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风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维生素C片治疗,联合组用消风散加减及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联合组89.3%、对照组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5,P0.05)。复发率联合组10.7%、对照组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5,P0.05)。结论:消风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与玉屏风散加味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疗程均为28天。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4%,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8%,对照组复发率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拔罐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拔罐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评分、风团大小评分及风团面积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2星期和4星期后瘙痒程度评分、风团大小评分及风团面积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星期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80.3%,对照组分别为33.9%和67.8%,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6%和96.4%,对照组分别为51.8%和80.4%,两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患者均在治疗结束后8星期进行随访,治疗组54例有效患者复发9例,占16.7%;对照组45例有效患者复发19例,占42.2%。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配合药物是一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恩平 《新中医》2016,48(10):137-138
目的:观察过敏煎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荨麻疹的患儿随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过敏煎治疗。观察组治疗4周后以及停药2月后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9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3.33%,对照组3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复发率13.33%,对照组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煎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走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将60列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施以穴位针刺和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走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克敏能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走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64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针刺按摩组33例,以针刺按摩方法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结果:针刺按摩组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用常规针刺疗法总有效率为77.4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按摩疗法比单纯针刺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肖鹏 《山东中医杂志》2006,25(12):833-83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17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92例采用口服氯雷他定、法莫替丁及桂利嗪三联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皮科1号,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90.22%,经卡方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对两组治愈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11.11%,对照组复发率53.33%,两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疗效与单纯西药组治疗相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给予黄芪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对照组53例,仅给予地氯雷他定口服。治疗4周后,根据患者瘙痒程度、风团数量及大小等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于停药2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2个月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15.56%,对照组复发率为52.78%。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口服能够明显提高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六皮饮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11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试验组口服六皮饮,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5.71%、试验组94.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26.79%、试验组19.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皮饮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较好,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用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对照组40例予氯雷他定片口服,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9%、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桂理中丸配合针刺驷马穴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百笑灸联合玉屏风散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依巴斯汀治疗,治疗组予百笑灸联合玉屏风散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瘙痒、皮疹改变等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随访4周,治疗组复发率6.06%低于对照组复发率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百笑灸联合玉屏风散治疗风寒型慢性荨麻疹能够改善风寒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秀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4):2907-2907,290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BCG-PSN)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BCG-PSN治疗1个疗程;治疗2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BCG-PSN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治疗1组为83%,治疗2组为94%,治疗1组和2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1组和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痊愈病例复发率对照组为75%,治疗1组为40%,治疗2组为29%,治疗1组和2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1组和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CG-PSN治疗慢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远期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罐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穴位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和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走罐的方法,同时配合口服克敏能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克敏能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IgE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gE含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走罐联合抗组胺药物综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柯立芝  席建元 《河南中医》2013,33(7):1084-1086
目的:观察御风固表止痒颗粒治疗气虚不固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的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御风固表止痒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芪风颗粒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1个月后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病情,每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综合评分及综合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疗程结束1个月后对复发率进行统计,治疗组复发率为1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御风固表止痒颗粒治疗气虚不固型慢性荨麻疹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0.00%,对照组复发率12.50%,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当归饮子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中医综合疗法和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西医组,综合组32例患者采用以针刺、放血、拔罐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西医组28例患者采用左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持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综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随访1个月,复发率为20.0%;西医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6%,随访1个月,复发率为72.7%,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血清总IgE的影响。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1例用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对照组61例用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观察两组疗效、复发率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13%,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治疗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27.5%,对照组复发19例,复发率为61.2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E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分散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好,复发率低,能降低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保恒  刘卿卿  李海峰 《新中医》2014,46(5):113-115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口服地氯雷他定片、肌肉注射胎盘多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养血祛风汤,2组疗程均为6月,随访6月。记录慢性荨麻疹症状评分(包括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程度及持续时间),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评分。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5.0%,观察组为9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长期缓解率、中期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月、6月,2组CU症状评分和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养血祛风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近期和远期疗效均显著,且复发率低,并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3%,总有效率98.1%;对照组治愈率22.9%,总有效率88.7%,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搜风消荨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66例风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采用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Ig E水平及嗜酸性粒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1.9%和70.3%,对照组分别为64.9%和50.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21.2%,对照组为4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池穴放血疗法是一种治疗风热型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