案,保障疗效及预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5,(10):128-129,132
目的:比较X线与超声检查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优劣势。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1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88.37%,X线的诊断符合率为87.4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在尿道、膀胱结石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在肾、输尿管结石方面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各具优势,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方式,必要时可实施两种检查方式的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8.
梁倩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129-13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X线对照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高频线阵探头和X线胸片对30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结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 B超检查均显示有肋骨骨折改变,诊断确诊率100%;X线检查只有9例显示骨折,诊断确诊率30%,假设检验表明B超诊断确诊率远高于X线(χ2=32.31,P<0.01)。结论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临床价值明显优于传统的X线胸片,可动态观察,是诊断轻微肋骨骨折的重要检查手段,有利于临床医师对疾病的及时诊治,应将其作为肋骨骨折尤其是X线不易查出的肋骨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1例,分别采用CT及X线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及不同分期检出率等。结果患者X线与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检出个数分别为62个,77个,病变总检出率分别为75.6%,93.9%;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总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患者CT检查骶髂关节病变0期、3期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检查(P<0.05),但是1期、2期及4期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X线检查相比,CT具有较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价值,能够有效发现微小病变,对于提高临床病变检出率及早期确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X线、CT、MRI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9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8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59例,CT检查发现78例,MRI检查发现89例。结论 MRI检查对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对早期诊断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重要意义,CT次之,X线检查在股骨头缺血早期效果不明显,但3者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晚期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对考虑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先行X线及CT检查,X线及CT扫描无阳性发现时可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