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建立定搐化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IE法对处方中大黄、黄连、防风进行定性鉴别;用CG法对处方中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HPLC法测定方中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大黄、黄连、防风;在GC色谱中能检出冰片;盐酸小檗碱在11—110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7%,RSD为1.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方中5味药材能准确、快速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定搐化风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复方石栗喷雾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用TLC及其他化学方法对制剂中黄柏、冰片以及石栗进行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结果:本品定性鉴别色谱及化学方法明显,易于鉴别;小檗碱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915-18.3μg,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制剂中小檗碱(3个不同批号的样品)的平均含量为29.76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2%,RSD为0.85%。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能准确地测出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可靠,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检测,但是样品预处理方法较烦琐。  相似文献   

3.
补肾壮骨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建立补肾壮骨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山茱萸、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方中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以乙腈-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测定了3批补肾壮骨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可检出山茱萸、骨碎补;在HPLC色谱中,淫羊藿苷可与其他成分分离,且在0.0962~0.673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4.4%,RSD为1.8%(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方中的3味药材可准确、快速的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补肾壮骨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完善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蒲公英与苦地丁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黄芩苷线性范围为0.12-3.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7%(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该质量标准可有效地控制蒲地蓝消炎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伤科搽剂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生川乌、生草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结果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士的宁在0.0224—0.1120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7,平均回收率为99.09%,RSD=1.25%。结论该方法可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有效地控制伤科搽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连葛降糖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定性鉴别连葛降糖片中黄连、葛根、桑叶;采用HPLC法以C18(2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乙腈-0.033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30:7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5nm,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采用HPLC法以C18(150mm×4.6mm,5μm)为固定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1:89);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0nm;测定制剂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盐酸小檗碱在0.1014-2.028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1.08%(n=6);葛根素在0.0844-1.68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10%(n=6)。结论所建立的HPLC和TLC法可作为连葛降糖片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止咳橘红口服液中有效成分柚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冰乙酸-水(70:3:130),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 柚皮苷线性范围13.0~130μg。ml^-1,r=0.999 9(n=5);止咳橘红口服液中柚皮苷回收率为99.0%(n=9),RSD为1.06%。结论 测定方法简便、稳定,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复方粉防己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粉防己、茵陈、葛根3味中药,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对粉防己中粉防己碱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其质量标准。结果在薄层色谱中检出粉防己碱;加样回收率为100.62%,RSD=1.98%,(n=5),线性范围为0.6~3.6μg,标准曲线Y=168014X+10263,r=0.9994,重复性RSD=2.68%(n=5)同板精密度RSD=2.98%(n=5)。结论其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七消痔栓的鉴别及人参皂甙Rg1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三七消痔栓进行质量控制,对其主要药物进行定性鉴别,并建立人参皂苷Rg1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三七,川芎,冰片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双波长锯齿扫描法测定人参皂苷Rgl的含量。结果:三七消痔栓中人参皂苷Rgl1在0.798-3.990ug(r-0.9989)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含量为0.194mg.g^-1,回收率为98.28%,RSD为0.66%,结论:TCL法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快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氯霉素和水杨酸含量。方法色谱柱为C18(150mm×3.9mm,5μm);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0.01mmol·L^-1,pH3.5)-甲醇(55:4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78nm;柱温为25℃。结果氯霉素、水杨酸分别在4.08~40.8μg·ml^-1(r=0.9989)、7.76~77.6μg·ml^-1(r=0.9990)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1%,RSD分别为0.52%、0.66%(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1.
扁咽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亮  刘皈阳 《解放军药学学报》2012,28(3):243-244,280
目的建立扁咽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扁咽口服液中所含的玄参、连翘、冰片进行鉴别,HPLC法测定玄参中肉桂酸含量。结果 TLC法斑点清晰,无干扰。肉桂酸进样量在1.000~2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6%,RSD为1.38%(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够有效控制扁咽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军  海燕  李文静  姜楠  李红兵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4):281-283,F0003
目的建立灌肠液I号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秦皮、红花、苦参、大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含量测定结果准确,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0.53%,n=5。结论本方法可有效的控制灌肠液Ⅰ号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乌黑消白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的当归、黄芪、何首乌;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腺苷的含量。结果腺苷在0.0410~0.3280u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0.4%,RSD为1.1%(n=9)。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乌黑消白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布渣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布渣叶提取物中牡荆苷,色谱条件为WondaSilTM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30∶70);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39 nm;进样量:10μl。结果牡荆苷在0.0502~0.8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1%,RSD为1.14%。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布渣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八宝惊风散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天麻素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天麻素的含量。选择C18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0 nm。结果在TLC图谱中可检出天麻的特征斑点。天麻素在4.212~42.12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37.492 87 X-0.878 98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2.0%(n=6)。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丹鹿健腰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丹鹿健腰颗粒中的丹参、夏天无及鹿衔草进行定性鉴别;应用HPLC法对丹鹿健腰颗粒中的丹酚酸B、原阿片碱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丹参、夏天无及鹿衔草的TLC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简单可行。丹酚酸B、原阿片碱分别在0.4~2.0、0.3~1.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3%(RSD为0.7%)、98.8%(RSD为1.2%)。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质量标准方法稳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丹鹿健腰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补益蒺藜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补益蒺藜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当归、白术、白扁豆、菟丝子、芡实、茯苓进行了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陈皮、白术进行了定性色谱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了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ZORBAX SB-C18(4.6mm×250mm,5μm)分析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检测波长:283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橙皮苷在0.33~3.3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8);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为0.81%(n=6)。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可用于控制补益蒺藜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方中白芷、广藿香、陈皮、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GC法测定百秋李醇的含量,色谱柱为HP-5柱,检测器温度为280℃。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百秋李醇在0.057~1.14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9995,n=5),平均回收率为99.42%,RSD为1.31%。结论本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可用于控制加味藿香正气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