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硫酸卷曲霉素(CPM)超声雾化吸入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26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合理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痰菌阴转率为82.5%,肺部病变吸收总有效率为93.7%,空洞闭合或缩小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为61.9%,肺部病变吸收总有效率为73.0%,空洞变化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并用卷曲霉素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微卡治疗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9,他引:4  
目的探讨微卡治疗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老年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75例,随机分入微卡治疗组及单纯化疗组,化疗方案均为3DLZE/6DL,治疗组加用微卡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化疗组分别为68.4%和45.9%,疗程结束(6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78.9%和51.4%。治疗组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治疗组与化疗组疗程结束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1.6%和59.5%,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7.1%和50%,治疗组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结论微卡可提高老年夏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3.
周开元  李璐  李军梅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349-135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病的疗效。方法73例入选的耐药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对照组(n=37)。根据两组患者的化疗史选择复治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复治方案同时联合应用雾化吸入硫酸阿米卡星及异烟肼,2次/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咳嗽症状缓解、痰菌阴转率、病灶显著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复治化疗辅以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病,能较快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切断传染源,加速病灶吸收好转和空洞闭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在复治涂阳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64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微卡加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2S3H3R3Z3E3/6 H3R3E3化疗方案。观察治疗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2例取得痰菌阴转率和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62%、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32例的71.87%、62.5%。结论微卡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有助于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联合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的方法将60例老年复治肺结核分为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SE/4HRE,治疗组联合应用微卡菌苗。结果治疗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67%,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93%,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13%;对照组第2个月涂片阴转率为40%,第6个月涂片阴转率为80%,疗程结束1年后随访复发率为2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吸收好转率分别为67%和90%,而对照组的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40%和7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结核药物联合微卡菌苗治疗老年复治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降低复发率。微卡菌苗可作为老年复治肺结核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喻梅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40-1341
目的探讨射流式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对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菌阳肺结核随机分为射流式雾化吸入组(射流式组)和超声雾化组(超声组)各64例,两组除雾化方式不同外,雾化药物及其他化疗方法均相似,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射流式雾化吸入较超声雾化吸入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快、痰菌阴转率高、病灶吸收好转快。结论肺结核病灶在下呼吸道,优选射流式雾化吸入抗痨药物,可以增加病灶药物浓度,加强杀菌,抑菌作用,促进局部内膜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微卡(Vaccae)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169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即分为两组,A组(85例)、B组(84例),均采用2HRZS(E)/4HR方案治疗,A组加用微卡治疗。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痰菌阴转情况。结果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80%和65.5%,疗程结束时A、B两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7.6%和84.5%。疗程结束时胸部病灶显著吸收率:A、B两组分别为90.6%和75%,空洞闭合:A、B两组分别为85.9%和64.3%。结论微卡联合化学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能提高痰菌阴转率,促进肺部病灶吸收,提高免疫细胞活性,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剂,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施军卫  袁瑛  顾红艳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653-1654
目的观察和评价r-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MDR—PT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例和对照组11例,分析单纯正规抗结核治疗与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加用r-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不同方法,探讨治疗效果。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r-干扰素雾化吸入疗程为6个月,结束时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化疗疗程。实验组和对照组痰菌阴转率6个月时分别为81.8%和36.4%,痰菌阴转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胸部X线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灶吸收率分别为90.9%和45.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6%和54.5%,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r-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MDR-TB,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变的吸收,疗效确切,药物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和评价化疗并用微卡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10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观察组50例,治疗组以硫酸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力克肺疾片、微卡治疗方案,对照组以硫酸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力克肺疾片的治疗方案,疗程为12个月。结果全部102例患者完成化疗疗程,6个月末痰菌阴转率:治疗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6.9%和48.0%,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分别为86.5%和56.0%,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治疗组与观察组疗程结束后肺部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4.6%和54.0%,空洞闭合率分别为88.5%和58.0%,治疗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微卡用于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能提高痰菌阴转率,有利于病灶吸收,空洞闭合,可作为耐多药肺结核的免疫治疗和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注射液(BCG-PSN)在复治肺结核免疫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96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分为免疫治疗组(A组48例)和对照组(B组48例)。化疗方案为2H(D)R(T)Z E(S)/6H(D)R(T)E,治疗组加用斯奇康治疗。结果治疗8个月后,A组痰菌阴转率显著高于B组(P〈0.01)。病灶吸收好转及空洞缩小、关闭速度,亦优于B组。A组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显著优于B组。1年后A、B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1%和8.9%。结论斯奇康注射液能有效改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化疗疗效,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好转。可作为复治肺结核化疗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短程化疗并用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对患者痰菌阴转的影响。方法 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例,在短程化疗基础上给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作为实验组,共30例,男22例,女8例。给单纯短程化疗作为对照组,共33例,男28例,女5例。观察痰菌阴转情况。结果 实验组排菌天数为16.67±10.28天,对照组为37.5±15.41天,t′=6.37,P<0.001,两者有显著差异。毒、副作用无增加趋势。结论 短程化疗并用组合药液超声雾化吸入是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措施之一,方法简单易于接受,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微卡(母牛分枝杆菌菌苗)作为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8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化疗方案相同3SHRZE/6HR,治疗组肌肉注射微卡,每半月1次,共9个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1);治疗组病灶吸收,空洞关闭率分别为97.5%和9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5.0%和78.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卡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可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93~1997年27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为今后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项目实施以来本市登记的全部新登记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从病例发现方式?登记初?复治比?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由因症求诊发现,以综合医院转诊发现为主(63.7%)?初治涂阳病例数与复治涂阳病例数之比呈逐年下降趋势(1993年为1∶1.6,1997年为1∶0.3),多数复治病例的形成与曾接受综合医院治疗有关?结论结核病归口管理是减少复治涂阳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难治、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26例涂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化疗方案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观察疗效。结果复治涂阳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0.0%,对照组65.2%;其中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组痰阴转率61.5%,对照组16.7%。经统计学处理皆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及其他难治、复治病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情况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部于1994年起在15省实施“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二年来已有252个县参加了项目试点。发现涂阳病人18081例(初治占78.1%,复治占21.9%),较项目开展前增加了50%全程督导管理约占50%,化疗满2个月痰菌阴转率初治为93.9%、复治为91.9%,满疗程队列分析治愈率初治为93.5%、复治为84.6%,取得了较好的控制实效。  相似文献   

16.
叶红  吕莉萍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8):1433-1435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9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63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正规抗结核治疗HRZELv。对照组24例;治疗组39例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第一个月每周1次经支气管镜介入局部酌情给予APC、冷冻等治疗共四次,第二个月二周复查一次,并根据当时支气管镜下表现给予相应的处理。之后1~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痰菌转阴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54.2%和87.2%;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吸收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58.3%和89.7%;支气管镜检查显示治疗有效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62.5%和87.2%,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联合抗结核化疗优于单纯抗结核化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胸腺因子D加化疗药物治疗复治肺结核30例,并以单纯化疗药物治疗组25例作对照,以观察胸腺因子D对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辅助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胸腺因子D加化疗组治疗3个月后,OKT+3、OKT+4、OKT+8细胞百分率。T+4/T+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升高,各种免疫球蛋白水平也趋于恢复,与单纯化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痰菌阴转率(59.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44.0%)。提示胸腺因子D辅助治疗肺结核在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涂阳肺结核初复治比例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初复治病人比例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对1993—2000年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报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3—2000年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占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经统计学处理,两者相关系数r=-0.71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落实DOTS策略,提高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率,预防和减少复治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