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60)在口服利尿剂和/或地高辛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对照组(n=60)不加用卡维地洛;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左室射血分数和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6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长期应用卡维地洛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而其短期应用对心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心脏彩超的特点及应用对心室功能的评估。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14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成立观察组,另选择1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健康志愿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脏彩超指标,并对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彩超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左室短轴缩短、左室质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心功能Ⅰ级~Ⅱ级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心功能Ⅲ级~Ⅳ级的患者,心功能Ⅰ级~Ⅱ级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重量、左室短轴缩短、左室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彩超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有极高的诊断价值,对于心室功能的评估也有一定临床意义,能够及时且全面地反应患者的病情,也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建议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和T0ll样受体4(TLR4)在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的表达。方法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健康对照者和慢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分成对照组、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TLR2和TLR4的表达。结果左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组中TLR2和TLR4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明显上升。LVEF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结论 TLR2和TLR4可能作为一种危险因素参与老年慢性左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训练结合俯身呼吸困难评估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念减压训练并结合俯身呼吸困难评估;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心功能[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尿钠肽(BNP)]及心脏康复情况[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LVEF、BNP优于对照组(P0.01),6MWT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开展正念减压训练结合俯身呼吸困难评估,可改善患者心功能,缓解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心脏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现将近两年内6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在观察组中。选取相同时间段来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收集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左室后壁厚度(LBPWd)、左室内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比对照组快,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比对照组慢,E/A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全面评估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能够提高疾病诊断结果准确性,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定制专项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纳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依据超声心动图是否存在左室肥厚以及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80例、左室肥厚组48例、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32例。测定三组血清Cys C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并分析血清Cys C与左室肥厚、心力衰竭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但收缩压依次升高,且血清Cys C、BNP水平依次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对照组、左室肥厚组、左室肥厚伴慢性心衰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厚度(LVPW)各指标依次显著增加,LVEF依次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收缩压、LVDD、IVS、LVPW、BNP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ys C浓度与左室肥厚、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要点与价值。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7—12月接诊的56例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接诊的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彩超诊断,比较两组心脏彩超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d)、舒张末期峰值流速(A峰)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及E/A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心功能Ⅱ级患者的LVEDd、LADd、A峰值均低于心功能Ⅲ级患者,LVEF、E峰值、E/A值均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的价值显著,可准确评估患者心脏情况与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与β受体密度的关系。【方法】68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36例(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 治疗。采用3H CGP12177放射配基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以及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 的变化。【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改善心功能的有效率(81.8%)与对照组有效率(59.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美托洛尔组治疗2个月后β受体密度和LV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美 托洛尔组治疗前后β受体密度和LVEF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显著改善慢性 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β受体密度的上调是预示美托洛尔治疗有效的一个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脏超声诊断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琼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63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的63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纳入对象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动态血压变化以及心脏血液运行情况。结果:研究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重量、左室质量指数、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研究组E峰值低于对照组,A峰值高于对照组,E/A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左室重量、左室质量指数最低,Ⅱ级略微升高,Ⅲ级患者最高,左室射血分数则依次越低,不同分级比较,差异显著(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E峰值、E/A最高,Ⅱ级略微降低,Ⅲ级患者最低;心功能分级Ⅰ级患者A峰值最低,Ⅱ级略微升高,Ⅲ级患者最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超声诊断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检出患者心脏功能、心脏血供的异常情况为诊断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芳  方淑华  赵强  黄雪议  罗利霞  劳丽霞 《护理研究》2009,23(32):2952-295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 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贫血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标准纠正心衰治疗,治疗组加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进行抗贫血治疗,随访1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红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控制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贫血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改善心功能,延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贫血患者的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的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力衰竭规范化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2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同时进行心理干预2周。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分别测定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状态,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经过2周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状态以及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统计学差异(t=10.57~33.86,P<0.01)。结论 应用健康信念模式能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福建省老年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睡眠护理干预。结果:2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PSQI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情绪、社会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主要包括疾病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睡眠护理干预下的护理效果更好,更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同伴支持对我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5年7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社区的13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社区将其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在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自身前后比较,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得分、6分钟步行试验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同伴支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心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93-794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心功能III、IV级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比较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治疗的14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予以左卡尼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97%)较观察组(93.1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均上升,LVESD、LVEDD均下降,且对照组变化幅度小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1%)略低于对照组(1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与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自愿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心脏功能指标、心脏变异率指标以及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二尖瓣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的比值(E/Ea)均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50 ms所占百分比(PNN50)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水平的升高,患者的LVEDD、LVESD、E/Ea均升高,而LVEF降低,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Ⅲ级患者的LVEDD、LVESD、E/Ea均高于心功能Ⅰ级患者,LVEF均低于心功能Ⅰ级患者(P<0.05)。结论结合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特点,应用心脏超声检查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衰弱对射血分数正常的老年心力衰竭(HFNEF)患者心脏功能及心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127例,根据衰弱诊断情况将患者分为衰弱组(54例)与非衰弱组(7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心功能指标、心功能生化指标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衰弱组的体质指数和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发病情况均高于衰弱组(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舒张早期血流最大充盈速度(VE)/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VA)水平低于非衰弱组,室间隔厚度高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患者的B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高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衰弱组为29.63%(16例/54例)高于非衰弱组的10.96%(8例/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非衰弱HFNEF患者,衰弱HFNEF患者有更高的基础疾病发生率,衰弱会影响HFNEF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增加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64例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上加服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各参数变化.结果:治疗组经治疗后FT3升高,左室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T3综合征安全有效,可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皮下注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患者心功能及血红蛋白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实施EPO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贫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EPO皮下注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红蛋白指标,降低患者病死率,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