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洪涝灾害地区灾民饮水卫生及干预效果。方法在灾民居住的庄台、堤坝分别选择干预点和对照点进行灾区灾民饮水习惯、饮用水类型调查和饮用水水质监测,依据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和《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对水质卫生质量进行评价。结果饮水监测合格率干预点比对照点有明显提高,对照点洪涝灾害初期和灾害后期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二级水)分别为10.1%和31.9%;干预点洪涝灾害初期和灾害后期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分别为13.2%和59.7%。结论洪涝灾害干预点的饮水卫生合格率高于对照点。  相似文献   

2.
洪涝灾害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洪涝灾害促使人们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今年的洪涝灾害,健康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灾区今年的灾情特点,灾区面大,地广人多,仅靠医务工作者是远远不够的,健康教育部门抓住了抗洪救灾和救灾防病这一突发事件,紧紧围绕卫生中心工作和针对灾区主要卫生问题,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向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和抗洪救灾官兵普及救灾防病卫生知识,指导人们的卫生行为,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使灾区群众自觉与到救灾防病、灾后环境卫生改造、饮用水工程修复等各项主要卫生工作中去,从而使灾期和灾后疫…  相似文献   

3.
1998年夏,松花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黑龙江省重灾21个县,洪灾给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尤其是受灾地区的饮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灾民喝不上安全卫生水。本次调查了北方三个重灾县的饮水卫生情况,内容有:灾区的饮水设施损坏情况、灾后水传疾病流行情况、水质监测情况及环境卫生状况,旨在报告灾后群众的饮水卫生现状,为灾区的重建和解决饮用水卫生问题提供依据,从而达到保护人民健康的  相似文献   

4.
《健康大视野》2010,(14):16-16
2010年6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一些省份遭受了严重洪涝灾害一些地区逐步消退。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正在恢复。同时.近期我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应对高温中署形势严峻。为了切实保障灾后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安全。做好劳动者高温中署防治工作,卫生部发出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1998年7月末以来,白城市五个县(市、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发生后,为了制定切实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确保大灾之后不发生大疫,遵照吉卫监水字[1998]2号文件要求精神,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监督所于1998年9月16日下发了《白城市洪涝灾区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市(县、区)6个卫生防疫站分别对所辖地区洪涝灾区居民生活饮用水水质开展系统监测调查工作。历时一年时间,现就有关工作的开展情况及监测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2年8月3日至4日,受10号台风"达维"影响,辽阳县东部山区7个乡镇短时间内连降暴雨,平均降水量249.8 mm,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降雨时间短,集中降雨量大,灾区饮用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保证灾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自8月6日起,对灾区96个集中式供水末梢水进行了消毒。  相似文献   

7.
1998年黑龙江省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受灾地区整个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鼠类及昆虫的过量滋生、繁殖和迁徙,潜在着鼠传疾病和其它虫媒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由于食物、饮用水受到环境中致病原的污染,灾民的生活环境恶劣,机体抵抗力下降,卫生知识贫乏,也为灾区各类疾病发病率的上升提供了机会.本文通过黑龙江省灾区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以降低灾区各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总结并制定出同类地区洪涝灾害后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有效措施和防制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地震灾害后灾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为预防介水传染病,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保障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地震灾区的水源进行调查、开展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水质消毒与卫生监测评价,提出灾后饮水卫生指导意见。结果地震灾区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卫生合格率为63.41%,其中山涧水合格率为75.00%、井水合格率为57.14%、末梢水合格率为61.54%。不合格项目为余氯、浑浊度、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氨氮等指标。结论地震灾区需要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水质消毒,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9.
去年入夏以来,我国十几个省市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极大损失。在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面前,灾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人员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  相似文献   

10.
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健康教育事业发展步伐——在全国第二次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全国爱卫会副主任、卫生部部长陈敏章由全国爱卫会和卫生部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健康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和回顾90年代以来我国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房山区"7·21"洪涝灾害发生后村级集中式供水厂的卫生安全情况,及时对饮用水的健康危害采取应对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方法对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调查、采样,分别对灾后一周和采取应急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结果灾后抽样检测水样152份,合格率19.08%,其中水质未消毒的124份,合格率10.48%,水质消毒的28份,合格率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2.210,P<0.01);应急消毒处理后检测水样188份,合格率53.72%。结论洪涝灾害发生后灾区的村级集中供水厂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部分村级集中式供水厂工程建设和管理不善,水质监测合格率低,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洪涝灾害发生后必须对村级供水厂进行应急消毒处理,完善村级集中式水厂的建设和管理,规范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全国爱卫会、卫生部联合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近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我国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近年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尚不相适应,与广大农民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仍有一定差距。按照2006年公布执行的农村饮用水水质评价标准,这次调查水样中44.36%未达到基本卫生安全,中国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3.
围绕大灾之后无大疫目标,简要阐述了灾区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及取得的成效,从社会制度、强化领导、协调指挥、卫生监督体制、卫生监督队伍素质等方面分析了灾后卫生监督工作有效开展的原因。同时指出卫生监督存在应急预案不健全、队伍力量、工作经费和装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灾区卫生监督长效机制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8年夏 ,黑龙江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 ,洪灾给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危害 ,在灾后恢复家园、救灾防病的行动中 ,防病改水成为解决灾区饮用水卫生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而在防病改水中 ,健康教育则贯穿始终 ,成为救灾防病的重要内容。此次洪灾 ,黑龙江省重灾 2 1个县 ,受灾地区的饮水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灾民喝不上安全卫生水。据统计黑龙江省灾区自来水受损率为 1 5 7% ,手压井遭到污染或受损者达 4 2 87% ,结果灾区 1 89 2万群众饮水困难。水传疾病发病率随之上升 ,2 1个县的水传疾病发病率 1 998年 7月与 1 997年同期比较 ,均有上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四川都江堰市地震灾区存在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如食品、饮用水卫生等,经过调查评估,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加强食品、饮用水以及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推广饮用水简易消毒装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灾后的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台风频发,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灾害和水源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保障灾区饮用水卫生安全,是环境卫生应急处置和灾区卫生风险评估的主旨;安全卫生的生活饮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可及性直接影响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提供足量合格的生活饮用水对于保障灾区居民和救援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降低肠道传染病、皮肤病和其他与水性疾病发生的可能性,是灾后无大疫的基础和重要卫生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洪涝灾害地区灾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受灾行政村作为监测点,开展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监测,分析洪灾后及消毒处理后水质变化情况。结果消毒处理1个月,灾区水质总合格率由3.5%上升至13.2%,总体合格率上升至59.5%。结论灾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灾后一周内迅速开展消毒处理,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力度是灾后防病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洪涝灾区卫生防疫工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7、8月份,我市遭受到百年不遇的重大洪涝灾害,受浸灾区环境、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死鱼、死畜腐败发臭,垃圾污物到处堆积成片,卫生状况异常恶劣,灾民饮用水困难,疫病随时有可能发生和流行。为此我们经多方研究,制订出有效的策略和措施。1 策略 面对严峻的卫生问题,我们立足于“抗大灾,防大疫”,认真贯彻“医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部署好水浸期(饮用水消毒、处理死动物)、水退期(房屋及外环境的卫生处理)、水退后期(爱国卫生运动、疫情监控、巩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三个阶段的防疫工作的实施方案,分步开展卫生防疫工作。2 措施2.1 加强饮用水消毒、监测 首先,成立饮水卫生专责组对水  相似文献   

19.
大地震后公共卫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灾民生活饮用水卫生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作者根据"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中的饮用水卫生工作实践,分析地震灾害发生后所采取的集中安置点、卫生防疫全履盖中的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的防疫措施,为开展灾后卫生援助,制定饮用水卫生防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大地震灾害之后,无通过饮用水发生的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试论洪涝灾害中的卫生防疫工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保障抗洪抢险部队官兵的健康 ,做好灾区人民的抗洪救灾及重建家园的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结合历史及现实的抗洪防疫经验 ,试论了洪涝灾害中的卫生防疫工作。文中着重论述了以下三点 :(1)要充分认识我国水患的长期性和严重性 ,变洪涝灾害卫生防疫工作的应急处理为长期规划 ;(2 )要全面分析洪涝灾害期间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各种因素 ,使卫生防疫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3)要加强领导 ,统一指挥 ,在综合措施中抓住重点。文章指出 ,我军卫生防疫部门和卫生防疫人员要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抗洪部队官兵和灾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 ,提高水患意识 ,积极做好灾区的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