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糖尿病与老年非糖尿病的尸检各 4 0例。以冠状动脉狭窄指数 (SI)≥ 9为病理诊断冠心病的标准。①SI≥ 9,糖尿病组 2 7例 (6 7 5 % ) ,非糖尿病组 12例 (30 % )。②冠状动脉三支狭窄 3级以上 ,糖尿病组 18例 (45 % ) ,非糖尿病组 8例 (2 0 % )。③糖尿病组心肌梗死 18例 (45 % ) ,非糖尿病组 5例 (12 5 % )。④糖尿病组 ,高血压 2 6例 ,SI≥ 9达 2 0例 ,无高血压 14例 ,SI≥ 9仅 6例。⑤糖尿病组心肌微小动脉内膜肥厚是非糖尿病组的 2倍 ,血管周围纤维灶是非糖尿病组 4倍 ,坏死灶是非糖尿病组 2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240例呼吸道疾病患者(肺结核8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0例、支气管哮喘80例),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分为A1组(40例肺结核患者)、A2组(40例肺结核患者)、B1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B2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C1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C2组(4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结果 A1组、B1组、C1组给予常规治疗,A2组、B2组、C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各组的临床治疗效果。A1组与A2组,B1组与B2组,C1组与C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称简房颤)患者使用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老年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患者分为2组:A组合并2型糖尿病105例,B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95例,A组、B组每组患者分别被随机抽签分为2组,A组分为A1组(低强度抗凝组)55例,A2组(中等强度抗凝组)50例,B组分为B1组(低强度抗凝组)50例,B2组(中等强度抗凝组)45例:(1)低强度抗凝组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2.1;(2)中等强度抗凝组INR 2.1~2.6;观察4组12个月内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情况。结果 A组血栓栓塞事件6例,B组血栓栓塞事件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05)。A组出血事件12例,B组出血事件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05)。A1组出血事件2例,A2组出血事件10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5);B1组出血事件1例;B2组出血事件9例,两组出血事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 80岁及以上房颤患者中,华法林抗凝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者与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无差异,INR值维持在1.5~2.1有效性高同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死亡患者空腹血糖变化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和存活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查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4年 12月我院住院 3 5 7份创伤死亡患者病历 ,根据空腹血糖含量分为正常血糖组 (3 .5~ 6.1mmol/L)、轻度高血糖组 (6.1~ 8.0mmol/L)、中度高血糖组 (8.0~ 11.0mmol/L)和重度高血糖组 (>11.0mmol/L)。统计不同水平血糖患者发生MODS例数和院内存活天数 ,并分别计算创伤MODS死亡患者空腹血糖与MODS定量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  (1) 3 5 7例创伤死亡患者正常空腹血糖 3 1例 (8.68% ) ,轻度高血糖 76例 (2 1.2 9% )、中度高血糖 10 5例 (2 9.41% )、重度高血糖 14 5例 (4 0 .62 % ) ,创伤死亡患者高血糖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率 (P <0 .0 1)。 (2 )正常血糖组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出现MODS例数分别为 5例 (16.13 % )、3 2例 (4 2 .11% )、82例 (78.10 % )和 117例 (80 .69% ) ,高血糖各组MO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3 )正常血糖组 3 1例、轻度高血糖组 76例、中度高血糖组 10 5例和重度高血糖组 14 5例中 3天内死亡例数分别为 2 6例 (83 .87% )、3 3例 (4 3 .42 % )、3 8例 (3 6.2 0 % )和 43例 (2 9.66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时细胞外不同Ca~(2 )浓度对神经细胞坏死程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体外培养 12—14天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例);单纯缺血组(8例);较高 Ca~(2 )浓度组(8例)高Ca~(2 )浓度组(8例)。检测各组神经细胞内总钙(TCa~(2 )),游离钙(Ca~(2 )i)及细胞外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浓度变化。结果 单纯缺血组,较高Ca~(2 )浓度组,高Ca~(2 )浓度组细胞内 TCa~(2 )。Ca~(2 )i及外液中LDH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高Ca~(2 )浓度组,较高Ca~(2 )浓度组细胞内TCa~(2 )、Ca~(2 )i及外液LDH 浓度均高于缺血组。结论 脑缺血时,随着细胞外液中Ca~(2 )浓度增高,神经细胞内钙沉积增加,从而加速神经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6.
曾祥建 《新医学》2012,43(7):497-498
目的:研究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和呋塞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将90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分为组1、组2和组3各30例。3组均口服喹诺酮类抗生素,组1加服呋塞米,组2加服坦索罗辛,组3同时加服呋塞米和坦索罗辛。呋塞米20 mg,3次/日,坦索罗辛0.4 mg,1次/日,共服两周。比较各组疗效。结果:90例总排石率80%(72/90)。组1有21例(70%)排出结石,组2有23例(77%)排出结石,组3有28例(93%)排出结石,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排石时间为(10.3±0.3)d,组2为(10.5±0.4)d,组3为(5.0±0.2)d,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1有5例(17%)发生肾绞痛,组2有6例(20%),组3有1例(3%),组1和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1、组2与组3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坦索罗辛和呋塞米合用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应用喹诺酮类第三代抗菌药氧氟沙星 (OFLX)和抗厌氧菌的硝基咪唑类药物甲硝唑 (MFC)治疗牙周炎 ,随机分为甲硝唑治疗组、氧氟沙星治疗组、甲硝唑和氧氟沙星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牙周袋内局部给药方式治疗 ,并观察疗效 ,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门诊就诊的成人牙周炎患者 40例 (10 8牙 ) ,其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18~ 62岁。氧氟沙星治疗组(O组 ) 10例 (2 8牙 ) ,甲硝唑治疗组 (M组 ) 10例 (2 6牙 ) ,氧氟沙星 +甲硝唑治疗组 (O -M组 ) 10例 (3 0牙 ) ,对照组 (A组 ) 10例(2 4牙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栓治疗在低危、中危非瓣膜性房颤(NVAF)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NVA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CHA2DS2-VASc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62例,CHA2DS2-VASc评分为0分)和中危组(66例,CHA2DS2-VASc评分为1分)。将低危组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30例)和阿司匹林组(B组,32例)。将中危组6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C组,32例)和华法林组(D组,34例)。评价四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和B组、C组和D组患者发病原因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心功能均以NYHA I级为主,四组在心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D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出血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患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C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高于D组(χ2=4.3453,P=0.0371),C组血栓栓塞发生率高于D组(χ2=5.5479,P=0.0185)。结论阿司匹林对预防低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无明显影响。华法林可减少中危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风险,且并未明显增加患者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T2DM患者59例,其中新诊断21例(A_1组,发生糖尿病病程<6个月),病程<2年20例(A_2组),病程>2年18例(A_3组),同期健康对照组21例(B组),比较各组真胰岛素(true insulin,TI)、胰岛素原(PI)、FFA、RBP4、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 A组Homa-Is低于B组,RBP4高于B组,A_2、A_3组FFA、LDL高于A_1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其伴随血浆RBP4、FFA水平的升高,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关系。方法提取76例2型糖尿病(T2DM)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124例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C组)及100例健康人(A组)的血清,测定其NO代谢产物硝酸盐和亚硝酸盐(NOx)水平。结果T2DM无高尿酸血症组比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组NOx水平高(P0.05)。结论检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是诊断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