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2月收诊的120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加味平肝降压汤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平肝降压汤+天麻钩藤饮治疗,治疗1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平肝降压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肖潞德 《海峡药学》2011,23(5):217-218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清肝通络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口服络活喜联合安博维或联合安博诺,1天1次加中药清肝通络方,对照组口服络活喜联合安博维或联合安博诺,1天1次。全部疗程共8周,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多降压5~8mmHg,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肝通络方对高血压的干预是有意义的,并且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平肝降压饮联合钙通道阻滞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68例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68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在非药物干预处理下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非药物干预处理下使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平肝降压饮方案治疗.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指标水平上差异不大(P>0.05);治疗半个月、30d后,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评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18%,相比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88%)显著提高(P<0.05).结论: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平肝降压饮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164例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组82例与卡托普利组82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拉西地平组降压效果明显,总有效率为91.65%,优于卡托普利对照组8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而又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69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胸痹3号,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心率及血压情况变化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5.2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2.03%,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5.51%,对照组为63.3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自拟胸痹3号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降低血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赵兴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86-28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使用一般中医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值变化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在临床治疗上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鎏 《福建医药杂志》2008,30(1):136-13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配合中药平压方治疗120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数字表方法,治疗组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配合中药平压方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两周一疗程。观察两组降压效果及中医症候疗效结果。治疗组降压显效率55%,总有效率88.3%;对照组降压显效率40%,总有效率70%。治疗组降压显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氯地平配合中药平压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在降压及中医症候改善方面优于氨氯地平组,有助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治疗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降压效果及对治疗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80.00%(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总满意度为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8.18%(P<0.05)。结论:采用耳穴按压与中药药茶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疗效明显,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比较认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饮食调节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方法72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饮食调节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治疗组36例和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的对照组36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调节配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选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等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降压方.20d为1个疗程.观察2组降压疗效、症状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疗效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头晕、头痛、大便干燥4例,观察组出现2例,但仍坚持治疗.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较单纯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后,观察2组血压控制水平、血压达标情况、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压达标率,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4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血压达标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控制患者血压、延缓病情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过程中新型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还采取新型护理干预治疗,新型护理干预治疗包括对患者药物、饮食、运动、预防并发症管理、指导自我监测血压等护理干预和指导,护理结束后,发放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在进行干预后,分析并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存在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38%),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新型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在治疗及康复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志龙 《中国药房》2010,(12):1128-1129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压、脉压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3%)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氨氯地平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提高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且降低血压和脉压效果更为明显,二者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穆玉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321-321,32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干预6月以后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以及高血压控制率。结果观察纽的服药依从率为78.6%,对照组为54.3%,观察纽显著高于对照组护〈0.05);观察组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4.3%,对照组为4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老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控制高血压,提高正常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20.00%(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剂量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佳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2):3433-3435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干预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颈动脉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检测颈动脉有斑块面积;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分别为(138.51±12.90)mmHg和(147.62±13.45)mmHg,均低于治疗前(t=12.67、10.35,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7.8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分别为(90.17±4.30)mmHg和(93.63±6.26)mmHg,均低于治疗前(t=9.86、11.0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 =5.1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IMT 分别为(0.73±0.34)mm和(0.85±0.39)mm,均低于治疗前(t=6.60、6.2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斑块面积分别为(12.02±1.45) mm^2和(13.52±1.86) mm^2,均低于治疗前(t=8.13、8.59,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6.2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Alb、TC和LDL-C均低于治疗前(t=7.65、8.01、6.08、6.44、5.94、6.02,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t=5.86、5.37、5.6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8,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体化老年慢性病档案的建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高血压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对照组100例,执行一般的社区干预。1年后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老年个体化慢性病档案,并给予执行,可以很好地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患者的总胆固醇将其分观察组(非高胆固醇患者)与对照组(高胆固醇患者),对患者的动态血压进行24 h的监测。结果在nSBP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dDBP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以及24 h DBP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4 h SBPSD(收缩压标准差)以及dSBP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方面,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dSBP(日间收缩压)、24 h SBP(收缩压)、24 h PP(脉压均值)以及dPP(日间脉压均值)方面,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压变异同血脂异常为正相关,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危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产妇,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自然分娩率及阿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后其自然分娩率为7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75%(P〈0.05),观察组中62例患者阿氏评分≥8分,占96.88%,对照组中52例患者阿氏评分≥8分,占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行针对性的围手术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