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脑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观点已将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发展为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将早期紧急复苏,后期脑复苏及其后长期重点监护(Intensive Care)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复苏成功率。认识脑复苏的意义,完善脑复苏措施与技术,是目前急救领域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任何原因导致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 ,每一个患儿都面临着脑复苏的问题。心脏停搏时间长 ,缺氧性脑损伤就严重 ,缺氧及再灌注后的损伤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每一个心肺复苏初步成功后的患儿都应该进行积极的、正确的脑复苏。1 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条件脑复苏成功的前提是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取决于院内外的心肺复苏水平 ,包括人员的培训、设备、转运能力等。心肺复苏越及时 ,脑复苏成功率越高。脑复苏成功率与心脏停搏的时间长短有直接的关系。心肺复苏操作的正确性、有效性也非常重要 ,即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脑…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对远期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提高,脑复苏已成为当今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使存活者恢复智力和体力是CPR的最终目的,但经CPR长期存活患儿远期脑功能状态观察较少,目前未见报道。本文对CPR存活出院患儿进行了随访,旨在探讨脑功能障碍与心肺复苏措施的关系,提高小儿心肺复苏水平。  相似文献   

4.
脑复苏60例临床治疗体会天津市儿童医院(300074)张慧,黄敬孚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成功与否是关系到患儿预后的重要问题,现将我院PICU1988~1995年期间进行脑复苏治疗的60例患儿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呼吸心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成功...  相似文献   

5.
小儿心肺复苏与高糖血症:附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肺复苏期间高糖血症的发生率高,程度重,其对机体的危害尚未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心肺复苏时,往往注重急救操作与复苏药物的应用,忽视了输注液体的性质,常采用含糖液,使血糖明显增高,加剧了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导致严重酸中毒,使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加重,尤对高代谢率的脑组织损害最为显著,给脑复苏带来困难,严重影响了复功成功率。建议心肺复苏期间宜用无糖液或低糖液,脑复苏初期也不宜用高糖液。  相似文献   

6.
小儿心肺脑复苏的护理体会(附18例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3)邓伟,王秀清,程杰近10年来,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及ICU(NICU及PICU)在我国各地的建立,小儿心肺脑复苏的存活率显著提高.本文就我院1984年2月~1987年2月门...  相似文献   

7.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无创监测颅底大动脉血流速度,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脑循环灌注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使用TCD对心肺复苏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TCD频谱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等研究现状。多数结果发现TCD监测有助于发现心肺复苏早期及后期脑供血不足或脑充血,并有可能用于评估某些药物对脑灌注的影响及其它治疗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小儿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与复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坚 《临床儿科杂志》1993,11(5):342-343
心肺初步复苏成功后,病人仍可死于脑功能衰竭或遗留难以恢复的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因此脑复苏已受到广泛重视。在儿科虽然急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的成活率不及成人,但如能获得迅速、有效的脑复苏措施,其成活的病例中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心肺复苏患者脑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通过无创监测颅底大动脉血流速度,反映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供脑循环灌注信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外学者使用TCD对心肺复苏期间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TCD频谱改变与预后的关系等研究现状,多数结果发现TCD监测有助于发现心肺复苏早期及后期脑供血不足或脑充血,并有可能用于评估某些药物对脑灌注的影响及其它治疗方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儿心肺复苏后血气、电解质变化及液体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后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脑复苏的重要措施,甚至称为“液体复苏”.但目前对复苏后状态的监测观察和液体疗法的系统研究报道较少,为此,本文对我院监护中心复苏者进行了血气,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并分析总结以探讨小儿心肺复苏后液体疗法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问 现代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如何 ?答 :众所周知 ,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最危急、最严重的疾病状态 ,如不及时处理抢救 ,病人可迅速死亡 ,或可能留有程度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儿必须争分夺秒地采取急救手段 ,恢复患者的氧供应及排出二氧化碳 ,以达到有效气体交换 ;并用人工方法压迫心脏使之被动排血 ,维持有效血循环 ;并于心肺复苏开始后迅速进行脑损伤的预防及治疗 ,这一急救过程称为心肺脑复苏 (CPR)。这里尤其强调脑功能恢复与否是判断复苏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CPR后脑功能始终得不到恢复 ,则CPR为…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素是迄今为止在心肺复苏中的首选和最为有效的药物,但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用量太小,难以升高血浆中已明显升高的肾上腺素水平,不足以将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心脑血流量增加到自主循环恢复和脑复苏成功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而且每5分钟重复给药,间隔时间似乎也较长。而大剂量肾上腺素则不但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即刻成功率,且长期存活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前,随着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逐渐控制,意外伤害正逐渐成为威胁儿童生命的危险因素,其中溺水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意外死亡原因。溺水获救后心肺脑复苏的成效与患儿预后有直接关系。尤其脑复苏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患儿未来的生存质量。分析我院近10年来所救治的溺水患儿的资料,对比脑复苏早期用药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脑复苏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心肺复苏(CPR)的总存活率<10%,且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复苏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脑复苏失败。脑复苏指脑组织受缺氧缺血损害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措施。一、脑组织特点脑组织有100亿个神经元细胞,相互之间以树突、轴突连结。成人脑质量仅占体质量的2%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肾上腺素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素是迄今为止在心肺复苏中首选和最为有效的药物,但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用量太小,难以升高血浆中已明显升高的肾上腺素水平,不足以将冠状动脉灌注压和心脑血流量增加到自主循环恢复和脑复苏成功所需要的最低要求;而且每5分钟重复给药,间隔时间似乎也较长。而大剂量肾上腺素(每次0.2mg/kg)则不但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即刻成功率,且长期存活率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现场心肺复苏的提高和普及,为复苏争取了时问,且提高了脑复苏的成功率,而复苏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抢救成败的重要一环。为此,作者根据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特点,回顾总结了我院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药物使用及其监测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损伤是心脏停搏心肺复苏术后患儿的主要致死原因,脑功能保护措施十分必要.治疗性亚低温对改善脑功能预后效果明显.对于心肺复苏术后仍然昏迷的患儿实行亚低温治疗,应用降温毯和冰帽,目标温度32~ 34℃,治疗时间24~72 h或者适当延长,然后逐渐复温.本文就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的患儿实施亚低温脑功能保护措施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5例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儿划分为两组,纳洛酮复苏组和常规复苏组,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23例中自主呼吸恢复16例(69.6%),自主循环恢复18例(78.3%),复苏成功15例(65.2%);常规复苏组分别为9例(40.9%)、14例(63.6%)和8例(36.4%),两组三项复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能明显提高小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促进呼吸和循环恢复,减少致残率,在小儿心肺复苏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5例突发呼吸、心跳骤停患儿划分为两组,纳洛酮复苏组和常规复苏组,观察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纳洛酮治疗组23例中自主呼吸恢复16例(69.6%),自主循环恢复18例(78.3%),复苏成功15例(65.2%);常规复苏组分别为9例(40.9%)、14例(63.6%)和8例(36.4%),两组三项复苏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能明显提高小儿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促进呼吸和循环恢复,减少致残率,在小儿心肺复苏中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儿童心肺复苏术的研究状况和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肺复苏指南自1974年制定以来,多次修订改进。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诊科学治疗建议国际会议的召开,对心肺复苏指南再次进行了修订,并利用循证程序就心肺复苏的治疗推荐方案达成了一致性意见。本文主要对心肺复苏的程序进行简略介绍,并对历年的心肺复苏指南作以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