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州世居民族群体头面部形态特征的多样性。方法:对贵州布依族、苗族、水族、彝族、仡佬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穿青人和汉族群体5655人(男性3045人,女性2610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和聚类分析。结果: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基本上呈现南北部两大类型。结论:贵州世居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畲族、汉族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苗族548人(男290人,女258人),畲族332人(男173人,女159人),汉族528人(男290人,女238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和比较。结果:三个民族的头面部形态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结论: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畲族、汉族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和水族发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公认方法,对1344人(彝族472人、白族407人和水族465人)发旋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贵州彝族、白族和水族单旋出现率分别为94.70%、94.35%和92.47%,贵州白族与水族、彝族单旋出现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单旋分布在民族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
贵州彝族、白族7项面部生物学特征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出现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按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和吴汝康等编的《人体测量方法》方法和标准,调查了879人彝族、白族(其中彝族472人、白族407人)6对遗传性状,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彝族、白族鼻翼比眼间距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上唇高度和耳廓外展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彝族性别间眉毛、上唇高度(P<0.01)和口裂宽度(P<0.05)差异有显著性,白族男女间眉毛、耳廓外展度和上唇高度(P<0.01或P<0.05)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贵州彝族、白族面部特征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和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回族人群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仡佬族288人(男145人、女143人)、土家族363人(男171人,女192人)、回族305人(男178人、女127人)的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结果:各民族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结论: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责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19(4):254-257
民族学研究贵州布依族、侗族、水族和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比较研究………………余跃生张勋赵明未等(1):1贵州仡佬族、土家族和回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张勋余跃生张艳丽等(2):65……………………贵州南部地区苗族、畲族和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调查……………孙思何学华曹显明等(3  相似文献   

7.
对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马合口地区25~45岁白族成年男女共407人进行活体测量,就其头面部的体质特征与本省汉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贵州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头面部形态特征。方法:对世居贵州的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1708名成人头面部28项指标进行活体观察。结果:各民族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结论:贵州少数民族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探讨贵州少数民族起源及其渊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水城彝族白族ABO血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水城彝族、白族群体ABO血型分布特征及其基因频率.方法:采用玻片快速凝结法,检测110 9人(彝族515人、白族594人)ABO血型,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贵州水城彝族ABO血型分布特征为A>O>B>AB, p、q和r分别为0.279 9、0.213 4和0.506 7;白族为O>A>B>AB,p、q和r分别为0.239 0、0.130 5和0.630 5.结论:不同民族间ABO血型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湖南省桑植县芙蓉桥、马合口地区25 ̄45岁白族成年男女共507人进行活体测量,就其头面部的体质特性与汉族、土家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湖南苗族、侗族头面部10项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湖南苗族、侗族头面部人类学特征。方法采用活体观测的方法,观测了湖南苗族328例、侗族320例头面部10项形态特征。结果10项形态特征中大部分不具明显的民族差异。苗族仅一项形态特征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侗族有四项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有性别差异的形态特征在两民族中表现不一,没有一项形态特征同时在两民族中均表现出性别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头面部10项形态特征在湖南苗族和侗族的分布差异没有显著性,但与国内其他民族比较,显示湖南苗族、侗族的绝大多数头面部形态特征具有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彝、白、汉族一年级大学生身体自我特点及其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1 712名一年级大学生,其中彝族566名,白族543名,汉族603名.采用青少年身体自我量表和Beck抑郁问卷(BDI) 进行测评,进行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1)彝、白、汉族一年级大学生身体自我在身材特征方面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F=5.247,P<0.01),经两两比较,汉族学生对自己身材特征的满意度比彝、白族学生高;(2)3个民族的男生在身材特征方面都比女生满意度高(F=4.248,P<0.05); (3)3个民族学生身体自我各维度中,相貌特征(F=2.283,P<0.05)和负面特征(F=2.396,P<0.05)的得分存在不同抑郁水平的差异,3个民族相貌特征和负面特征的得分均呈现: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阶梯样递减;(4)3个民族一年级大学生身体自我各个维度均与抑郁呈负相关(P<0.01).结论 对自己身材特征的满意度汉族学生比彝、白族学生高,男生比女生高;3个民族学生对身体自我满意度越高,抑郁的发生越低,相貌特征和负面特征影响抑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贵州某地汉族学生手部5对群体遗传学性状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群体遗传学常用方法,调查了贵州某地汉族学生384人(男105人,女279人)手部5对性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性别间、群体间差异比较采用u检验,各特征间相关关系分析用χ2检验.结果 贵州某地汉族学生拇指类型、环食指长(男)、环食指长(女)、小指弯曲、利手4对性状的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3367、0.0641、0.0667、0.3852、0.8239,非方型和方型指甲形状的出现率分别为73.44%、26.56%.在相关性分析中,仅有拇指类型与环食指长、小指弯曲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性状组合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贵州某地汉族学生利手和指甲形状两对遗传性状存在性别差异.②各特征间相关性较小.③贵州某地汉族学生小指弯曲与其他民族群体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群体惯用手群体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贵州白裤瑶、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等8个民族群体惯用手的基因频率进行调查。结果:贵州白裤瑶、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土家族、彝族和汉族的惯用手显性基因频率分别为0.5991、0.5398、0.5821、0.6450、0.4935、0.6795、0.7795和0.7061。结论:惯用手的基因频率分布存在民族和性别问差异,为国人惯用手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不同民族群体Y染色体的遗传多样性.方法采用PCR和等位基因特定PCR(ASPCR)的方法,对山东汉族、白族和土族共计76份男性DNA样本进行Y染色体上1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的基因分型,确定每一个体的单倍型,统计3个群体各单倍型的频率分布,与国内其他群体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这些群体的主成分分析.结果有6个位点在3个群体中没有发现多态变异,YAP 在土族、白族和山东汉族中的分布分别为23.8%、6.7%和4%;3个群体共发现11种单倍型,山东汉族7种,土族8种,白族9种,主要单倍型频率集中在H1、H3、H5、H6、H8和H1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族与北方汉族相近,山东汉族与南方汉族等南方群体聚在一起,土族与彝族、回族和满族相近.结论山东汉族可能与一些南方群体有过基因交流,白族基因池中融入汉族基因流.中亚人群的基因流可能对东亚人群的遗传结构有过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平塘布依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情况,籍以丰富和积累国人体质人类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资料.方法:采用学术界公认的群体遗传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908名(男488,女420)生活在贵州平塘县的布依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利足、利眼、叠臂、叠腿、起步类型)进行活体观察.调查对象年龄7 ~55岁,三代均为布依族.结果:(1)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高于左型,男女间差异均无显著性;(2)扣手与利手、扣手与利足、扣手与利眼、扣手与起步类型、利手与利足、利手与叠臂、利手与叠腿、利足与叠腿、利足与起步类型、叠臂与叠腿、叠腿与起步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 <0.05或P<0.01);(3)与我国其他24个民族群体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贵州平塘布依族与贵州汉族、畬族最为接近,与贵州三都布依族和广西仫佬族次之,与内蒙古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朝鲜族、回族和天津汉族较远.结论:贵州平塘布依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性别差异不明显,特征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