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头皮损伤常合并帽状腱膜下血肿,由于帽状腱膜下层是一疏松的蜂窝组织,其间有连接头皮静脉和颅骨板障静脉以及颅内静脉窦的导血管。当头皮遭受斜向暴力,头皮发生剧烈的滑动时,引起层间的导血管断裂发生出血,因易于扩散,常形成帽状腱膜下巨大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2.
缺镁常难以精确检测;且缺镁常与其他疾病并存而易于忽视。近年国内外对缺镁的心血管表现及对策受到重视,现综述于下。 1 缺镁对心血管系统的有害作用 1.1 急性缺镁对外周血流的影响 急性缺镁时体内多部位血管床阻抗增高,且常伴动脉血压升高。此种变化发生快,与低镁导致小血管挛缩有关,镁离子对循环中血管活性物质、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膜电位发生作用。酗酒、动脉粥样硬化、子痫、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血  相似文献   

3.
肺炎为小儿的常见病,而病毒又为小儿肺炎中常见的原因。由于婴幼儿防御免疫能力差,抵抗力低下,以及婴幼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粘液腺分泌不足,粘膜柔嫩干燥,易于损伤,肺弹力组织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较旺盛,肺泡数量少……等等因素,易造成动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  相似文献   

4.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是一种少见的脑桥基底部急性髓鞘溶解性病变,是由血浆渗透压快速波动引起的急性脱髓鞘,导致脑桥中央对称性髓鞘脱失.髓鞘溶解是一种常发生在低钠血症和低钠血症迅速纠正后的神经系统疾病.脑桥易于发生髓鞘破坏,可能与脑桥区位于灰质血管附近的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特别易于受血管源性水肿和血管内髓鞘毒性物质的渗漏损害有关[1].2012年4月,我科收治1例严重低钠血症并发CPM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住院治疗的168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168例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者164例,占97.6%,164例患者中,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止血成功163例,成功率99.4%;其它病因者4例,占2.4%,无1例药物止血成功。药物止血成功163例均做胃镜检查。其中消化性溃疡133例,胃镜见溃疡面有血管暴露2例、附有血痂8例、附有黄、白苔、少许血痂、周边粘膜充血、糜烂及陈旧性出血灶123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8例均仅见病灶处粘膜充血、糜烂及陈旧性出血灶;胃癌12例则示病灶处血痂、或周边粘膜陈旧性出血灶,未见血管暴露。结论: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及胃癌的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出血量常较小,药物PPI 止血敏治疗,止血效果较好,简单方便,易于掌握,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十二指肠白点综合征(Duodenal White Spot Syndrome,DWSS)是近年来根据内镜所见提出的—个新的疾病,系指在内镜下见到十二指肠粘膜有散在,数量不等的白点或白斑。 综合国内外报告,DWSS男多于女,以青壮年多见,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无规律性上腹隐痛,恶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及脂肪泻等。其发生率占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4~12%。镜下特点:十二指肠粘膜白点散在分布或聚集成簇,数量一般2~8个,多位于球前壁、上曲部及降部,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3mm,大多数平坦,部分轻微凹陷或隆起,底部中央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表面无分泌物,界限清楚,周边部由淡黄色过渡到正常十二指肠粘膜,靠近观察时类似白色绒毛状,常合并慢性胃炎。活检病理为淋巴细胞及嗜酸细胞浸润,绒毛间淋巴管和血管扩张。透射电镜示肠粘膜  相似文献   

7.
郑小华 《护理研究》2005,19(2):334-334
外周静脉穿刺原则上选择粗、直、有弹性,避开关节,易于固定的血管,但对于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临床护士往往选择手背两侧或临近关节处的血管进行输液,穿刺成功固定时针尖斜面常紧贴血管内壁,造成点滴不畅。出现此类问题时.护士经常采取垫高针柄来调整穿刺针的角度,或拔针后重新穿刺。前者如固定不牢,针头容易滑脱,且病人肢体活动受限。  相似文献   

8.
鼻衄是五官科常见急症之一,特别是幼儿、老年重症鼻衄。前者因患者年龄小,鼻衄突然发生,患儿及家属精神紧张,恐慌。后者则表现病情迅速凶猛,反复发作出血量较大。二者均给病人造成极大的恐惧、痛苦等心理负担。我科近年来收治鼻衄108例,在及时准确治疗的同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尽快从痛苦和恐惧的情绪中摆脱,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1临床资料108例病人当中,男性72例,女性36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岁。1.1鼻衄原因1.1.1幼儿鼻衄原因:主要有不良习惯如挖鼻、异物、撞伤跌打或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所致,另外还见于呼吸道感染、高热、血液病等。外伤引起的出血,多发生在一侧鼻中隔的前端。因此处血管表浅而丰富,且粘膜与其下的软骨及骨相连,遭受外力时,对血管的缓冲作用差,血管自行收缩能力很小,因此易受损出血。1.1.2青壮年鼻衄除外伤外,主要因鼻腔鼻窦各种急慢性炎症引起,如急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均可引起局部血管扩张或粘膜糜烂,鼻中隔偏曲或嵴突处粘膜干燥使血管破裂出血,部位常在鼻中隔黎氏区。另外,呼吸道感染、血液病(如白血病、再障、血小板减少等紫癜,出血常为双侧鼻腔),妇女经孕期亦可引起鼻出血。1.1.3中老年鼻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的疗效。方法:48例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结果: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率为12.5%(6/48),死亡率为14.58%(7/48)。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并胃底粘膜下血管环扎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效果显著,改良Sugiura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注意到粘膜局部血液供应。在维持正常胃粘膜功能、调节胃酸分泌和消化性溃疡发病过程中都占相当重要的地位。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微循环解剖特点应用显微解剖技术证明供应胃十二指肠各条动脉发出的小分文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下普遍形成血管丛。这些血管  相似文献   

11.
王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6,12(25):2419-2419
低分子肝素钙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因为腹壁皮下的血管较为丰富,易于吸收,但临床上常易引起皮下出血、淤血、硬结、注射部位发红、皮肤瘙痒等,给患者心理上造成紧张,引起误解,不利患者的康复.对此,我们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2.
心脏手术人造血管预凝技术的改进宋烽,张金凤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常需用修补材料来修补心脏组织的缺损。对材料的要求是理化性能稳定、强力大、组织反应小、易于消毒缝合、不易松散。涤纶人造血管预凝后可用来作修补心脏与大血管间的外通道或心脏大血管的补片。[1]人...  相似文献   

13.
史俊生 《临床荟萃》1994,9(14):630-631
1.食管自发性破裂综合征(Boerhaave Syndrome)该综合征于1704年由荷兰Boerhaave医师首次报道,大多见于男性,年龄50~60岁之间,主要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醉酒者、摄入催吐剂、分娩时、脑膜炎等疾病,特别是剧烈呕吐或用力吞咽时易于发生.食管裂口常呈纵行,多位于左后侧壁的食管胃交界处正上方,先有肌肉断裂,粘膜膨出,继而食管全层破裂,产生纵膈炎症、胸膜炎和心肺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性疾病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 选择1995年6月-1996年6月间门诊和住院胃病患,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患血清HBV标志物,后行目镜检查,并根据有无血管粘膜损伤分为观察组(有)和对照组(无),比较两组患的Ig5V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HIV感染54例,总感染率65.1%,对照组HIV感染16例,总感染率42.1%,两组感染率在统计学上有显差异(P<0.05)。结论 有效防治消化道血管粘膜损伤性疾病,即保护消化道血管粘膜屏障的完整性,是降低HIV感染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膀胱异物在临床上较少见。由于患者很难自诉,易于误诊。本院近2年来遇到4例,现报告于下;例1:男,32岁,工人,住院号4976。因反复下腹痛3月,尿频、尿痛、血尿3天,于1 981年7月2日入院。曾在外诊断为“阑尾炎”、“膀胱炎”。查体:一般情况好,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腹软,下腹有压痛,肝脾不大。尿常  相似文献   

16.
外周静脉穿刺原则上选择粗、直、有弹性 ,避开关节 ,易于固定的血管 ,但对于血管条件差、穿刺困难的病人 ,临床护士往往选择手背两侧或临近关节处的血管进行输液 ,穿刺成功固定时针尖斜面常紧贴血管内壁 ,造成点滴不畅。出现此类问题时 ,护士经常采取垫高针柄来调整穿刺针的角度 ,或拔针后重新穿刺。前者如固定不牢 ,针头容易滑脱 ,且病人肢体活动受限。后者在增加病人痛苦的同时还损伤血管。现介绍一个小窍门以保证液体点滴通畅。当确定是由于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内壁造成点滴不畅时 ,可将针柄由右向左翻转 ,用胶布固定。如果使用的是双柄穿刺…  相似文献   

17.
双唇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双唇畸形的效果。方法:①唇部肥厚粘膜切除术,②摘除唇部小涎腺并修正粘膜的长度外形。结果:采用唇肥厚组织切除术满意率约57.1%。采用唇腺摘除术加粘膜修整术满意率100%,解剖外形恢复正常。结论:唇腺摘除术较为准确可靠,是易于掌握的手术方法,效果且稳定。  相似文献   

18.
宫颈粘膜下肌瘤是带蒂的粘膜下肌瘤自宫腔脱出至宫腔外,腹部B超常难以显示。现将我院于1999年3月~2001年9月经阴道超声诊断并手术证实的宫颈部粘膜下肌瘤患者8例的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全喉摘除术后,重建语言功能的方法很多,食管发音是比较易于被接受的一种方法。食管发音的语言构成及原理和正常人相仿。把食管代替储气囊(肺部),以食管口粘膜作振动体,运用胸腔、腹腔压力之增减,使气体储入食管内并形成气流冲动上口粘膜,  相似文献   

20.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64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胃粘膜面积远大于浆肌层面积 ,粘膜下层又具有很大滑动性并富含血管的解剖学特征 ,设计“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并应用于临床 6 4例 ,介绍其临床经验。方法 切开胃壁浆肌层与食管下端等宽 ,沿肌层与粘膜下层之间向四周分离 1~ 2cm ,以胃粘膜下层和粘膜层与食管切端全层吻合 ,最后将胃浆肌层切缘上提、缝盖至该吻合口上 2cm处食管外膜。结果  6 4例中随访 6 0例 3~ 12个月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 ,4例轻度反流 ,均因吻合口受到挤压所致。结论 “种植式”食管胃吻合术是一种安全有效 ,易于掌握 ,具有防止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较好的抗反流作用 ,且符合生理的胃食管吻合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