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脂肪肝与无脂肪肝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调查证实脂肪肝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机会明显高于无脂肪肝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们查阅了1991年10月~2003年12月以来,我们检查的6257例资料,其中无脂肪肝5700例,脂肪肝557例,女性3607例,年龄17~84岁。1.2 脂肪肝诊断标准:①肝实质回声增强,呈弥漫性细点状回声;②深部肝组织回声衰减;③肝内血管回声减少,管腔变细或不清晰;④有肝炎,长期饮酒或肥胖、糖尿病史、肥胖高血脂等;⑤实验室检查血脂升高。1.3 胆囊结石经 B 超确诊,97例经手术证实,25例经 X 线照影证实,358例经 B 超重复检查证实。1.4 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①囊壁增厚,边缘模糊;②胆囊萎缩;③胆囊透声差,可见沉积性回声;④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或消失,其中17例还经 X 线胆囊照影证实。有症状者,为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不适,胀满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9年~2001年收治慢性肝炎患者443例,经B型超声波检查诊断合并慢性胆囊炎者156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所观察的156例慢性肝炎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上并无典型的胆囊炎表现,但却不同程度的伴有轻度恶心、厌油,尤其伴有后背、右肩胛下酸痛及肝功能反复异常。B型超声检查结果有137例胆囊壁增厚、边缘模糊不清、胆囊收缩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超声动态监测下,通过胆囊脂餐试验,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胆囊排空功能的评价及分级,为临床选择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MC)或是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甚至是开腹胆囊切除(OC)提供较为可靠的鉴别标准。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行MC及LC患者共275例,患者行常规脂餐试验,动态观察胆囊收缩情况,检测胆囊储存、收缩和释放胆汁的功能,并计算出排空率,将胆囊功能进行评分和分级,按胆囊收缩功能不同将其分为I~IV级。结果胆囊功能I级80例,保胆成功率100%;胆囊功能II级63例,保胆成功率95.24%;胆囊功能III级34例,保胆成功率32.35%,无中转开腹;胆囊功能IV级98例,均行LC,保胆成功率0%。结论改良超声下胆囊功能的分级标准,给外科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标准,正确的选择的术式,不仅尊重了科学,也为患者提供了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超声诊断胆囊疾患,以往用脂餐(素油一两油煎两个荷包蛋)了解胆囊收缩与排空功能。由于脂餐使用不便,加之油腻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我们改用两个煮熟之蛋黄代替脂餐,获得与脂餐同样的结果。采用常规检查方法,首先对125例青年大学生(男81例女44例)用蛋黄餐进行检查并对其中57例于蛋黄餐检查之次日进行脂餐测定胆囊功能。两组之结果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结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行腹腔镜切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急性发病病程在3~7 d化脓性胆囊炎和坏疽性胆囊炎60例在腹腔镜下分离胆囊周围及胆囊三角粘连,处理胆囊管,游离胆囊床和切除纤维化胆囊壁。结果60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化脓性胆囊炎切除,无中转开腹,未发生出血、胆瘘、胆管损伤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发病至手术时间在3 d以内者胆囊周围粘连和Calot三角粘连易于分离,手术时间30~60 min。3~7 d者胆囊周围及Calot三角粘连致密,手术操作困难,手术时间50~90 min。病理结果均为化脓或坏疽性胆囊炎。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2~3 d。引流量40~100 ml/d。住院时间4~6 d。60例随访至今,均未发生与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病程在3~7 d化脓或坏疽性胆囊炎在腹腔镜下可施行手术切除。急性发病时间3 d以内较易切除,急性发病时间在3~7 d部分患者术中操作分离过程复杂,有时需顺逆结合方法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6.
口服法胆囊造影(简称OCG)和B超为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主要辅助检查方法。兹将我院儿0例胆囊切除术病人结合术前OCG和B超对比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和结果选择本院1983年10月至1985年12月共110例行胆囊切除术病例,术前均作OCG和/或B超检查。OCG阳性标准为:(1)胆囊显影迟缓、浓度淡、轮廓模糊,(2)胆囊不显影,(3)胆囊内结石负影,(4)胆囊显影尚佳,但脂餐后收缩不良。B超阳性标准为:(1)胆囊内增强附表OCG、B超、OCG与B超  相似文献   

7.
<正>急性胆囊炎指胆囊管阻塞、细菌侵袭导致的胆囊炎症性疾病,本研究选择60例>6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选择3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者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旨在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提供优质手术方法。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6月30至2018年3月30日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61~82岁,平均(69±4)岁;腹部超声提示单发结石  相似文献   

8.
钟粤云  陈伟云 《云南医药》2001,22(3):226-227
自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5月 ,对 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胆囊壁进行了B超观察 ,共发现胆囊壁改变的患者 37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37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临床诊断符合 1995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标准。使用仪器为ALoKaSSD - 62 0线阵型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 5MHz。诊断标准 :胆囊壁 2~ 3mm为正常 ,≥ 4mm为异常〔1〕。患者均无细菌性胆囊炎与胆道感染表现。结果  5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胆囊B超检查37例有异常表现 ,异常率为 72 5%。其中单纯胆囊壁毛糙增厚或呈双边影占 59 4 % ,胆囊壁增厚…  相似文献   

9.
曾平  金遵禹 《江苏医药》2001,27(7):542-542
本院自 1980~ 1997年共收治胃肠肿瘤伴胆囊病变的老年患者 4 1例 ,现就诊治中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80~ 1997年经手术证实胃肠肿瘤伴胆囊病变 4 1例 ,其中 35例 ( 85 4 % )术前B超发现胆囊病变 ,6例 ( 14 6% )于术中发现 (内有 3例为急症 )。男 19例 ,女 2 2例。年龄 60~ 70岁 ,平均 64 3岁。 4 1例中胃癌 32例 ,结直肠癌 9例。胆囊病变分别经B超、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38例 ( 92 7% ) ,2例同时有胆总管结石。另有无结石胆囊炎、胆囊多发性息肉及胆囊腺肌瘤各 1例。二、手术情况 :本组均行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43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39例(90.7%)患者治疗效果满意,2例(4.7%)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例(2.3%)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例(2.3%)患者由于中毒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急性无结石性坏疽性胆囊炎发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早期准确诊断并积极实施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采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法治疗胆囊炎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1 临床资料:25例患者,其中男9例,女16例,发病年龄24~60岁。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胆囊超声或胆囊造影诊断为胆囊炎。临床表现:身热,右肋痛,口苦,纳呆,恶心欲吐,便秘尿黄。查体:墨非氏征阳性。 2 治疗方法:逍遥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拟基本方:柴胡,郁金,白芍,川栋子。栀子,黄芩,龙胆草,车前子,金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随着胃肠动力及胃肠激素的深入研究 ,对老年人胆囊运动有了进一步认识。我们对34例老年人进行B超下胆囊功能与血浆胃动素(MTL)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对 34例年龄 >60岁者行腹部B超检查 ,根据B超及临床症状分组。符合胆囊炎及胆石症者 2 2例 ,又将其中 14例有临床表现者定为A组 ,8例无症状者定为B组 ;另B超结果正常并无明显胆痛者 12例为C组。 3组间年龄、性别无差异 (P <0 0 1)。受试者 1周内未服用影响胃肠及胆囊运动药物 ,检查前禁食 8小时以上。于空腹及脂餐后 15,30 ,4 5,60 ,90 ,12 0分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60例急性胆囊炎施行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6例成功行LC术;4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Calot三角解剖不清、周围致密粘连2例,结石嵌顿于胆囊管1例,胆囊动脉出血1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4.
1990年 1月~ 1999年 1月我院行胆囊切除术 1318例 ,11例出现术中心跳骤停 ,10例抢救成功。现将我们的抢救体会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女 8例 ,男 3例 ,年龄 40~ 75岁 ,胆囊管结石嵌顿并急性胆囊炎 4例 ,慢性胆囊炎伴胆总管结石 7例 ,伴有糖尿病 5例 ,高血压 3例 ,高脂血症 4例 ,心律失常 6例。1 2 麻醉及手术方法  9例采用T8~T9连续硬膜外穿刺 ,1%利多卡因和 0 375 %布比卡因 5ml实验量 ,观察无脊麻征象后 ,再分次注药 ,面罩吸氧 ,另 2例为气管内插管加静脉复合麻醉 ,行胆囊切除 7例 ,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  相似文献   

15.
脂肪肝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豫黔 《贵州医药》1995,19(5):306-306
1对象和方法1.1本文B起检查资料783例,其中患脂肪肝51例,无脂肪肝732例。男性345例,女性438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48岁。1.2仪器用AlokaSSD-620型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患者空腹,取常规体位,经皮沿右上腹肋间及助缘下多个切面探查。1.3脂肪肝诊断标准为;1、肝脏轻度或中度增大;2、肝内光点细而密,呈云雾状改变,3、近场回声增强,远场衰减;4、肝内管系显示不溶。无脂肪肝者,B超肝脏显示正常。胆囊结石经B超确诊,其中有2例经手术证实。2结果脂肪肝患者51例,发现胆囊结石18例,发生率为35.29%I无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肪肝超声声像图的特点、分型、诊断标准 ,进一步了解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6~ 2 0 0 0年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总调查体检人数为 5 0 0 2例 ,超声诊断为脂肪肝 45 8例 ,就其声像图特点共分为 4型 ,Ⅰ型均匀性 ,Ⅱ型局限性 ,Ⅲ型叶段性 ,Ⅳ型弥漫非均匀性。结论 超声为临床诊断脂肪肝 ,对其分型 ,脂肪肝的发病年龄与性别 ,发病因素 ,提供诊断价值和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7.
赵新力 《江苏医药》1999,25(2):152-152
我院于1991年5月至1995年8月,收治5例因胆囊结石、胆总管下段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分别于术后第11~14天间出现大量十二指肠液返流,经T形管流出,处理后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女3例,男2例;年龄36~72岁,其中4例术前即已确诊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总管下段结石,另1例术前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B超未提示胆总管增粗及结石,急诊行胆囊取石造口术,术中检查胆总管无增粗及结石,术后自动出院。带管3个月后再次发病而入院,B超诊断为胆总管扩张伴下段结石,给予抗炎…  相似文献   

18.
由于胃粘膜的改变使很多原是胆囊疾病而按胃炎或胃溃疡治疗其结果疗效不佳。本文报告207例胆囊炎胃粘膜改变的情况,旨在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0年1月至1999年1月作者经手诊治的207例慢性胆囊炎病人(A组)均做胃镜检查。男100例,女107例;年龄17~76岁;高峰年龄组40~59岁,女性较多。207例中结石性胆囊炎101例,非结石性胆囊炎106例。130例非胆囊炎作对照组(B组)进行胃镜检查,男59例,女71例;年龄20~70岁。两组共337例均不同程度嗳气、返酸、上腹不适和疼痛,15例有呕吐,3例呕血、黑便。1.2 方法 观察胃粘膜图像和病理活组织检查相结合。胆囊疾患应用B型超声波图或口服胆囊造影剂,同时排除胰腺疾患、慢性肝炎、肾功能不全和应用甾体抗炎药物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发病特点以及手术时机、术式选用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外科手术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行手术治疗,术后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胆囊患者有其特殊性,正确手术时机的选择、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能有效增加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1~2010年本院收治的2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用逆行法切除胆囊(其中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术),3例患者采用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术。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痊愈。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数是由结石嵌顿而引发,少数为急性非结石胆囊坏疽,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由于病情危急且发展快,所以,疑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时机导致中毒性休克、胆囊穿孔、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时的手术治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