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早产至今仍是造成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范畴是指妊娠满28~37周之间娩出的胎儿。早产约占所有分娩总数的5%~15%,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因此防治早产是降低围产儿患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处理在产科是棘手问题,在我国,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和胎膜早破经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后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据报道27%~46%的早产是先由胎膜早破引起,如不予处理,50%孕妇将在24小时内早产,90%将在一周内分娩.所以预防早产,恰当地处理胎膜早破及早产,将可减少围产儿死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3.
本文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占58.87%,有指征早产95例、占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质量〈1500g,围产儿死亡率〉500‰。  相似文献   

4.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当胎膜早破发生于妊娠37周之前,就称为早产型胎膜早破或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2.0%-3.5%。足月妊娠发生胎膜早破,终止妊娠自然成为妇产科医生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早产胎膜早破对母儿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亲感染率较高,其围产儿死亡的高低与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因此,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应引起产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s,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破裂且最终导致早产者。据文献报道犤1,2犦,PPROM约占妊娠总数的2%~3%,约占整个早产的1/3。其中70%~80%的孕妇在1周内分娩。PPROM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体感染率较高,围生儿死亡约占整个围生儿死亡的20%左右,其围生儿死亡率的高低与PPROM的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本文对220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其相关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2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妇共4874例,同期发生胎膜早破585例…  相似文献   

6.
妊娠满28~37周间分娩者称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够成熟,抵抗力差,死亡率高,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预防和治疗早产可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本院应用硫酸舒喘灵配伍硫酸镁治疗早产70例,并与同期应用硫酸镁治疗早产66例做比较,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早产是指妊娠小于 37周 ,新生儿体重小于 2 5 0 0 g的分娩。早产是围产医学中一个复杂的问题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早产儿中约有 15 %于新生儿期死亡 ,围产儿死亡中75 %以上与早产有关 [1 ] 。降低早产的发病率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的关键在于预防其发生 ,发生后的正确处理。本院应用宫缩抑制剂治疗早产临产及先兆早产 6 8例 ,延长了妊娠时间 ,赢得了促胎肺成熟的时间。经治疗出生的早产儿无 1例死亡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孕 2 8~ 30周 8例 ,30~ 32周 16例 ,32~ 34周 16例 ,34~ 36周 2…  相似文献   

8.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者称早产。预防和治疗早产可有效地降低围产儿死亡。我院应用硫酸舒喘灵配伍硫酸镁治疗早产70例,现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分娩者,早产儿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早产儿仅占总分娩数的8%,但是早产儿占全部非畸形新生儿死亡的70%[1]。因此,早产预测是预防早产的发生对  相似文献   

10.
田阗 《河北医药》2011,33(5):755-757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1].近年由于早产儿治疗学及监护手段的进步,以及围产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伤残率下降.早产的防治仍是围产医学最重要的焦点问题.研究表明妊娠22~30周,每延长1 d宫内时间,早产儿的存活率可增加3%.早产的主要处理原则是延长孕周,促进胎肺成熟,降低新生儿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各种宫缩抑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学者通过病例统计对这类药物有了较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我院5年出生的170例早产儿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概况:早产是指在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分娩;1993年1月~1997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5709例中,早产170例,早产的发生率为2.98%。早产病例中,多胎妊娠43例(25.3%),死胎6例(3.5%),新生儿畸形8例(4.7%),除去多胎、死胎、畸形后,单胎早产率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相似文献   

12.
428例早产因素及对母婴危害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的危害。方法 :回顾分析428例早产病例 ,对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及早产不同孕周作分析比较。结果 :早产发生率为5 6 % ,其中胎膜早破、多胎、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胎盘因素、妊娠合并肝内胆汁郁积症为主要因素。早产与同期足月分娩相比 ,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 ;不同孕周的二组早产者产后出血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在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0 01)。结论 :孕周越小 ,早产发病率及病死率越高。提高对早产的认识 ,加强产前检查、监护、管理可减少早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发生原因及提升早产儿存活率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某院2009年~2013年间收治的医源性早产病例,统计其早产原因,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围产儿及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某院接收医源性早产者582例,分别占到分娩总数和早产总数的6.5%、43.9%;妊娠高血压、前置胎盘是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分别占到总数的31.9%、18.5%;产前定时产检可以有效提升医源性早产母婴结局,其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别控制在3.8%、0.7%,无围产儿死亡例,优于不定时产检组及无产检组观察组;剖宫产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分娩方式,占到总数的88.8%。结论:医源性早产占早产比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妊娠高血压和前置胎盘为主要原因,通过定时产检和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医源性早产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4.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明 《河北医药》2010,32(10):1272-1273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破裂且最终导致早产。据献报道^[1,2],PPROM约占妊娠总数的2%~3%,约占整个早产的1/3。其中70%~80%的孕妇在1周内分娩。PPROM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体感染率较高,围生儿死亡约占整个围生儿死亡的20%左右.其围生  相似文献   

16.
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约占分娩总数的5%~15%,75%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为此,国内外的众多医学机构和专家为降低早产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早产的处理亦是当今产科临床面临的挑战。本文对早产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胎膜早破和早产常同时存在,但胎膜早破使早产的处理变得复杂化,且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围产儿死亡率相当高。所以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将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本文将我院从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5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指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且孕周满28周而不满37周的病例。胎膜早破的诊断方法比较简单,产妇入院后用阴道扩阴器观察阴道穹窿有无羊水池或羊水流出并用石蕊试纸测试,变色即可诊断为胎膜早破。我院1997年3月至2002年10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54例,同期分娩2853例,占分娩总数的1.9%…  相似文献   

18.
早产约占分娩的5%~15%,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发生的因素很多,应用药物抑制宫缩是治疗的关键。为进一步探讨硫酸舒喘灵防治早产的临床意义,我院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4年4月~1996年12月应用硫酸舒喘灵治疗早产64例(其中先兆早  相似文献   

19.
<正>早产(pretermbirth,PTB)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当今产科临床最关注的问题之一,75%-80%的新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20多年来,PTB的发生率持续升高,在美国约为11%-12%,而发展中国家更高,我国报道为12.7%-20.8%。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有助于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1347例早产临床分析,自发早产率3.35%,早产因素为多样以妊毒症最多,依次早破膜、死胎、双胎和产前出血等。早产儿围产期死亡率30.25%。死胎原因以脐带异常和胎儿畸型为多;死产除破坏性手术外以胎头吸引和臀位牵引术最多,低位产钳术和剖宫产最低;新生儿孕龄在35周和出生体重2000 g 以下死亡率倍增,病率和死亡以窒息和肺疾患为多。本文提出降低早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措施,防治结合;从早孕开始加强孕期管理,对早产高危孕妇重点监护,治疗合并症。当发觉宫缩频率增加即卧床休息,诊断确定,给抑制宫缩剂以延缓分娩期达孕35周以上。选择分娩方式要考虑母子双方利弊,权其轻重;无论如何提高新生儿抢救技术和管理水平亦极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