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牛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我国养牛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同时为了改良肉牛品种,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一大批优质肉牛,什么品种肉牛有较好的育种效果,选择什么样的肉牛品种,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养殖效益,是每个养殖户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菖蒲 ,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列为上品 ,又名菖阳 ,言其能“主风寒湿痹 ,开心孔 ,通九窍 ,明耳目 ,出声音。温肠胃 ,久服轻身 ,不忘 ,不迷惑 ,延年。”《吕氏春秋》云 :“冬至五十七日 ,菖始生。”梁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说 :“菖蒲一寸九节者良 ,五月、十二月采根。叶如剑刃。四、五月亦作小厘花也。”李时珍曰 :“菖蒲生于水石之间 ,瘦根密节。其药以五德配五行 ;叶青、花赤、节白、心黄、根墨。能治诸风、瘴疫痨病、泻痢 ,开胃口 ,明目。”还有言服之能日记万言 ,冬袒不寒 ,白昼见星 ,这是对其效用的神化。以上说…  相似文献   

3.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相似文献   

4.
国外输液剂品种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电解质输液剂、营养输液剂(糖类、氨基酸输液剂和静脉脂肪乳剂)、血浆增量剂、透析液(透膜、人工肾透析液及其补充液)、脑循环改善剂、特殊治疗用输液剂和治疗药输液剂等方面介绍了国外输液剂品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中药混乱的主要类型,主要表现在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上;分析了造成中药品种混乱的原因,主要是以伪充真,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别名过多以及误传、误学、错采、错收.提出了澄清中药混乱品种的办法,应加强药政管理,统一中药名称,发展正品药材生产,进行本草学研究及中药成分、药理、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6.
云南防风品种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收集整理了云南省各种称防风的近10种中草药,即竹叶防风,松叶防风,杏叶防风,绣球防风,大叶防风,广防风,云南牛防风,川防风,小竹叶防风等。对它们的来源,本草记载,分布,功效及临床运用作了研究和探讨。指出,除竹叶防风和松叶防风其功效与正品防风基本一致,可作防风用外,其余数种虽名称防风,却不戍作防风使用、可作为其它药使用。  相似文献   

7.
木通为降火利尿、宣通湿滞、通经下乳的常用中药。通草有利尿、清热通乳等功效。这两味中药在古代本草中名实混淆,记述不一。除在历史上有瓜葛之外。其品种古今变化甚大,古代正品木通和今销售及临床用的木通不同,现今木通品种复杂,临床疗效与古代本草记载不同。为了澄清木通的古今品种、沿用历史等问题,笔者对木通品种加以考证,现概述如下。1 木通和通草混淆的历史木通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采用“通草”之名。因此,从《本经》开始,通草和木通以同名异物出现于各本草著作之中。  相似文献   

8.
麦冬为常用中药,原名麦门冬。来源于百合科(Liliace-ae)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谓:“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性味甘、微苦、微寒,入肺、心、胃经,具润肺清心,益胃生津的作用,用于治疗痨热咳血,噪咳痰粘,心烦口渴,津枯便秘等症,其产于浙江杭州苋桥一带者为道地药材,品质最优,由于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气候土壤环境差异,经调查目前市场上除百合科麦冬的块根以外,有几种植物的块根也均做麦冬使用,他们分别是山…  相似文献   

9.
作为有关实验动物的开发和改良研究环节之一,实验动物中央研究所已引进了鼠兔、墨西哥兔、狨猴、小型猪、臭鼩(Suncun)一食虫目麝香鼠等,并正进行研究它们的实验动物化。这次,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小型有袋类动物——Dasyuroides byrnei及Sminthopsis  相似文献   

10.
简述瑶族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对广西金秀、恭城等县瑶医用药品种的实地调查研究,初步查清了品种来源、命名原则、应用特点及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11.
12.
大果木姜子是樟科樟属植物米槁的干燥果实,我省民间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防治有较好效果。本文系统地对大果木姜子进行原植物、同功品种及易混品种的研究,以便为该植物的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白芷的品种论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中药白芷的植物来源、现代品种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木通(Erythina ardoredcens Rosd)或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var.orientalis Merr)的干燥树皮。主要产区为云南、贵州、广东及广西等省区,功效主要为祛风湿、通络、止痛,用于治疗腰膝肩臂疼痛等,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海桐皮有许多同名异物品种,其中芸香科植物朵椒和樗叶花椒的干燥树皮已被《中国药典》1997版收载于浙桐皮项下,并将五加科植物刺揪的干燥树皮收载于川桐皮项下。三种海桐皮功效基本一致,但在入药方面却存在一定差异。在浙江、福建等地区习惯以“浙桐皮”作海桐皮药用;四川、江浙一带用川桐皮作海桐皮药用;而辽宁地区则把海、浙、川桐皮均作海桐皮入药;在广东一带把药典未收载的木棉科  相似文献   

16.
中药品种保护制度是我国一项特有的中药行政保护措施,保护的是企业对该中药品种的生产权,而不是知识产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自1993年实施以来,实施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局限性也日益显现。应更新过分倚重行政保护的理念,谋求一种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辅助以行政保护手段的中医药综合保护体制。  相似文献   

17.
厚朴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a.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a.et Wils.var.biloba Reha.et Wils.)的干燥干皮、根皮及枝皮,其性温,味苦、辛,人脾、胃、肺、大肠经,能燥湿消痰、下气除满,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  相似文献   

18.
甘肃药用菖蒲品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图分类号R28551本草考证菖蒲原名昌蒲,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一名昌阳,生池泽”。《吴普本草》,称尧韭,《名医别录》曰:“菖蒲生上洛北池泽及蜀郡严道,一寸九节者良,露根不可用”。以后历代本草对菖蒲类药物均有所论述,于南北朝以前所用菖...  相似文献   

19.
赵东升  杨凌  王强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59-160,16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中药保密品种目前发展状况进行介绍与分析,为我国制定中药保密品种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借鉴。目前我国中药保密品种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中药保密政策与其他国家药品政策不兼容、中药保密品种很难进行二次研发、对包含中药保密品种配方产品的其他成分进行保密,侵犯公众知情权。我国中药保密政策应与国际药品政策接轨;我们应对中药保密品种进行专利保护,促进其二次研发,并且加强对中药保密品种的监管,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使用的凌宵花主要是:凌宵、硬骨凌宵、锈毛泡桐三种植物的花。本文研究了它们的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组织粉末、理化特性,可供医疗、生产、药检等部门鉴别真伪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