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三维 CT 成像测量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固定术后头颈骨块的旋转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7 月—2018 年 10 月采用头髓钉固定治疗的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 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具有完整术中透视和术后三维 CT 成像资料的 68 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21 例,女 47 例;年龄 68~93 岁,平均 81.8 岁。AO/OTA 分型为 31-A2.2 型 31 例,31-A2.3 型 37 例。骨折复位质量按照 Baumgaertner 等和 Chang 等的标准评价。术后在 T3DView 软件上三维 CT 成像观察每例患者头颈骨块是否获得前内侧皮质支撑。将头颈骨块旋转分为无旋转、屈曲位旋转和过伸位旋转 3 种类型,测量各类型的旋转角度,分析头颈骨块旋转类型与前内侧皮质接触砥住的关系。结果68 例患者小转子骨块均未进行复位固定,骨折复位质量按照 Baumgaertner 等标准,优 15 例(22.1%),可接受 50 例(73.5%),差 3 例(4.4%);按 Chang 等标准,优 31 例(45.6%),可接受 33 例(48.5%),差 4 例(5.9%)。头颈骨块获得前内侧皮质支撑 39 例(57.4%),未获得皮质支撑 29 例(42.6%)。三维 CT 成像示,患者头颈骨块无旋转 12 例(17.6%)、屈曲位旋转 39 例(57.4%)、过伸位旋转 17 例(25.0%)。无旋转组、屈曲位旋转组及过伸位旋转组患者获得皮质支撑例数分别为 7 例(58.3%)、30 例(76.9%)和 2 例(11.8%),旋转角度分别为(1.05±0.61)、(13.96±6.17)、(8.21±3.88)°,3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头髓钉固定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存在头颈骨块旋转,其中屈曲位旋转和无旋转容易获得骨干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骨折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骨折分型。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经验,从股骨颈与转子间的解剖分界、股骨转子间线及关节囊附着、临床分型、治疗方法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的股骨近端粉碎骨折,在老年髋部骨折人群中比例有逐渐增高趋势,但其概念和含义并不明确。按股骨颈骨折的部位、骨折中心位置和骨折复位后股骨距或前内下角皮质能否直接接触砥住,可以将其分为 3 种亚型:① 节段性股骨颈骨折(股骨颈为头下型骨折,同时具有两个独立的骨折中心);② 股骨颈骨折向转子间外上方延伸(股骨颈为经颈型骨折,一个骨折中心);③ 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向股骨颈内下方延伸(粉碎的股骨颈基底型骨折,转子间骨折变异类型,一个骨折中心)。在治疗上需兼顾两个解剖部位特征,通常需结合多种内固定方法或采用关节置换辅助内固定技术,才能获得较好效果。结论同时累及同侧股骨颈与转子间两个解剖区域的骨折,在临床诊断、骨折分型和治疗方法上尚缺乏共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 CT 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 月—2019 年 1 月收治的 75 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 CT 数据,其中男 32 例,女 43 例;年龄 65~98 岁,平均 79.8 岁。根据 2018 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2.2 型 46 型,31-A2.3 型 29 例。对 CT 数据进行分割建模、模拟复位等影像处理技术,测量其前内侧角处骨皮质的厚度,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并观察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形态。结果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为 51.8~72.6°,平均 62.4°;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为 17.6~−47.3°,平均−15.8°;前内侧角处骨皮质厚度为 3.6~6.1 mm,平均 4.4 mm;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为 14.3~21.2 mm,平均 16.8 mm。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有 3 种形态:① 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57 例(76.0%);② 与股骨颈轴线相垂直,7 例(9.3%);③ 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包括反向成角),11 例(14.7%)。结论CT 三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能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对手术选择皮质支撑复位的形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类型、治疗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属于过伸型膝关节损伤的一种,是膝关节在过伸位(<0°)遭受暴力导致的特殊骨折类型。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分为 4 种类型,即胫骨平台边缘撕脱骨折、前内侧平台压缩骨折、前外侧平台压缩骨折和双髁骨折。损伤结构遵从对角线机制,即前侧压缩、后侧牵张。胫骨平台前侧的骨折范围越小,则伴发后侧韧带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过伸型胫骨平台单髁骨折以前内侧面压缩(边缘小片骨折或大块骨折)和后外侧角牵张破裂为特征,治疗上需同时兼顾骨折和韧带损伤。过伸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以后侧干骺端皮质的张力性破裂及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反屈和压缩为特征,恢复正常的后倾角是手术治疗关键。结论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尚无统一公认的治疗模式,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理念,总结其历史、特征、生物力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研究方向。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正性皮质支撑复位的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前内侧皮质正性支撑复位,作为一种稳定的非解剖骨折复位技术,具有力学结构支撑和生物学促进愈合的双重效果。皮质支撑复位对医生来说并不增加手术操作难度,对患者而言股骨颈长度丢失少,颈干角内翻发生率低,骨盆的正常力学结构得以维持,术后器械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肢体功能评分高。内侧皮质支撑的力学性能高于前侧皮质支撑,当两者均达到正性对位时骨折稳定性最佳。结论前内侧皮质支撑复位能分担内固定器械的力学载荷,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稳定性,作为一种功能复位形式,可作为解剖复位之外的次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骨盆 CT 三维重建,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系,分析骨盆骨折的三轴移位方式并建立复位原则。方法纳入 2015 年 6 月-2016 年 5 月正常骨盆 CT 数据 21 例,建立均值骨盆三维模型,以髂前下棘中点为原点建立骨盆三维立体坐标轴,并基于此坐标系统建立一种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对临床中 2012 年 1 月—2016 年 5 月收治的 55 例骨盆骨折患者(男 29 例,女 26 例;年龄 11~66 岁,平均 35.6 岁),根据上述三轴移位方式分类方法,按逆向复位原则行闭合或切开复位,运用空心螺钉、钢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评估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的临床指导价值。结果根据三轴原理,将骨盆骨折移位分为 x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y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z 轴正移位/负移位、旋正/旋负移位。纳入骨盆骨折患者的手术切口平均 7.1 cm;复位时间平均 12.2 min;受辐射时间平均 55.3 s;螺钉植入时间平均 27.2 min,术后骨盆 X 线片或三维 CT 显示所有骨盆骨折复位良好,螺钉钢板植入无误;术中失血量平均 96.5 mL;手术时间平均 2.1 h;住院时间平均 18.7 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6~53 个月,平均 16.7 个月。末次随访时根据 Matta 评分标准,获优 39 例,良 13 例,可 3 例,优良率 94.55%。结论基于骨盆三轴立体坐标轴的骨盆骨折三轴移位方式分类,能简便、精确表示患者骨折的移位方式,并可为患者术中复位进行精确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治疗及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从病理解剖、分型、手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陈旧性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解剖改变是多方面的,因此其手术治疗方法呈多样性。除经典的切开复位内固定、关节融合及截骨矫形术式外,微创技术、外固定支架、3-D 打印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陈旧性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也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结论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最佳治疗策略尚无定论,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个体化治疗仍值得更深入研究,对于早期陈旧性跟骨骨折以及陈旧性跟骨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锁定钢板的治疗现状、锁定钢板的不足与对策、锁定技术的进展、锁定钢板与数字骨科技术 4 个方面,总结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现状与进展。结果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较为棘手,外侧锁定钢板作为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最常用固定方式,仍面临着较高治疗失败率。双钢板可改善粉碎性骨折的力学稳定性,但何时选择双钢板固定仍缺乏具体量化标准。远皮质锁定螺钉可改善骨折断端间的微动、促进骨痂生长,显示了较好的应用价值。双相钢板是对传统锁定钢板的优化,但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其效果。数字骨科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锁定钢板内在缺陷是影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预后的因素,通过对锁定技术的优化结合数字骨科技术,有望降低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失败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在不稳定型顺向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维持复位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 2015 年 5 月—2017 年 1 月收治的符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31-A2.2 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且需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的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组,20 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0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体质量指数、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根据张世民等提出的术中透视内侧与前侧皮质对应关系(正性、中性、负性支撑)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观察内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情况;术后 12 个月采用 Harris 评分评价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中 2 枚克氏针共植入次数≤4 次 6 例(30%),5~8 次 7 例(35%),≥9 次 7 例(3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输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3~21 个月,平均 17 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再骨折等并发症以及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试验组术中复位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Z=–2.794,P=0.024)。术后 12 个月试验组 Harris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1)。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术中使用经骨皮质临时固定技术,可在术中有效维持复位效果,减少术者透视次数,提高复位质量,减少异体血输入,获得更好的髋关节功能,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ONFH)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 ONFH 发病机制、高危因素及治疗方式。结果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 ONFH 多发生在术后 2 年内,发生率较低。目前认为高能量损伤导致的粉碎骨折及移位较大的骨折、接近基底部的骨折类型、患肢过度外旋畸形、髓内钉进针点不当,以及术中可能影响旋股内侧动脉深支血供的暴力操作,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 ONFH 的高危因素。坏死后治疗以髋关节置换为主,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针对以上风险,伤后要避免过度外旋、过度牵引、暴力操作,术中要解剖复位,进针点精确,避免反复钻孔,导致热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7月—2020年3月采用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18例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12 例,女 6 例;年龄22~64岁,中位年龄43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3例,高处坠落伤4例。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为Ⅲ型3例、Ⅳ型15例,Pauwels分型均为Ⅲ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3 d。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采用Garden指数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参照Zlowodzki方法判定股骨颈短缩程度,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2~98 min,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101~220 mL,平均153 mL;术中空心钉导针置入次数3~5次,平均4次;术中透视次数9~21次,平均15次;住院时间5~11 d,平均7.2 d。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40个月,平均 17.3个月。未出现术后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头钉切割、退钉、内固定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即刻评价骨折复位质量:Ⅰ级 15例,Ⅱ级 3例。随访期间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骨折愈合时间7~15周,平均12.1周。末次随访时股骨颈短缩≤5 mm 2例,5~10 mm 1例,股骨颈短缩发生率为16.7%。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3~97分,平均93.5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3例,优良率83.3%。结论对于伴后内侧粉碎的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空心螺钉加内侧支撑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疗效肯定,具有术后患肢负重早、骨折愈合快、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述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研究及临床经验,总结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进展。结果股骨远端骨折好发于高能量损伤的年轻人及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损伤程度严重,多为粉碎性、不稳定骨折,常累及关节面并合并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有一定难度。外固定支架多作为控制损伤的临时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可行内固定治疗。用于股骨远端骨折的内固定系统主要有钢板固定系统与髓内钉固定系统,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各具特点,其中双钢板加强股骨内侧的支撑、微创固定系统保护骨折端血供、远端皮质锁定板理论上更符合骨愈合对固定力学的要求,逆行髓内钉可有效对抗膝内、外翻等。结论目前临床研究表明,股骨远端骨折治疗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和内固定系统特点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与传统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MIPO)比较,探讨 3D 打印辅助 MIPO 治疗不同类型胫骨骨折其抗胫骨旋转不良的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 2016 年 1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20 例单侧胫骨骨折患者( AO 分型 A、B、C 型各 40 例),同类型骨折患者以 1∶1 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0 例,3D 打印辅助 MIPO)与对照组(20 例,传统 MIPO)。相同骨折分型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周内行 CT 扫描并测量双侧胫骨旋转角,计算患侧与健侧的差值,以差值绝对值超过 10° 者定义为胫骨旋转不良。比较各型胫骨骨折患者经两种技术治疗后胫骨旋转程度和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 结果术后 1 例发生感染,经换药抗炎治疗后好转;均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术后 A 型患者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580),B、C 型患者对照组双侧胫骨旋转角差值均显著大于研究组(P<0.05)。相同类型骨折患者中两组胫骨旋转类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 型患者两组均无胫骨旋转不良发生,B 型患者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C 型患者对照组胫骨旋转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44)。 结论对于 A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与传统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相当;对于 B、C 型胫骨骨折,3D 打印辅助 MIPO 抗胫骨旋转不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 MIPO,且骨折类型越复杂,优势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形态,并探讨其对复位内固定技术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 2017 年 8 月—2018 年 10 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 4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男 15 例,女 31 例;年龄 62~91 岁,平均 72.8 岁。致伤原因:行走摔伤 35 例,坠床致伤 4 例,交通事故伤 7 例。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31-A1 型 11 例,31-A2 型 35 例。所有患者均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中根据术前评估结果进行骨折复位与固定。根据患者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图像,观察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特征;并对不同 AO/OTA 分型的骨折进行冠状位骨折鉴别分析。分别计算经术前 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冠状位骨折的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分析。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内固定位置 [测量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 与内固定可靠程度。结果X 线片不易识别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冠状位骨折线的走向和骨折块形态。冠状位骨折块的形态特点:AO/OTA 31-A1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在小转子以上,伴或不伴小转子骨折;AO/OTA 31-A2 型,骨折线从大转子顶端偏前部斜向后下延伸到小转子以下。术前 X 线片上确诊 13 例(28.3%)冠状位骨折,CT 三维重建确诊 35 例(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83,P=0.000)。AO/OTA 31-A1 型患者中,X 线片和 CT 三维重建确诊的冠状位骨折比例分别为 18.2%(2/11)和 54.5%(6/11),AO/OTA 31-A2 型患者分别为 31.4%(11/35)和 82.9%(29/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43,P=0.000;χ2=20.902,P=0.000)。在 35 例冠状位骨折患者中 AO/OTA 31-A1 型 6 例(17.1%),AO/OTA 31-A2 型 29 例(82.9%)。患者手术时间为 80~112 min,平均 95 min;术中出血量为 180~450 mL,平均 360 mL。术后无感染、坠积性肺炎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 3 d 复查内固定物均在合适位置,TAD 为 0.9~1.8 cm,平均 1.4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4~18 个月,平均 16 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CT 三维重建较 X 线片能更好识别股骨转子间冠状位骨折;准确认识和分析冠状位骨折的发生率和形态学特征,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手术策略,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1 年 6 月–2016 年 12 月,采用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的 21 例外伤性四肢骨折后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男 13 例,女 8 例;年龄 14~64 岁,平均 40.1 岁。骨缺损部位:肱骨 3 例,桡骨 5 例,尺骨 4 例,股骨 2 例,胫骨 7 例。原发骨折 AO 分型:A 型 2 例,B 型 7 例,C 型 12 例。开放性骨折 14 例,闭合性骨折骨不连伴骨缺损 7 例。受伤至骨缺损修复时间为 5~165 d,平均 21.3 d。扩创后骨缺损长度 2.5~6.5 cm,平均 4.5 cm。结果手术时间 86~130 min,平均 101 min;术中出血量 185~647 mL,平均 316 mL。术后发生切口浅表感染 1 例,延期愈合 2 例;无神经血管损伤发生。21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12~36 个月,平均 19 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 2.5~7.0 个月,平均 5.4 个月,无延迟愈合和骨不连发生,愈合率为 100%。无深部感染或感染复发,无内固定物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骨缺损愈合分级均为优;患肢功能恢复分级为优 12 例、良 7 例、可 2 例,优良率 90.5%。结论筛网状筋膜包裹松质骨植骨治疗四肢骨折后骨缺损具有筋膜取材及手术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费用低、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综述急性腕舟骨骨折的诊断治疗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与急性腕舟骨骨折相关的文献,并对其发病特点、骨折分型、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急性腕舟骨骨折是常见的手部骨折,分为无移位稳定性、有移位不稳定性等类型。CT 最具诊断特异性,而 MRI 敏感性最高。对于稳定或隐匿性骨折,采用石膏固定多能获得愈合;而对于不稳定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疗效确切。结论急性腕舟骨骨折应早期诊治,并根据骨折位置及稳定程度选择适当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述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髌骨骨折治疗相关文献,对各种手术治疗方式的优缺点及适应证进行总结。结果髌骨在膝关节屈伸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骨折后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手术方式有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髌骨切除,内固定方式包括环(捆)扎固定、张力带及其改良技术、张力带联合其他技术、螺钉(包括可吸收螺钉)固定、钢板以及髌骨复位固定器固定。各手术方式的适应证、优缺点不尽相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结论髌骨骨折有多种手术治疗方式,为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需针对骨折类型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发生情况、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2014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1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65~93 岁,平均 78.4 岁。初次单纯股骨转子间骨折 14 例,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 A1 型 5 例,A2 型 7 例,A3 型 2 例;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 2 例,均为 Seinsheimer Ⅴ型。根据 Chan 等提出的非假体内植物周围再骨折分型标准,1 型 10 例(1A 型 6 例、1B 型 3 例、1C 型 1 例),2 型 6 例(2A 型 4 例、2B 型 2 例)。再骨折距初次手术时间为 1~52 个月,平均 14.6 个月。其中短钉组(髓内钉长度≤240 mm)再骨折发生率为 1.92%(11/573),长钉组(髓内钉长度≥340 mm)为 1.66%(5/30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3,P=0.786)。分别予以加长髓内钉翻修(5 例)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11 例)。 结果患者手术时间 78~168 min,平均 115.8 min;术中出血量 120~500 mL,平均 283.1 mL。1 例患者术后 3 个月发生心肌梗死而死亡;余 15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9~46 个月,平均 16.8 个月。内植物周围再骨折于术后 14~20 周,平均 16.4 周达临床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植物松动断裂、螺钉切出等并发症发生,内植物周围未发生再次骨折。末次随访时,患肢均恢复行走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 56~92 分,平均 80.2 分,其中优 2 例、良 10 例、可 2 例、差 1 例,优良率 80%。结论髓内钉尖端及远端交锁螺钉周围应力集中是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内植物周围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初次手术髓内钉长度及再骨折类型采用加长髓内钉翻修或增加微创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有望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传统牵引床复位比较,探讨下肢骨牵引器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 2016 年 10 月—2018 年 3 月经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治疗且符合选择标准的 8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4 例术中采用骨牵引器辅助复位(试验组),42 例采用牵引床辅助复位(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AO 分型以及骨质疏松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试验组随访时间 12~21 个月,平均 14.2 个月;对照组 12~22 个月,平均 14.3 个月。术后 8 例(试验组 3 例、对照组 5 例)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5 例(试验组 2 例、对照组 3 例)术后 1 年内发生内固定失效。除内固定失效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6±2.9)周,对照组为(12.4±3.6)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214)。术后 1 年,试验组 Harris 评分为(86.2±5.9)分,对照组为(84.1±6.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68,P=0.080)。 结论与牵引床相比,骨牵引器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 PFNA 内固定能明显缩短术前体位摆放时间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提高手术效率且获得相似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 2015 年 5 月—2017 年 6 月采用 PFNA 内固定治疗的 136 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 106 例,女 30 例;年龄 60~80 岁,平均 75.5 岁。骨折按 Evans-Jensen 分型,Ⅰ型 45 例,Ⅱ型 50 例,Ⅲ型 23 例,Ⅳ型 13 例,Ⅴ型 5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2~4 d,平均 3 d。根据手术前后 X 线片,总结 PFNA 内固定失败患者的骨折类型(稳定型和不稳定型)、骨折复位质量(根据 Baumgaertner 等的标准评定)、外侧壁及后内侧骨皮质完整性,分析失败原因。结果136 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7~18 个月,平均 13.6 个月。术后发生 PFNA 内固定失败 17 例(12.5%),其中稳定型骨折 3 例、不稳定型骨折 14 例;骨折复位质量优 2 例、良 5 例、差 10 例;外侧壁完整 10 例、缺损 7 例;后内侧骨皮质完整 9 例、缺损 8 例。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① 股骨转子间后内侧骨皮质缺失致术后 12 周出现髋内翻 8 例,其中 7 例继续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1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切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② 外侧壁缺损致内固定失败 7 例,其中 2 例术后发生螺旋刀片退钉,非负重观察,于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物;2 例发生旋转畸形,旋转均不超过 15°,未作特殊治疗,术后 6 个月骨折端愈合;3 例术中致股骨转子间外侧壁破裂,非负重观察,术后 6 个月骨折愈合。③ 术中主钉远端螺钉锁偏 2 例,其中 1 例为术中及时发现并重新植钉,1 例于术后 3 d 摄片发现并伴股骨干裂隙骨折,均非负重观察,术后 1 年后骨折端愈合。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股骨近端外侧壁完整性、后内侧骨皮质是否缺损是 PFNA 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成败的内在危险因素,术中对外侧壁有效保护及良好的骨折复位质量是术者必须重视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