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女性多于男性(P<0.05),发病以41~50岁组和51~60岁组所占比例较高(P<0.05),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悸、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结论:心脏神经官能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交泰丸敷脐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5年3月~1998年3月,采用“交泰丸”研粉敷脐的方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28例;年龄19岁~44岁;病程3个月~5年。全部患者均经心血管内科检查排除冠心病、心肌炎等器质性心脏病,且无甲状腺机能亢进及慢性感染、药物影响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胆怯、气短、乏力、胸痛及其它神经官能症症状。心电图检查大多有窦性心动过速,部分患者有非特异性S-T、T波改变,血压随情绪波动轻微升高。  相似文献   

3.
从肝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8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症,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好发于女性20~40岁之间,以心悸、胸痛、气短、失眠、焦虑、精神不振等为主要表现,一般预后良好。属于祖国医学“心悸”、“胸痹”、“郁证”等范围。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治疗工作,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8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思宁 《中医研究》2004,17(6):51-52,54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患者主观症状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通常合并焦虑等心理方面的障碍,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心脏神经官能症常见有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多见,多见于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由于社会生活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本病的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治疗本病西医治疗一般以小量镇静剂、植物神经调节剂、β受体阻滞剂为主,近期效果尚可,远期疗效欠佳.而运用中医中药的治疗日渐显示出其优势,现试将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及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过早搏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也是最常见的异位性心律.可发生于正常人,更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笔者自1978年开始运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病理性过早搏动3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病人,年龄最小36岁,最大69岁,以45~55岁者为最多;病程最短1年,最长20年。患者均不同程度的伴有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头晕乏  相似文献   

6.
逍遥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青 《北京中医》2003,22(6):28-29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及个性特点为基础而引发的 ,由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以心血管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据其主要的临床特点 ,一般可归属于心悸、胸痹、脏躁、郁证、虚劳等范畴。近年来 ,笔者采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逍遥散加减 ,对 4 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进行治疗 ,另设西药对照组 4 0例进行观察对比。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选择 1 998~ 2 0 0 2年间门诊及住院的 8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其中男性 2 6例 ,女性 74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2 0岁 ,平均 35岁。采用抽签法 ,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加味五味子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方法:将70例气阴两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前者给予加味五味子汤治疗,后者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失眠、焦虑等症状均得以改善(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悸、胸闷、气短和失眠等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P 0.05。结论:加味五味子汤对气阴两虚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李大军  乔蓉 《北京中医》2004,23(2):121-121
心脏神经官能症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 ,青壮年女性多见 ,一般并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该病符合中医郁证范畴 ,多与痰有关。临证中本人采用柴芩温胆汤合甘麦大枣汤对证治疗 ,临床取得良效。现举 2例介绍如下。例 1.党某 ,女 ,31岁 ,公务员。因工作压力大 ,近一年来出现胸闷、乏力 ,伴心悸、眠差 ,偶有胸痛 ,口服罗拉等药物治疗 ,效果不显。 2 0 0 3年 6月 12日首诊 ,症见 :胸闷乏力心悸 ,每于生气或工作繁忙时加重 ,同时自觉忧郁 ,眠差梦多 ,舌质淡苔薄黄 ,脉弦细。证属痰郁气结 ,心神失养。治以理气化痰 ,养心安神。方以柴芩温胆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笔者自1993年~2001年用益气养心、补血安神法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8例,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38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2例,女26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29岁;平均30岁;病程最长4a,最短半年.3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经心电图等全身检查均正常,西医明确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2治疗方法 基本方:党参50g,麦冬20g,五味子15g,黄芪30g,炒枣仁30g,柏子仁30g,丹参20g,当归lOg,百合15g,白芍15g,灸甘草……  相似文献   

10.
指压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1980年~1996年,用指压内关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3例,均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3例中男性34例,女性19例;年龄均为50岁左右;病程多为1年以上。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心前区及胸骨后疼痛,平时可有胸闷、气短,活动时症状加重。治疗方法医者以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内关穴,以患者可以耐受力度,出现酸麻胀感后坚持按压5分钟。治疗效果疗效标准:显效:按压5分钟后,心电图恢复正常,胸痛、胸闷及心悸症状消失;有效:按压5分钟后,胸痛、胸闷及心悸症状消失;无效:按压5分钟后,胸痛、胸闷及心…  相似文献   

11.
<正>心血管神经症,又称心脏神经官能症,为临床常见病,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病时以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气短、失眠多梦、疲乏无力等心血管疾病相关症状为主。临床上多见于中青年人群,以20~40岁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以更年期妇女为多。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加重,迁延不愈,给患者  相似文献   

12.
<正>1住院病史曾某某,女性,43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8月余,加重一天"于2010年04月01日经门诊收治入院。患者近8月来反复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悸,偶伴胸痛,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多次查心电图示:V4~V6导联T波改变,心肌酶谱、心梗三项、胸部CT正常,每次发作均与情绪波动有关,活动后无明显加重。平素工作压力大,精神易紧张。曾于外院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四逆散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非器质性病变,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山东名中医卢尚岭教授擅用四逆散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将收集的病例整理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2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发病有明显诱因者31例。本病以胸闷、胸痛、心悸、失眠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经检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20~249,白芍24~309,积实20~309,郁金12~209。加减:若胸闷,或胸胁及背部以胀痛为主,兼心情抑郁,暧气者,为肝气郁结证,加香附、佛手、檀香、苏梗等,重…  相似文献   

14.
颈心综合征是指颈椎病导致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类病症 ,临床可见心悸 ,胸闷 ,胸痛等不适。本人自 1 995年开展颈椎病治疗以来 ,对1 0 0例颈心综合征患者进行穴位注射疗法的临床观察 ,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1 0 0例患者中 ,男 46例 ,女 5 4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0岁 ;病程最短 4个月 ,最长 6年。颈椎病伴胸闷者 62例 (其中窦性心律不齐 3例 ,窦性心动过缓 2例 ) ;胸痛者 1 8例 ;心悸者 2 0例 (其中窦性心律不齐 6例 ,窦缓 1例 )。2 .诊断标准具有颈椎病临床表现及体征 ,并经 X线或 CT检查符合颈椎病诊断。伴有胸…  相似文献   

15.
朱翠玲 《中医杂志》2003,44(7):528-529
我们以《金匮要略》中的奔豚汤制成奔豚口服液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999年4月~2002年5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90例神经官能症患者.其中女性61例,男性29例。所有病例均通过详细体检,常规12导联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检查,部分病例做平板运动试验或心得安试验,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参照《实用内科学》中关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中医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来采用温胆汤加味治疗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20~65岁,平均41.5岁;病程17天~6年,平均1.7年。患者多因工作紧张、情志不舒等因素的影响,出现阵发性发病,自觉症状较多,除一般植物神经症状外,多以心血管系统表现为主;或自觉阵发性胸痛、胸闷、心悸、气促、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7.
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红 《新中医》2012,(4):19-20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宁心安神汤组(观察组)与小剂量镇静剂和B一受体阻滞剂治疗组(对照组)。治疗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62%,对照组为72.9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头昏头痛、失眠乏力等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宁心安神汤有明显的改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路永平 《中医研究》2009,22(10):24-26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表现。临床上多表现为不典型胸痛,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心电图的非特异性ST—T改变,偶发期前收缩等,好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且以女性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依据,常因过劳、精神创伤或情绪激动而加重,病情时好时坏,迁延不愈,治疗亦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9.
耳穴压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9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最多,多见于女性。笔者采取耳穴压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1977年开始应用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今将资料比较完整的20例分析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诊断依据:1.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史或症状,而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活动后气急或心律失常.2.有心电图变化.3.能排除其它原因心脏病、药物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二、性别与年龄:男性19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42岁,最小18岁.≤20岁3例,21~30岁15例,31~40岁1例,>40岁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