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08年11月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子宫穿孔、低钠血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前要选择好肌瘤的类型、大小,术中注意手术技巧和良好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镜电切组)与5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传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医师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结果 宫腔镜电切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疼痛比例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具有不开腹、无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行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肌瘤,手术时间10~7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随访6~48个月,0型、Ⅰ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满意率均达100.0%,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结论 B型超声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是目前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应用宫腔电切镜对因子宫黏膜下肌瘤所致月经过多患者 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结果 :术后随访 1个月~ 2年 ,月经量及月经周期均恢复正常 ,疗效满意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 ,具有不开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及手术安全彻底等优点。术中B超监视对预防子宫穿孔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和I型黏膜下肌瘤均一次切除干净;Ⅱ型黏膜下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净,3例大部分切除.无一例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宫腔镜电切术在国内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为子宫肌瘤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TCRM)或加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本文对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44例,年龄18~65岁、平均43.8岁,已婚  相似文献   

7.
任江虹 《河南医学研究》2011,(3):305-306,309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180例的手术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10 ~45 min,术中出血约10 ~60ml,无一例有感染、穿孔,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的月经量及经期得到明显改善,治疗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3年8月至2008年1月,我院对112例宫腔镜联合超声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0型50例,Ⅰ型40例,Ⅱ型22例。肌瘤大小1.0—5.5cm,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112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O、Ⅰ型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Ⅱ型中有6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无1例子宫穿孔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安全、可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许杰 《吉林医学》2013,(26):5400-540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33例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4.28%,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是黏膜下肌瘤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手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5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其中15例为子宫内膜切除、16例为肌瘤及部分内膜切除、9例为肌瘤切除、1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切除.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2年,月经改善率96.4%,经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后5例无月经,5例月经减少,44例月经正常.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是利用宫腔镜在电视下切除子宫肌瘤,此项技术对患者损伤小且恢复快,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我院自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开展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12例,效果满意,现将其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例,年龄35~50岁,平均42.5岁,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择7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在超声监护下行宫腔镜电切术,观察其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结果:7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0、Ⅰ型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Ⅱ型中有2例因肌瘤较大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无1例子宫穿孔及过度水化综合征.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安全、可行的,但术前要选择好肌瘤类型、大小,术中注意手术技巧和监护.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60-263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不同分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生殖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85例,其中0型组25例,Ⅰ型组33例,Ⅱ型组27例。3组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行电切电凝术切除肌瘤。统计3组患者手术指标、并发症率。3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子宫肌瘤残留率、再次手术率、术后6个月子宫肌瘤复发率。结果:0型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术后3个月肌瘤残留率、6个月随访肌瘤复发率、再次手术率均低于Ⅰ型组和Ⅱ型组患者,Ⅰ型组低于Ⅱ型组患者(P<0.05)。3组患者中术后肌瘤残留、复发患者妊娠率、足月分娩率低于未发生肌瘤残留和复发患者(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后肌瘤残留和复发会导致患者生殖预后不良,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残留和复发率高,对生殖预后影响较大,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考虑选择其他治疗方式降低术后残留和复发率,提高生殖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
妇科手术     
多发性微小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患者的护理;富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48例分析;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其治疗效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66例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良性肿瘤25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妍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180-181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中,0型46例,Ⅰ型24例,Ⅱ型10例。结果: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总满意率为92.5%,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0%。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37例。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0型24例,Ⅰ型10例,Ⅱ型3例。结果:37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4~24个月,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建平  齐旋 《中外医疗》2009,28(11):38-38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O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除2例出现低钠血症外,余全部一次性切净,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廉江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38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子宫黏膜下肌瘤中0型94例,Ⅰ型209例,Ⅱ型79例.结果 38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满意率为96.6%,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32例有生育要求者,21例妊娠,15例已分娩.结论 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式.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宫腔镜经宫颈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影响手术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2001年2、3月两个月,因子宫异常出血及不孕,经宫腔镜检查证实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62例,均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后随访24月.评价宫腔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月经量减少及围月经期症状的改善情况.同时评价常见因素对宫腔镜电切子宫肌瘤疗效的影响.结论 经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仅能治疗月经过多,而且可以治疗大部分的围月经期症状,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有疗效下降的趋势.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多发肌瘤较单发肌瘤疗效差,类子宫肌瘤较类肌瘤疗效差,年龄小于35岁组较年龄大于35岁组疗效差,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大小与疗效关系不大.所以,合适选择病材是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观察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定期随访.结果:4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60 min,术中出血10~120 mL,无子宫穿孔及水中毒发生,随访满意率为99%.结论:等离子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