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以针灸调理脾胃 ,应用广泛 ,疗效甚好。针灸脾胃论始源于《内经》。古人认为 ,脾胃经穴有调治脏腑疾病的作用 ,针灸足三里能治疗多种疾病。《灵枢·五邪篇》云 :“阴阳俱有余 ,若不足 ,则有寒有热 ,皆调于足三里。”唐代孙思邈提出“五脏不足 ,调于胃。”的论点 ,提倡艾灸足三里而健身御邪。金元时期李东垣创立脾胃学说 ,强调针灸不要妄行补泻 ,免伤脾胃。主张用不补不泻的导气通络手法 ,使营卫气血平衡 ,以达到治疗目的。现在 ,足三里、三阴交等脾胃经穴仍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2.
从重症肌无力与阴阳学说、五脏相关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探讨针灸和推拿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理论基础.重症肌无力的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病位在脾,亦常累及心肺肝肾,与五脏相关.脏属阴,阴病则要治阳,因此涉及阴阳学说.治阳可用升补脾阳的补中益气汤,再根据五脏虚损加减治之.但少数患者长期服药不愈,则与其经络欠通畅,...  相似文献   

3.
对古医籍中针灸取穴方法的研究发现,取穴理论主要分为以痛为腧、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等方面.1)以痛为腧:孙思邈对《内经》中的"以痛为腧"的理论进行发挥提出阿是穴理论,王执中提出了"按之酸痛是穴"的学说,这是对以痛为腧的选穴内容进一步的完善.2)辨证取穴:皇甫谧《针灸甲乙经》记载了数百种病症的针灸选穴处方,确立了辨证取穴的规范.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用经络理论论述了病机,丰富了辨证取穴的内容.3)循经取穴:李梴的取穴学说重视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主张取穴即取经络之气,以未病部位为主.4)按时取穴:金代何若愚提出了子午流注法,窦汉卿总结出了"流注八穴"的主治病症,元代医家王国瑞提出十二经"夫妇相合逐日按时取原说"和飞腾八法的理论,徐凤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完善了子午流注法和倡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相似文献   

4.
营卫失常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恢复营卫功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金匮要略》中论述了诸多营卫失常病证:认为中风、瘾疹、萎黄的病机是营卫俱虚,血痹病的病机是卫阳不足、营阴涩滞,历节、黄汗的病机是营气不通、卫气不行,虚劳的病机是卫虚营竭、营卫气伤,肺痈的形成与凤热入中营卫有关,寒疝、水气病当责卫气不行、邪正相搏,其中水气病也由营卫相干、营卫俱劳所致。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论失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帝内经》眠梦理论进行整理,探讨失眠的病因病机及临床治疗。认为失眠的病机为气血盛衰、厥气客入、客邪阻遏等。治疗应补虚泄实,和合阴阳;通达经络,调和营卫;驱逐邪气,安神定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络的理论研究 ,发现经络理论本身存在着许多原始的认识上的错误 ,如将针灸穴位经络 (狭义经络 )与人体内在一切联系结构 (广义经络 )混同在一起 ,并将针灸穴位经络认为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以及“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学说等。论述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形成概念混同的历史原因 ,提出气血流注学说的不切实际 ,指出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各自的内涵 ,重新认识中医的经络理论 ,明确今后临床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菀陈则除之”理论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是针灸治疗法则之一。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病因病机历来多被认为与“虚、瘀”有关,多因患者久病正虚或年老体虚,余邪未清,耗伤气血,不荣则痛,加之余邪阻遏经络,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治疗上以祛瘀止痛、扶正通络为主。本文依据“菀陈则除之”理论,结合PHN的病因病机,提出具有“祛瘀生新、调和气血”之功的刺络拔罐法治疗PHN,并通过具体案例来阐释“菀陈则除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痹证是指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而引起经脉、肌肤、关节、筋骨疼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肌肉萎缩等为其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我科自1982年来试用低功率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此症,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络理论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经络的理论研究,发现经络理论本身存在着许多原始的认识上的错误,如将针灸穴位经络(狭义经络)与人体内在一切联系结构(广义经络)混同在一起,并将针灸穴位经络认为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以及“如环无端”的气血流注学说等。论述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形成概念混同的历史原因,提出气血流注学说的不切实际,指出广义经络与狭义经络各自的内涵,重新认识中医的经络理论,明确今后临床科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论述腧穴配伍理论在《内经》中的体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系统分析《内经》有关腧穴配伍的文献,引述与腧穴配伍有关的阴阳、五行、经络等内容并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内经》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理论作为针灸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使得腧穴配伍理论已经具备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系列的腧穴配伍方法和常见病的治疗处方和治疗方案。[结论]《内经》腧穴配伍理论对针灸处方的建立和发展以及认识针灸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治疗范围、增加疗效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灸大成》是一部针灸名著。编著者杨继洲是我国明朝杰出的针灸学家。所著《针灸大成》十卷,可谓集明以前针灸学术之大成。由于该书“博大精深,故三百八十年来,凡行针者莫不以此书为本”。可见影响之深远。杨氏学术思想,上溯了《素》、《难》,旁及诸家。他指出“溯而言之,则《素》、《难》为最要。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济世之心法。垂之万世而无弊也”。不溯其源就不能掌握针灸学发展规律,他崇古而不泥,主张“随时变化而不泥于成教”。1重视脏腑经络理论,强调辩证施治杨氏认为针灸治疗疾病,不能脱离脏腑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12.
秦汉时期随着《黄帝内经》、《难经》、藏象经络学说的形成而奠定了脏腑辨证学说的理论基础,从早期的脏腑分证、脏腑病候的出现直至《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才有了脏腑辨证论治的初步实施。秦汉时期脏腑辨证学说仍是零散、未成体系的,所以是它的孕育时期。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络脉理论与老年冠心病病机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络学说在《黄帝内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素问》八十一篇中,论及经络者六十余篇,经络学说不仅对针灸具有指导价值,而且对中医临床各科皆实用。络脉理论是演帝内经》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络脉与经脉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本文就《黄帝内经》经络学说中的络脉理论与老年冠心病的病机进行相关性探讨概述如下。1络脉生理与心脏络脉是对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部分的通称。《灵枢·脉度》日:“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络,是相对经而言,有“网”的意思,它从经脉别出后,愈分愈多,越分越细,网络全身,无处不到。…  相似文献   

14.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同等的重要。几千年来,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经络学说不仅是生理、病理学的基础,而且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作为正确诊断和治疗的主要准则。这个准则,不但在临床上指导着针灸疗法的实践,就是其他各科在诊疗方面的实际运用中,亦无不以此作为指针和依据。所以历代医学家,不论是否从事针灸事业,对经络学说,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内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阐发营卫理论。以《内经》论述为依据,参考有关著述,对《内经》营卫本义、营卫生成、营卫生理、营卫循行、营卫功能、营卫病机以及营卫病证等内容作了系统回顾。同时,对营卫的运行与功能提出如下观点。1营气在御邪卫外特别是在制约与抵抗温热性致病因素中发挥重要作用。2结合卫气剽疾滑利的性质及其运行的三种主要模式,提出不同的运行模式是卫气发挥生理功能的前提与条件。3特别提出卫气为使,即卫气能够传达神机,卫气逆行是传达神机从而使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反应、反射与疾速运动的基础。4卫气是宗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气贯心脉行呼吸,卫气以宗气组分的形式入脉,从而对人的呼吸与循环产生作用,影响循环自然会影响血压。5营卫源自饮食,化于水谷精微,强调对营卫形成及其与物质代谢密切相关的认识,有助于阐发慢性病病机。6营卫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这些生理功能,对认识人体生命状态与疾病变化及防治具有帮助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原始的经络说,是根据针灸医疗实践创建的向心走行说。在《黄帝内经》成书时代,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时期。针灸经络理论,随着中医脏象气血理论、病因病机理论、诊断治疗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技术与方法的提高,逐渐由向心走行说向全身脏腑、肢体气血循环说过渡,最终形成了中医所特有的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17.
“是动则病”“是主某所生病”的理论,是我国古代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客观地反映了经络疾病证候,为后世经络辩证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浅析这一理论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赋又名《流注指要赋》.是金·窦汉卿所撰著.其内容主要介绍经络系统的理论和辨证规律,并以病机十九条作为分类阐述的基础。在选用俞穴上重点以五俞穴和有特殊治疗意义的一些俞穴,来说明经络、病候、经穴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循经取穴的法则.必欲治病,莫如用针。治病方法虽多,都不如针灸操作简便,显效迅速,且经济节约。巧用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一向被誉为神圣工巧,因此我们要努力继承,深入研究,掌握其深奥的机理,才能运用它为人民服务.外取砭针,能(?)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面倒阴.砭石和针刺疗法,是一种外治法.用砭石在体表进行施术,可除祛病邪,恢复正气的生理状态.所谓中含水火者,寒热也.采用针术,对阳亢之热症施行泻法,可以消除火热之邪;反之,对阳虚之寒症施行补法,可以恢复阳气,祛除阴寒之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学说观念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进行辨证施治。《金匮要略》方剂组方严谨 ,用药精当 ,为后世所推崇。在疾病变化的表里升降、寒热虚实病理过程中 ,《金匮要略》方能多层次、多系统地多向调节和治疗杂病 ,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现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其机理。1 燮理阴阳 阴平阳秘人体阴阳是相互维系并保持动态平衡 ,而疾病后期易致水亏或火衰的病理结果 ,产生寒热错杂之证 ,治疗时如单纯“补阳则阴竭 ,泻阴则阳脱” ,正确的治疗如尤在泾指出 :“欲求阴阳之和 ,必求于中气 ;求中气之立…  相似文献   

20.
《标幽赋》是金元时代著名针灸医家窦杰的著作 ,窦杰字汉卿 ,后更名窦默 ,早年师承王翁、李浩 ,后又任元世祖时昭文馆大学士、太师等职 ,故又有“窦太师”之称。由于其博学多采、精专医术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撰著了《针经指南》和《流注指要赋》等书 ,而现今广为流传的《标幽赋》则载见于《针经指南》的卷首 ,此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提纲挈领地把中医经络理论和针灸临床实践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这在后世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徐凤的《针灸大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均见收载诠释 ,可谓历代医家所推崇。此赋之所以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