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将其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3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行脑内血肿的清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于后者,两组术后采用Glasgow进行评分,其评分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少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与采用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其血肿清除率更高,且患者手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方法应用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采用传统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38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血肿清除率及其GOS预后评分的差别,观察、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组较传统大骨瓣开颅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明显升高,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具有微创、有效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穆吉兴 《河北医药》2008,30(9):1314-13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73例,应用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9例,单纯微创碎吸术16例,开颅手术25例,保守治疗13例.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脑疝恢复率:3个手术治疗组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组预后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组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手术治疗组预后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双侧脑疝患者保守治疗病死率极高,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应用微创碎吸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优于单纯微创碎吸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遴选2018-04~ 2019-11本院收治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对照组均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均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以及术后近期并发症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低(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相比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更明确,接受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水平更好,且并发症率更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方法本次共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微创组)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均少于开颅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选取病例Ⅳ级、Ⅴ级率高于开颅组,其中Ⅴ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对预后改善有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7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能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2015年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39例,将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65例作为微创组,将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肿清除率及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达到90%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出血量< 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微创颅内血肿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研究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术后昏迷时间及血肿清除率。结果:研究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昏迷时间低于对症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颇佳,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昏迷时间,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微创清除术手术时机对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4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手术时机为24 h以上,观察组30例手术时间为8~24 h,对比分析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病死率以及神经缺损评分情况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24 h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显著提高清除率,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11.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叶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叶出血的临床价值及疗效。方法 将我科应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叶出血35例(神经内镜组)与神经导航辅助显微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叶出血32例(显微镜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包括应激性胃溃疡、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颅内感染)、总住院时间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病死率。结果 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少于显微镜组,而血肿清除率高于显微镜组(P<0.01);2组术后并发症 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内镜组住院时间短于显微镜组(P<0.01);神经内镜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优于显微镜组(P<0.05),2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更微创、有效,可以改善高血压性脑叶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李乾锋  段发亮  闵强  罗明  王春燕  罗志华 《天津医药》2022,50(10):1072-1076
目的 比较3种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叶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术前不同的血肿量,将120例高血压性脑叶出血患者分为大血肿组和小血肿组,每组60例。根据随机信封法,每组分为小骨窗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组(采用神经导航下血肿腔置管钻孔引流术)和内镜组(采用神经导航辅助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每组2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术中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资料:术后6 h、3 d、7 d血肿清除率、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术后并发症(气管切开、颅内感染、再出血),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注药时间;预后资料:术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大血肿组和小血肿组中各手术组的年龄、术前血肿量、出血位置、发病到手术时间以及术前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肿组和小血肿组中,与小骨窗组和内镜组比较,钻孔组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失血量最少,术后6 h、3 d的血肿清除率降低,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血肿组中,内镜组术后6 h的GCS评分高于钻孔组,术后3 d、7 d的GCS评分高于小骨窗组与钻孔组(P<0.05)。大血肿组中钻孔组平均注药时间长于小血肿组(P<0.05)。大血肿组中内镜组的预后优率高于小骨窗组和钻孔组(P<0.05),而小血肿组中3组预后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肿腔置管钻孔引流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均有较高的血肿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间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4例,在患者同意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各27例,分别对患者采取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相对于开颅组,微创组中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良好(P<0.05).结论 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进行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治疗时均有一定的疗效,而其中微创血肿粉碎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为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采用微侵袭血肿引流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等手术一般情况,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情况、治疗效果,随访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其中试验组未出现中转开颅手术的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28,P=0.0340)。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131,P=0.0401)。结论微侵袭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符合微创理念,可以较快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首次清除血肿量均达到60%以上。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总有效率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GOS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具有血肿清除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09年5月收治入院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微创组40例,开颅组20例,两组患者在意识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在局麻下行穿刺血肿碎吸术,开颅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疗效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碎吸术治疗40例,基本治愈21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7例,无进步3例,死亡1例。开颅组20例,其中,开颅血肿清除16例,临床基本治愈7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2例,无进步3例,死亡1例;开颅去骨瓣4例,显著进步1例,进步1例,无进步1例,死亡例1例。结论: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具有时间短、创伤小,再配合超早期手术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HICH)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将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到我院心脑血管外科就诊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立体定向术式组及小骨窗开颅术式组,每组各50例,随访3个月后观察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率、患者病死率及进行日常生活的能力。结果术后3个月立体定向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立体定向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好于小骨窗开颅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微创钻孔引流术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施以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施以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8.21±2.16)min、住院时间(13.96±0.99)d均短于对照组的(74.25±4.33)min、(18.22±0.67)d,总出血量(24.23±3.25)ml少于对照组的(78.31±5.33)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68±3.31)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22.45±0.3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24.26±3.61)、(17.64±1.3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预后理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行微创血肿穿刺术,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63.2%,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治愈率42.1%,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疗效显著,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