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的主要表现.方法:针对本次调查研究的80例患儿实施X线平片和钡剂灌肠造影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患者实施了平片诊断确诊,其中75例患者经过了造影诊断确诊,72例患者实施了稀钡灌肠确诊,4例患者实施全消化道造影确诊.结论: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实施钡剂灌肠检查,能够准确的反应患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典型X线,将其清晰展示,诊断的结果比较准确,是临床值得推广的影像学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呕吐疾病的X线特征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临床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361例病例,进行胸腹平片、胃肠钡餐、钡剂灌肠、空气灌肠造影,50例经手术证实,回顾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胸腹平片36例有阳性表现,所有病例造影均有特征性表现。单纯食管闭锁13例、食管闭锁伴食管气管瘘6例、胃食管返流18例、食管裂孔疝8例、胃扭转5例、先天性幽门肥厚5例、十二指肠闭锁3例、十二指肠壅积症4例、先天性巨结肠18例、肠套叠281例。【结论】消化道造影是诊断婴幼儿呕吐疾病的重要方法,绝大多数具有典型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婴幼儿巨结肠经肛门Ⅰ期Soave根治术后的排便控制功能。方法:2001年7月~2006年3月行经肛门Ⅰ期Soave巨结肠根治术40例,年龄为25天~3岁。术后定期随访患儿,随访时间为1~5年,平均2.5年。对患儿的排便控制能力、便秘、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术后1年行钡剂灌肠及直肠肛管测压检查。结果:获访35例,根据李氏评分标准,排便功能“优”者(6~5分)21例,“良”者(4~3分)14例,无"差"病例,便秘1例,小肠结肠炎2例。钡剂灌肠检查发现结肠扩张段、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度正常。直肠肛管测压检查均未出现直肠肛管抑制性反射。结论:应用经肛门Ⅰ期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4.
杜俊鹏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467-5468
目的:探讨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在新生儿巨结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0年来264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新生儿进行钡剂灌肠或吸吮法直肠黏膜活检术术前诊断,用Torre手术巨结肠根治术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4例平均手术时间35 min(18~70 min),平均出血7 ml(5~10 ml);随访1~8年,症状复发23例,肛门狭窄13例,大便污粪3例,肛门直肠黏膜脱垂15例。以上复发病例均经二次手术治愈,死亡5例。结论:经肛巨结肠根治手术使大部分新生儿期的巨结肠手术一期根治成为可能并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谭宜军 《现代保健》2009,(32):164-165
目的通过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探讨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的价值,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B超对肠套叠检查,钡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治,比较各种检查方法在小儿肠套叠诊断和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共收集笔者所在科室灌肠复位小儿肠套叠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3个月至3岁,均为原发性肠套叠,灌肠复位后,复位率为90%,对多种肠套叠影像诊断作比较。结果对小儿肠套叠诊断部分病例腹部平片才有x线征象,B超检查是肠套叠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钡灌肠时可见到钡剂前进受阻呈充盈缺损,在适当压力下,套人部退向回盲部,但由于钡灌肠对复杂型套叠诊断率低还有穿孔的危险,现在已少用,而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所有病例,均可见肠管内的套人部呈软组织块影。结论x线腹部平片对小儿肠套叠诊断有局限性,钡灌肠对肠套叠有穿孔的危险,应尽量少用,B超检查是肠套叠最方便且无创伤的辅助检查,有关文献认同诊断符合率达到85%左右,而空气灌肠为小儿肠套叠的确诊提供准确的诊断方法,而确诊后能行复位治疗的,即可在透视中空气灌肠,复位率为90%。快速、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放射科医生有必要熟悉和掌握小儿肠套叠的各种诊断以及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避免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出现并发症.方法 通过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对其进行治愈方案研究.结果 近年来对先天性巨结肠的进一步研究,医学上可以不开腹经肛门根治巨结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经肛门I期soave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过程、疗效及短期随访。方法自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该术式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18例,其中常见型12例、短段型6例。均经钡灌肠、病理切片确诊。结果全部患儿均经肛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30~250 m in,术中出血20~60 m l,4例输血。切除肠管15~35 cm,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3 d,均痊愈出院。术后扩肛3个月至半年,随访3个月至2年,患儿排便1~3次/d,生长发育正常。钡灌肠复查未见结肠扩张。结论经肛门soave I期拖出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徐彩霞 《现代保健》2011,(22):116-117
目的探讨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2例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术前补充足够营养,采用等渗盐水行连续回流灌肠;术后严密观察,做好各项护理。结果所有病例术后24h左右肠道功能恢复,肛门开始排气排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患儿大便、营养发育均正常。结论做好患儿围手术期的护婵,尤其是术前充分的肠道准备、术后细致观察、精心护理是治愈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结肠冗长症是引起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于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2013年)收治47例结肠冗长症患者的临床资料。250克硫酸钡加水至1500—2000毫升自肛门灌注,在透视下观察钡剂充盈肠道情况。结果47例患者检查结果均诊断为不同程度结肠冗长症。结论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于结肠冗长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实施方法、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先期行回肠造瘘术,14例半年后行根治术,全部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一期回肠造瘘是治疗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关键,结肠化回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Martin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实施方法、手术效果。方法对16例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先期行回肠造瘘术,14例半年后行根治术,全部治愈,2例放弃治疗。结论一期回肠造瘘是治疗小儿全结肠型巨结肠的关键,结肠化回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全结肠型巨结肠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普遍用于临床,如因肠道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巨结肠术前准备、肠镜检查术前准备、小儿行钡剂灌肠检查术后、部分痔疮术前准备以及其他各种肠道手术前准备等。2006年1月-2007年3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运用结肠灌注透析治疗机对260例患者进行肠道清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回流灌肠标准模式在小儿回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肠梗阻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回流灌肠法,观察组采取回流灌肠标准模式,比较2组灌肠情况、合作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并观察2组洁肠效果。结果:观察组洁肠优良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81.40%(P0.05);观察组每次灌肠时间、总灌肠天数、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每次灌肠出量与入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每次灌肠残留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合作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肠梗阻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取回流灌肠标准模式,可改善灌肠情况,获得良好洁肠效果,提高患儿合作度,缩短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和小婴儿胃肠道气体减少的临床意义和X线诊断。方法:对20例X线腹部平片表现为胃肠道气体减少并经造影、穿刺、手术、病理等手段检查证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从1天~8个月。X线腹部平片表现为腹腔密度普遍增高,伴有或不伴有腹部膨隆,小肠、结肠内气体均明显减少或无气,其中梗阻性病变10例,胃肠经膈疝出疾病2例,占位性病变6例,功能性病变2例。结论:新生儿和小婴儿胃肠道气体减少可由多种类型病变引起,应特别警惕消化道梗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诊治体会.方法 采用病例收集的方法.结果 17例咽下综合征患儿8例经洗胃后呕吐消失,4例胎粪排出延迟患儿经清洁灌肠治愈,1例肠道感染经抗感染、补液后治愈,幽门痉挛和胃食管反流患儿经口服药物后好转,十二指肠闭锁患儿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经灌肠保守治疗至3月龄后手术治愈,其余均经指导喂养和体位治疗后好转.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一,需要依据病史、呕吐物性质、大便情况、腹胀程度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作出合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正>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诊断必须有钡灌肠检查。近2年来,我们巧用弗雷氏尿管行小儿钡灌肠检查3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乙状结肠扭转时X线征象及X线腹平片,钡灌肠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0~2O10年15例乙状结肠扭转病例,就其立卧位腹平片及钡灌肠检查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通过立卧位腹平片确诊9例,通过钡灌肠确诊5例,开腹探查确诊1例。结论 X线腹平片和钡灌肠检查是乙状结肠扭转诊断的重要手段及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ctropcritoncaltumor、PRPT)系指起源于腹膜后潜在腔隙的肿瘤。PRPT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5%以下。Solhcin报道为0.16~0.2%,软组织肿瘤中10~20%起源于腹膜后。目前影像学检查的方法较多,用于PRPT检查的主要有腹部平片、胃肠道钡剂检查、IVU腹部血管造影、B超、CT、MRI等。一、腹部平片对诊断PRPT无特征性,但对于畸胎瘤,腹部平片偶可发现其中的钙化物质,如牙齿、骨胳等。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采用改良式Soave法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8例,现结合病例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进行讨论。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自生后57天~7岁,其中2岁以下婴幼儿33例。(87%)。术前钡灌肠造影并结合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35例为Ⅰ期手术,3例为分期手术,其中1例3岁时作了Duhamel手术,因术后仍有巨结肠症状而作改良法Soave手术。另1例生后3个月并发肠结肠炎保守治疗无效而作乙状结肠造瘘,11个月时作  相似文献   

20.
《家庭医学》2006,(20):36-36
钡灌肠检查主要是用来诊断结肠病变的一种方法,即从肛门插进一根肛管、灌入钡剂,再通过X线检查,诊断结肠肿瘤、息肉、炎症、结核、肠梗阻等病变。钡灌肠检查前病人需做如下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