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鼻骨-眶-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骨-眶-筛骨(naso-orbital-ethmoid,NOE)骨折的概念由McCoy(1959年)首先提出,与其类似的提法还有鼻-眶骨折、鼻-筛骨折等.NOE骨折常波及颅面多个结构,又常被称作鼻骨-眶-筛骨复合体骨折(naso-orbital-ethmoid complex fracture).NOE区解剖结构复杂,与眶、颅相邻,创伤及创伤后畸形的整复是临床难治病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不断改进和完善鼻骨-眶-筛骨(NOE)及相邻颌面骨骨折所致畸形的修复方法.方法 对76例NOE及伴有相邻颌面骨骨折患者采用多个隐蔽切口进行手术复位、固定.同时修复外伤性鼻畸形、眶壁缺损、矫正眼球内陷、修复伴发的相邻颌面骨骨折.结果 经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NOE及伴有相邻颌面骨骨折患者术后外形和功能均得到整体的改善或恢复.3例术前眼球内陷明显,术后仍有轻度内陷;2例术后复视未完全恢复;5例陈旧性骨折,术后面中部突度及宽度恢复不理想,经二次整形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NOE及伴有相邻部位骨折要予以整体修复才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眼眶周围骨骼的损伤是面部创伤最多的区域之一。本文报告经眶下切口暴露眶底和眶下缘;又经鼻腔行上颌窦穿孔术,经此放入上颌窦型气球治疗眶骨骨折的方法,并对100例骨折病人的治疗进行了概述。本组93例眶骨骨折病人进行了手术,其中7例为双侧骨折。83%病例有眶缘及眶底骨折,17%为单纯骨折、骨折原因多系拳击伤,车祸,跌伤等,由于直接暴力突然增加眶内压力传导到眶壁,造成眶底中后份薄弱  相似文献   

4.
冠状切口在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眶-上颌-颧骨(OMZ)同地发生骨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由于此类骨折涉及面广,复位不当易造成难以手术矫正的后遗症,应及早切开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并进行坚强内固定,因此必须进行充分暴露。本文采用冠状切口治疗25例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术后效果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切口和经路。  相似文献   

5.
眼眶骨折是常见的颅颌面损伤类型之一,可单独或与颅颌面其他骨折同时发生.眼眶骨折可分为单纯性骨折(pure orbital fracture)和非单纯性骨折(impure orbital fracture)[1],前者是眶缘完整,仅眶壁发生骨折;后者为眶缘、眶壁联合骨折,多为颧骨复合体、鼻-眶-筛以及额骨骨折合并的眼眶骨折.Stoll[2]总结264例眼眶骨折,其中单纯性眼眶骨折占21%,非单纯性眼眶骨折比例为79%.Manolidis 等[3]总结96例111侧非单纯性眼眶骨折,其中50%合并颧骨复合体骨折,32%合并鼻-眶-筛骨折,28%合并额骨骨折.单纯性眼眶骨折主要为拳击伤或摔伤,而大多数非单纯性眼眶骨折为交通事故伤[3-4].Seider等[4]总结非单纯性眼眶骨折眼球内陷的发生率是单纯性眼眶骨折的5倍.  相似文献   

6.
鼻骨-眶-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鼻骨-眶-筛骨(NOE)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及手术方法。方法2000至2003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创伤中心收治29例NOE骨折(单纯NOE骨折2例、合并颅面其他骨折27例),临床典型表现为内眦间距增宽、鼻畸形、眼球内陷或下陷伴复视。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眶壁缺损重建、内眦韧带悬吊和鼻成形。术后对眼球内(下)陷和复视的改善情况和NOE区形态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率48.27%。术后感染率10.35%。14例眶壁修复术后,9例眼球内(下)陷得到矫正,5例显著改善;13例内眦韧带悬吊术后,内眦畸形明显改善;4例术后出现慢性泪囊炎,摘除泪囊或行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22例手术前后形态测量值及相关指数比较:术后内眦间距变小、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增大,鼻根指数接近正常值、睑裂对称指数97.5%、内眦处鼻梁矢状高度对称指数89.7%。结论根据畸形特征采用多种术式组合治疗NOE骨折,多数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眼球内陷和内眦畸形的手术矫治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良。  相似文献   

7.
全面部陈旧性骨折回顾性分析与临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回顾分析全面部陈旧性骨折所致面部畸形、功能障碍和影响疗效的多个因素,并提出全面部陈旧性骨折的临床分类.方法 39例全面部陈旧性骨折患者,男性31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33岁;机动车撞击伤为主要致伤原因;35例合并全身伤.伤后时间>4周,术后复查均>6个月.分析临床体征与骨折特点的关系,根据骨折复杂因素提出临床分类.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总结关键技术,提出治疗原则.结果 陈旧性骨折面部畸形率90%,其中46%存在面宽畸形,关节脱位-髁突骨折-颏(颏旁)骨折和颧弓骨折外移位是致面宽畸形的主要因素;张口受限率59%,颧骨-颧弓骨折和关节强直是致张口受限的主要原因,髁突矢状骨折伴外脱位是继发关节内强直的典型损伤类型;咬合紊乱率100%,髁突.关节+颏-颏旁+上颌矢状骨折可致最复杂的错(牙合).眼部症状率46%,鼻骨-眶-筛骨(nosal-orbital-ethmoid,NOE)骨折是主要损伤类型.全面部骨折可以分两型,Ⅰ型:颧骨复合体+上颌骨+下颌骨骨折;Ⅱ型:Ⅰ型+NOE骨折.根据是否存在关节脱位-髁突骨折和颧弓骨折将全面部骨折分3个亚型,A型:不存在关节脱位-髁突骨折和颧弓骨折;B型:关节脱位-髁突骨折(Ba),颧弓骨折(Bb);C型:关节脱位-髁突骨折和颧弓骨折同时存在.本组中,Ⅰ型占46%,Ⅱ型占54%;A亚型占41%,B亚型占41%,C亚型占18%.疗效"良"Ⅰ型24%、II型62%,与Ⅱ型NOE骨折术后遗留鼻畸形和眼球内陷-复视有关;疗效"中"、"差"主要集中在C亚型,与软组织损伤严重度和关节强直有关.结论 NOE骨折继发的鼻畸形和眼球内陷-复视、关节强直和(或)颧骨颧弓粉碎导致的张口受限、颧骨颧弓缺损或粉碎造成的面部塌陷和颌间瘢痕、髁突骨折-关节脱位+颏(颏旁)骨折+上颌矢状骨折产生的复杂错(牙合)、软组织缺损-瘢痕挛缩继发的面部畸形和器官移位是决定全面部骨折复杂性和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47例鼻眶筛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NOE骨折的临床特点以及CT在骨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47例NOE骨折进行分析,应用Hopkins及Gruss分类法对骨折进行分类。结果:仅1例为单纯的NOE骨折,其余均合并其他颅面骨折。HopkinsⅠ类为51侧,Ⅱ类为22侧,由Gruss分类可见,本组NOE骨折多联合单侧或双侧颧上颌复合体(16例)及Lefort II、LefortⅢ骨折(15例)。结论:本组NOE病例中心骨段整体骨折及其粉碎性骨折但内眦韧带无撕脱这两种情况占大多数。轴位结合冠状位CT检查即可达到对NOE骨折明确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眶底骨折是颧骨损伤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作者探查582例颧骨损伤患者的眶底,发现只有20%有真正的爆出骨折而无眶缘损伤。5%只有骨膜撕伤并无骨折或仅有线状裂缝。眶底损伤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即使轻微损伤如骨膜撕伤,在6—12周后也可发生严重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复视或半侧头痛,尤其是在晚上疲劳时集中注意力看书更明显。如果这些后遗症发现较晚,其与外伤的关系常被忽略。眶底软组织很脆弱,用力复位颧骨折片或LeFortⅡ型上颌骨折片时,对眶底软组织造成的损伤和外伤引起的一样严重。作者建议对于这二种骨折病人,应常规探查眶底,并在眶底骨面与软组  相似文献   

10.
X线诊断52例鼻眶部骨折,年龄17~64岁,男性占90.4%。 单纯性鼻眶部骨折27例,均有鼻骨和上颌骨额突损伤,55.6%有泪后嵴和前组筛房损伤,44.4%有筛骨垂直板损伤,7.4%有筛窦眶板、后组筛房和筛骨上颌角损伤,3.7%有中鼻甲损伤,8例有颅前窝损伤。 复杂性鼻眶部骨折25例,分4型:①眶上区骨折8例,均有上颌骨额突损伤,87.5%有鼻骨损伤,62.5%有筛骨垂直板损伤,37.5%有泪后嵴和前组筛房损伤,25%有中鼻甲损伤,6例有颅前窝损伤。②眶下缘、眶下壁和颧眶部骨折7例,均有鼻骨、上颌骨额突、泪后嵴、前组筛房和筛骨上颌角损伤,71.4%有筛骨垂直板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