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给予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代文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阶段加用中药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型IgA肾病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01月~2015.12月间儿科住院和门诊确诊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4例,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诊疗方法,采用激素口服治疗,必要时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激素冲击,激素减量,激素维持3个阶段,分阶段辨证施治,辅以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1年复发率,2年复发率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P0.01),治疗组血检测指标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使中西药相互协调,有的放矢,具有最大限度的发挥西药的治疗作用,减轻和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缩短疗程,防止复发,是一种理想的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结合激素常规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激素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法,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为59.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结合激素疗法能较好地减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汤分阶段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活血汤为主,并根据激素应用不同阶段进行加味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激素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减少激素副反应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汤分阶段加味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激素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增效减毒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PN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皮质激素组和中药组,每组各40例。糖皮质激素组给予泼尼松片治疗,中药组在糖皮质激素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阶段辨证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纤维蛋白原(Fib)、血脂代谢及免疫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糖皮质激素组的72.50%(P0.05);中药组24h UTP、Fib均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组,HDL-C、IgG、ALB均明显高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中药组肝功能受损、血糖升高、痤疮、向心性肥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糖皮质激素组(P0.05)。结论:在不同糖皮质激素用药治疗阶段,同时给予中药辨证用药可明显提高PNS治疗效果,且明显改善了患者肾功能、血脂代谢和免疫功能,并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增效减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6例:激素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施治治疗,对照组24例:单纯激素治疗。[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36例中完全缓解17例,基本缓解9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缓解率(完全缓解+基本缓解)为72.2%,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24例中,完全缓解7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缓解率(完全缓解+基本缓解)为50%,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相比总有效率及总缓解率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激素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证型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6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8周两组的临床症状,如口干、眼干、疲劳及滤纸试验(Schirmer)等改善情况,对血沉(ESR)、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等检查项目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干、眼干、疲劳等症状及Schirmer实验、ESR、IgG等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常规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肝肾阴虚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肾气丸加减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0年至2007年间收治的126例PNS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63例,肾气丸加减治疗组(治疗组)63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3%,完全缓解率33.3%,与对照组的55.56%,19.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分别为14.3%,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2%,39.7%.治疗组在降低血脂,改善高凝状态,减少尿蛋白,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肾功能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气丸加减治疗PNS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复发,提高疗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丁录 《光明中医》2007,22(9):70-7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疗效.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强的松、抗凝、钙剂等治疗,难治性肾病加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治疗组分阶段加中药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PNS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应用强的松、抗凝、降脂、保护胃黏膜、利尿、ACEI制剂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中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辨证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雨田 《山西中医》2002,18(1):9-10
采用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血压均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P<0.01),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肝郁证等证及其兼证方面,对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常用治法有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结合等。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1 月经后期须辨寒热 月经后期,以血寒较多。《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寒则血凝泣。”机体阳气不足,寒自内生,寒主收引,其性凝滞,阻碍经脉的流通,致生化失期,必造成月经后期。然月经后期亦有属热者,血热之躯,月经多先期而至,盖火热易动血,迫血妄行,故血热则经脉沸腾,善流而不止。但火热又易耗伤阴津,消灼阴液,令人阴津亏伤,血液粘稠,血流不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的临床报道,总结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各证型的病症特点、病机、治疗方法,以及临床中各证型的常用方,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症状采用自拟尿频方或尿清方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3个月后观察尿频尿急、排尿不净和小腹坠胀难忍三个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平均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5.7%。  相似文献   

18.
高粘滞血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粘滞血症又称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lood Hyper-visicosity Syndrome简称BH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微循环不良。现代医学认为高粘滞血症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1],防治高粘滞血症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特综述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高粘滞血症的临床进展情况。 1 病因病机 于氏等[1]认为本病系痰浊瘀血交阻,血行不畅所致。然痰浊瘀血的产生,原因种种,但脏腑功能失调是其基本原因,而食谱异常、吸烟、嗜酒、情绪激动等则是其促发因素。高氏[2]认为BHS的发生多因年老久病,精血不足,气虚血瘀,痰…  相似文献   

19.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临床症状较多。根据人体的阴阳盛衰、脏腑的虚实、发病的诱因以及脉象和舌苔的变化.可归纳为常见的四种不同证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