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63例,其中男25例,女38例。年龄62~89岁,平均(75.2±5.6)岁。骨折按Evans标准分类:I型4例,Ⅱ型16例,Ⅲ型22例,Ⅳ型18例,V型3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肢体功能恢复、有无并发症的发生等情况。按照改良Harris评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估。结果 6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2~21个月,平均(15.3±3.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无髋内翻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良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优良者占93.6%。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固定牢靠,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老年股骨转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65~76岁,平均71.4岁。按Seinsheimer分型:ⅡB型1例,ⅡC型1例,ⅢA型8例,ⅢB型2例,Ⅳ型7例,Ⅴ型2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3年,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11个月,平均时间为3.5个月;髋关节功能按高堂成疗效标准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老年股骨转子下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粉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本组57例患者,男37例,女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3岁。Evans-Jensen分类Ⅲ型27例,Ⅳ型21例,Ⅴ型9例。常规入路置入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及螺钉,术后观察手术指标、并发症、骨折愈合及Harris、Parker标准评价临床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3.27±5.42月(6~24月),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定:优49例,良5例,优良率94.3%。Harris积分89.21±4.39分,Parker积分7.34±1.46分。结论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通过对粉碎股骨转子间骨折近端内外两皮质的锁定内固定,可有效对抗骨折两端产生的旋转力、张应力、剪切力和对内固定造成的拔出力,操作方便快捷、出血少、骨量丢失少,有利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背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有传统的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然而目前哪种内植物治疗方法较好仍存在争议。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种内植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差别。 结果与结论:①置入后1周、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 < 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 < 0.05)。②置入后3,6,12个月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 < 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 < 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LPFP)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使用股骨近端锁定型钢板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65病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钢板及螺钉脱出、断裂、内固定物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髋内翻畸形等情况发生。治疗后Harris评分:优46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为92.9%。结论LPFP是一种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内固定牢固、操作方法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背景: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式较多,如何选择固定方式是确保疗效的关键问题。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琼海市人民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锁定钢板组和防旋髓内钉组。防旋髓内钉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锁定钢板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实施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与锁定钢板组相比,防旋髓内钉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内固定后1年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提升,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且2组均未发生材料宿主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在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随访记录,根据手术时选用的手术方式分为2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的4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52例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有效术式,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8.
陈宗文  徐磊  王会  马煊 《解剖与临床》2011,16(3):250-25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按Evans分类,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8例,Ⅳ型8例,逆粗隆型1例,均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均获6~18个月随访,根据黄公怡等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2例,良1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新方法。方法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结果术后随访1.5~24月(平均11.7月),应用Sanders评分标准:优15例,良6例,一般1例,差1例,优良率91.30%。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非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内固定的一个很好补充,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临床上老年股骨转子间陈旧性骨折病例较少见,治疗方式上钢板固定系统、髓内固定系统、关节置换各有优缺点,暂无统一的意见。目的:观察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月至2012 年12月湖南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收治的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患者16例,年龄58-72岁,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67.3岁,12例患者为摔伤,4例患者为交通意外受伤。内固定至受伤时间为4-25周,平均6.7周,施行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植骨,术中使用C型臂X 射线机检查复位内固定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复位内固定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如期拆线。随访6-32 个月,按髋关节Harris评分11例为优,4例为良,1例为中,优良率为94%。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提示对于老年陈旧性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良好的置入前准备后,施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配合植骨,为一种稳妥有效的修复方法,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1.
胎儿和婴儿股骨近端的血供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54侧8个月胎儿至1岁儿童股骨近端的血供进行了研究。骨外以前、后、外侧、内侧颈升动脉和股骨头韧带动脉,骨内以前、后、上、下、内骺动脉和前、后、上、下于骺动脉分布于股骨头颈部。对动脉分布特点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Using 600 bilateral femoral angiographies (300 male lower extremities and 300 female lower extremities), we observed configurations of the femoral origins of the medi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MCFA), 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 (LCFA) and the deep femoral artery. The distinct intergender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incidence of direct origin of the MCFA from the femoral artery (17.8% and 80.0% in male and female limbs, repsectively). The LCFA also exhibited a marked difference between genders in the incidence of direct origin. The Turkish population seemed to be characterized by an intergender difference in specific somatic arterial morphology.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病,导致其发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尚不清楚,机制不明,由于其局部解剖结构特殊,根据其内部结构特点,对骨小梁结构进行研究,为解释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正常中国人(45~60岁)尸体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从上到下分成3个区,分别在Endura TEC ELF3200生物力学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系统上,从主压力骨小梁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上进行拉伸、压缩性能实验研究。结果得出了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系统3个区在主压力骨小梁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的压缩、拉伸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弹性模量等测试指标的实验结果。从上到下3个区的弹性模量等生物力学性能依次递增,主压力方向的压缩生物力学性能要明显高于拉伸生物力学性能,并且生物力学性能在主压力系统方向及与其垂直方向有明显差异。结论股骨近端主压力骨小梁的主要力学性能是承受压应力,并且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用经乳胶灌注防腐成人下肢标本20侧及新鲜成人下肢标本2侧,观察股深动脉的起点方位及分支类型,测量股深动脉及各分支长度和外径以及各分支起始部的角度.结果 股深动脉主要从股动脉后方(36.4%)和后外侧方(36.4%)发出,旋股内侧动脉从股深动脉发出(72.7%),从股动脉发出(27.3%).各主要血管的长度为:股深动脉(19.22±10.19) mm,其根部距腹股沟韧带的距离为(38±11.78)mm;旋股内侧动脉(12.56±6.17) mm;旋股外侧动脉(13.93±11.04) mm.各主要血管的外径为:股深动脉(5.20±1.57)mm,旋股内侧动脉(3.64±0.99) mm,其升支(2.66±0.99)mm;旋股外侧动脉(4.48±1.19) mm,其升支(2.12±0.59) mm.旋股内侧动脉升支以与主干成接近90°的夹角;旋股外侧动脉与其升支间约呈115.82°夹角.结论 熟悉股动脉应用解剖,有利于完善这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加压滑动鹅头钉(DH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方法 42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按照Seinsheimer分型:ⅡB型10例,ⅡC型13例,ⅢA型16例,ⅢB型3例,分别采用DHS和PFN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9~18个月随访,平均12.2个月,PFN组较DHS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等方面均有优势;术后并发症PFN组较DHS组少;按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术后PFN组和DHS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PFN在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中是一种理想的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the cause in most cases is unknown, there is a strong association of the femoral facial syndrome (FFS) with maternal diabetes mellitus. We describe 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FFS in the first pregnancy of a diabetic mother terminated at 19 weeks gestation because of bilateral femoral agenesis diagnosed on ultrasound scan. Autopsy confirmed the absence of the femora and acetabula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facial traits of FFS in a female fetus. Am. J. Med. Genet. 72:315–318, 1997. © 1997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局部及关节囊VE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光镜观察(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9000法)对60例(分为早中晚期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股骨头及关节囊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及VEGF检测。结果:随着股骨颈骨折的时间延长,在股骨头及关节囊标本中VEGF表达呈增高趋势,在晚期组表达最高,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股骨头VEGF阳性骨细胞计数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节囊组织VEGF阳性血管计数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病人股骨头及关节囊中VEGF的表达与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密切相关,增加股骨头局部VEGF的表达可能有助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股骨偏心距及其与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铭  单涛 《解剖学杂志》2008,31(2):239-241
目的:探讨股骨偏心距测量数据及其与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相关性。方法:对国人100副股骨标本男女各50副,进行股骨偏心距、股骨颈干角、股骨颈扭转角测量,对所测量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股骨偏心距(mm)男性右侧:44·4±4·56,左侧:42·7±4·95;女性右侧:39·9±6·00,左侧:38·9±6·18。股骨扭转角(°)男性右侧:6·02±10·85,左侧:7·08±9·30;女性右侧:10·02±11·69,左侧:6·02±10·85。股骨颈干角(°)男性右侧:131·8±4·36,左侧:134·0±4·78;女性右侧:132·1±5·94,左侧:132·8±4·93。结论:股骨扭转角和股骨颈干角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偏心距性别差异显著;股骨扭转角侧别无差异,而股骨颈干角和股骨偏心距侧别差异显著。由此推导出股骨偏心距、颈干角、扭转角回归方程,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39例。结果本组手术过程顺利,无神经、血管损伤,住院期间无感染等并发症。39例患者中36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未发生螺钉切割或髋内翻等并发症,骨折术后均I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达91.7%。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54侧8个月胎儿至1岁儿童股骨近端的静脉进行了研究。股骨近端的静脉与其动脉伴行。骨内静脉先以静脉网套在小动脉外周,再汇集成一或二条静脉与动脉伴行引流至骨外。骨外回流途径包括前、后、内侧和外侧颈升静脉,股骨头韧带静脉,闭孔静脉,臀上、下静脉,旋股内、外侧静脉。结合静脉分布特点,对髋部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