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究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照组给予乳腺癌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全身化疗2个周期后,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近期有效率为6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6%(P<0.05);两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位生存期为(26.1±5.3)个月,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4.2±4.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组合疗法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维拉帕米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门静脉化疗栓塞术对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其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17例转移性肝癌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和门静脉化疗栓塞术(selective portal vein chemotherapy and embolization,PVCE)术中联合维拉帕米药物,每例患者先行TACE联合维拉帕米介入治疗1次,1月后再行PVCE联合维拉帕米介入治疗1次,2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 1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1例,有效率(CR+PR)%为70.59%;17例患者KPS评分(80分以上)、体重稳定;17例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毒副反应,其中3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13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17例患者ALT/AST升高,发热4例,以上不良反应均在短时间内缓解,未发现BUN/Cr升高及过敏反应;17例患者心功能在介入前后无显著变化;心电图亦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维拉帕米联合TACE和PVCE是安全、可靠的,能有效的控制和缩小肝转移癌,且副反应轻,是治疗手术无法切除肝转移癌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观察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TACE)36例,联合组(TACE+PMCT)32例,两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先给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联合组1~2周后给予微波消融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2年,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联合组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1.88%和37.50%,对照组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4.45%和13.89%,联合组和对照组AFP的下降率分别为75.87%和47.0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微波消融(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可靠,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延长生存期,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TACE)和单纯肝动脉栓塞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方法将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TACE组和3DCRT+TACE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TACE组采用单纯TACE治疗,3DCRT+TACE组采用联合TACE联合3DCRT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3DCRT+TACE组CR 2例(8.0%),PR 16例(64.0%),SD 6例(24.0%),PD 1例(4.0%),有效率为72.0%。TACE组CR 1例(4.0%),PR 9例(36.0%),SD 9例(36.0%),PD 6例(24.0%),有效率为40.0%。结论 3DCRT+TACE介入治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78例肝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6例,女性32例,年龄3379岁,平均(58±6)岁;肿瘤直径3.679岁,平均(58±6)岁;肿瘤直径3.613.5cm,平均(6±3)cm。其中单发转移癌17例,多发转移癌61例。患者均为全身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且无其他脏器转移者。对比TACE术后口服索拉非尼的39例肝转移癌患者(联合组)和另同期行TACE的39例肝转移癌患者(对照组)的疗效。每613.5cm,平均(6±3)cm。其中单发转移癌17例,多发转移癌61例。患者均为全身化疗失败或无法耐受,且无其他脏器转移者。对比TACE术后口服索拉非尼的39例肝转移癌患者(联合组)和另同期行TACE的39例肝转移癌患者(对照组)的疗效。每68周复查1次,评价肝功能,治疗效果及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不良反应。用SPSS 13.0软件统计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平均生存时间和疾病进展时间。结果随访至2011年5月,联合组21例患者存活(54%),18例(含失访)死亡(46%);对照组12例存活(31%),27例(含失访)死亡(69%);至观察终点,2组均没有完全缓解病例。6、12、24个月生存率治疗组为92%(35/39),74%(29/39),49%(19/39);对照组为82%(32/39),64%(25/39),36%(1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发热、乏力、皮肤反应等;对照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发热、疼痛等。2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能够缓解。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肝转移癌较单用TACE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杜锋  杨炜炜  刘尧 《贵州医药》2021,45(1):27-28
目的 探究顺铂热化疗灌注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癌患者疗效及肿瘤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顺铂热化疗灌注联合TACE治疗)与对照组(TACE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瘤控制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F...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结肠癌肝转移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加静脉全身化疗,B组采用单纯静脉全身化疗,观察两组副反应、肝内病灶大小变化情况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95,P> 0.05),A组肝内病灶体积缩小或稳定高于B组(P<0.05),A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4%和64%,明显高于B组的56%和36%(均P<0.05).结论 动静脉双途径联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疗效好,副反应少,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穿刺微波消融(PMCT)治疗肝转移癌的·l盏床效果。方法61例不能或不愿手术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加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组(TACE+PMCT组,联合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组(TACE组)及单纯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组(PMCT组)。联合组行序贯TAcE/PMcT-PMCT/TACE-TAcE治疗,对照组仅行TACE/PMCT治疗2或3次。结果联合组肿瘤缓解率,1年、2年生存率(81.8%、86.4%、63.6%)显著高于两对照组相应指标(P〈0.05)。结论TACE联合PMCT治疗肝转移癌安全、有效、实用,较单纯TACE、PMCT治疗有较大的竹哉.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静脉推注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2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常规药物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间隔4周1周期,2~3个周期后观察疗效。同时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15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间隔2周重复。结果近期疗效,均按要求完成2~3个周期,随访1年以上,PR13例,NC14例,PD5例,总有效率40.6%,临床获益率为84.4%。生活质量,改善18例(56.3%),稳定11例(34.4%)。不良反应少。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静脉推注三氧化二砷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较好,毒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患者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5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5例。比较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作用。结果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2年复发率TACE组为31.2%,对照组为59.2%,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TACE组为54.1%,对照组为32.3%,TAC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动脉介入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探寻一种大肠癌多发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选取84例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患者经肝动脉介入给予吡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灌注化疗和吡柔比星+碘化油栓塞治疗,每周治疗一次,四周为一疗程,而对照组给予FAM方案或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草酸铂方案全身静脉化疗,三周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价和比较其近期疗效、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情况以及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和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00±6.00)和(63.00±5.5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52%、28.57%和11.90%,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85.71%、14.29%和0,虽然其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但2年和3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和发热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肾功能异常和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介入进行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方案治疗大肠癌多发肝转移比常规全身静脉化疗更加有效,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对肝癌并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3例肝癌并发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按是否接受TACE治疗分为TACE组(332例)和对照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结果TACE组3、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4%、71.7%、44.9%、24.4%,与对照组的24.7%、2.5%、0、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ACE组PVTT类型中Ⅰ型、Ⅱ型、Ⅲ、Ⅳ型各型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Ⅰ型治疗效果最好,Ⅳ型治疗无效。结论Ⅰ型、Ⅱ型、Ⅲ型PVTT适宜TACE治疗。  相似文献   

13.
经皮微波凝固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经皮微波凝固(PMCT)为主综合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35例转移性肝癌,共96个目标病灶,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然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和经皮瘤内注射无水酒精(PEI),1个月后再进行全身静脉化疗。结果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受益率(CR+PR+SD)为88.6%,血清肿瘤指标转阴率为75.9%(22/29),中位生存期为24.5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1.4%、51.4%。结论以PMCT为主联合TACE、PEI和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合理的综合序贯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肝转移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6年来收治肝脏转移性肿瘤58例,原发病灶来源:大肠癌28例,胃癌18例,食管癌8例,小肠癌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TAE),共118次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方案:大肠癌、小肠癌使用奥沙利铂,胃癌、食管癌使用紫杉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48.2%及半年、一年、二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6%、55,2%、31.0%。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是治疗肝脏转移性肿瘤重要手段,能达到病灶缩小,缓解症状,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0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为复方苦参+TACE,对照组53例为单纯TACE,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卡氏评分及6、12个月生存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和6、12个月生存率及卡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损伤、栓塞后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减轻TACE治疗肝癌后的不良反应,提高TACE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 fatal cancer, have benefited significantly from TACE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immunotherapy treatments. Immunotherapy that includes dendritic cells an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DC-CIK) in combination with TACE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cases of HCC. Few decisive conclusions about these combined effects on the outcomes of HCC patients have been reached. Therefore, 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ed usage of DC-CIK with TACE with a TACE therapy alone on the outcomes of HCC patients. Participants were enrolled in eight eligible trials.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ACE followed by DC-CIK immunotherapy (experimental group) and of TACE alon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meta-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ACE plus DC-CIK immunotherapy is possibly superior to TACE alone in promoting a better overall response, for half-year, 1-year, and 2-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rates (PFS) in HCC patients. Further studies should be performed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the combined therap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和单纯肝动脉灌注术治疗胃癌肝转移瘤疗效。方法分析57例胃癌肝转移瘤DSA表现,介入治疗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价。结果 57例中,27例为富血供者,乏血供者30例,富血供者除2例弥漫性病灶外,25例富血供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余患者32例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术。与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相比,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胃癌肝转移在肿瘤有效率和控制率有明显提高,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TAI组为11个月,两组间存在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富血供胃癌肝转移瘤,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单纯经肝动脉灌化疗相比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