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资料改变情况。方法对9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观察ST-T、Q-T间期及心律失常等改变情况。结果 98例患者中,出现心电图异常72例,发生率为73.5%;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77.8%,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71.8%。结论急性脑血管病与心脏疾病关系密切,在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关注心脏情况,一旦出现心脏病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早期监测及预防治疗.方法:对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做床边的心电图描记后加以分析.结果: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描记中,有异常的患者为68例,占68%,心电图改变包括ST-T改变及心律失常表现,且心电图改变受意识障碍程度、病情轻重影响,而心电图改变程度影响预后.结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情越重,越易出现心肌损害,心电图不芷常的比例越大预后不良.临床做好心脏监测,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心肌损害,有利于缓解脑心综合征的发展,提高脑血管的好转率、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患者均经颅脑MRI或CT检查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在发病24 h内进行常规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改变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1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者63例,异常率为63.00%;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ST-T改变、心律失常、T波改变、心肌缺血、明显U波以及异常Q波等;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病变部位位于基底节区与丘脑的患者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部位(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且异常类型较多,心电图的改变可作为判断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和判断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脑心综合征(CCS)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60例C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CCS主要表现为心电图ST-T改变(70%)、心律失常(46.7%)、心肌梗死(4.6%),治愈好转率95%,病死率3.3%。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心脏功能改变常见,积极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查及应用扩冠状动脉、改善心功能、控制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改善愈后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5.
1954年Burch首先报告了一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出现心电图的异常,以后有关急性血管意外引起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心电图变化的报告相继发表。本研究重点讨论急性脑血管病时的心电图改变。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48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病前均无明显的心脑肾疾患,并符合199  相似文献   

6.
石继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71-172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的神经源性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 1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脑出血组及脑梗死组,分析其患病2d内(急性期)及2周后(恢复期)心电图改变,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81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83.4%有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电压异常(78/18143.1%),ST-T改变(96/181 53%)及各种心律失常(65/181 35.9%),少数表现为QT延长(5/181 2.8%),显著U波(4/181 2.2%)及异常Q波(6/181 3.3%),出血组与梗死组之间比较仅心律失常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则无显著性差异,而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心电图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仅少数未恢复。结论急性脑卒中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多为可逆性改变,少数不可逆者多合并有心脏病变,ST-T、心律失常等心电图改变在急性期与恢复期有显著差异,脑出血较脑梗死更易出现心律失常,心电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碇 《北方药学》2012,9(6):93-93
目的:探索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改变,提高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重视。方法:175例患者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175例高血压病人中131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ST-T改变阳性或各种心律失常,44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无明显变化。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否伴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观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立法 《黑龙江医药》2002,15(2):149-149
狭义的脑心综合征是指脑血管病后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害,以心电图变化最为敏感,最为常见。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al Vessel Disease,ACVD)时的心电变化可高达65%~75%,其主要改变可表现为ST段及T波改变,此外尚可见到各种心律失常,脑性假性心肌梗死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心电图,其中AMI是ACVD各种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种,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为3%~33%。现将经治的2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以及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脑梗死80例,脑出血60例,对照组高血压病70例。结果脑梗死患者的功态心电图异常96.5%。脑出血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95.8%。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病变部位有关,与病变性质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收集并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引起脑心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其心电图形态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1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致脑心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入院首次及1个月后复查ECG结果,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特征。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检查可出现房性早搏及ST-T段改变等异常表现,急性发作期心电图改变发生率约为76.8%。结论 ACVD致脑心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改变呈现多样化。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症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心电图检查对于确定其是否伴有心脏损害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脑血管病临床与心电图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在急性期做心电图(ECG)检查的126例脑血管病患者,分析比较患者入院当日或入院次日描记的心电图。结果 126例患者中19例心电图正常,107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84.92%。其心电图异常改变主要为T波改变61例、ST段改变52例、左室面高电压46例、早搏36例、窦性心动过缓12例。126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者死亡2例,心电图异常者死亡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异常,心电图改变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判定预后的主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300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改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急性脑血管病300例,其中脑梗死(包括腔隙性脑梗死)125例,脑出血89例(其中14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珠网膜下腔出血81例,动脉瘤5例,所有患者诊断均有CT证实.结果 心电图异常266例占87.7%,有些患者心电图异常同时存在二种以上占54%,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有:ST段降低,T波低平、双向、倒置,Q-T问期延长,窦性心动过缓.有些重症患者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发生.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脑实质特定部位损害,当杏仁核损害时,心电图出现异常改变,脑干首端受损可引起反射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当额叶眶面13区,24区受损时,可引起心肌功能紊乱,当血液进入脑室及病灶位于脑深部或病变影响脑干时,心电图常有明显改变,同时颅内压增高,血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引起脑组织移位,造成支配心脏的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导致植物神经的功能失调,出现心电图的紊乱现象,总之心电图异常改变原因较多,对重症的脑血管患者要进行心电图监护注意与原发心脏疾患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表现及与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急诊收治的表现为不典型心电图特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观察患者心电图特征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相关性。结果 139例患者常规心电图检查具体表现为:患者ST段弓背样抬高及T波倒置7例,无Q波、无明显ST段抬高者6例;患者仅有ST-T变化、无Q波9例,肢导低电压、电轴左偏3例;患者VlV3导联R波振幅下降、无ST-T改变6例;动态监测ST-T改变患者3例;患者V3V3导联R波振幅下降、无ST-T改变6例;动态监测ST-T改变患者3例;患者V3V5导联U波倒置、后出现ST-T改变5例。2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共13例,占33.3%,死亡患者7例,占17.9%,其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例,占25.6%,死亡6例,占15.4%;心电图表现为非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3例,占7.7%,死亡1例,占2.6%。以心电图表现为ST升高为特点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并发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表现为非ST升高的患者。结论不典型心电图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各异,对于可疑患者要结合患者症状、动态心电图及患者血清学检测做出仔细的判断,才能有效避免遗漏。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脑血管病常并发心血管系统异常改变 ,某些改变通过心电图得以反映。文献报告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率为 54%~ 1 0 0 %。本文观察分析 1 50例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表现 ,并讨论心电图改变的发生机制。1 临床资料1 50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均由 CT诊断 ,其中男性 94例 ,女性56例 ,年龄 35~ 85岁。全部病例中脑梗死 (包括腔隙性脑梗死 )1 1 5例 ,脑出血 30例 (其中 8例脑出血合并脑梗死 ) ,蛛网膜下腔出血 5例。心电图检查均在发病 48小时内进行。心电图异常者 92例 (61 .3% ) ,心电图改变主要有三种类型 :1心肌呈缺血型改变、亚急性或陈旧…  相似文献   

15.
对 2 8 1例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分析 ,结果证实 ,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发生非常普遍 ,且与脑血管病变部位相关 ,丘脑基底节发生率最高。心电图改变中ST—T、Q—T延长改变最多 ,其次是异位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异常,总结经验,提高治疗能力.方法 本文观察216例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心电图改变,发现脑血管病急性期可发生多种心电图异常,心电图总异常率为65.7%,且以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为最常见,其次是心律失常.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91.7%)脑出血次之(71.4%),脑梗死组最低(61.0%).结果 ACVD的心电图改变对估计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严重心率失常或心肌梗死样心电图改变常提示病情危重、预后欠佳.结论 其发生机理与脑血管病病变部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脑钠素释放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宋蕾  宋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5):585-585
急性脑血管疾病可引起多种多样的心电图变化 ,收集30例脑血管疾病 ,就其心电图改变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30例急性脑血管病均为住院病人 ,年龄46~70岁 ,男22例 ,女8例。经颅脑CT检查 ,出血组11例 (内囊出血7例、小脑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 ) ,缺血组19例 (脑梗死2例、腔隙性脑梗死17例 )。以上病人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 ,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心电图。2结果2 1出血组、缺血组心电图改变 (见表1) :以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 )ST—T改变 ,U波异常为常见 ,异位心律失常以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为多 ,偶有…  相似文献   

18.
孙卫国 《上海医药》2017,(17):32-34
目的:观察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即刻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血糖正常)51例和观察组(高血糖)57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动脉血氧分压及心律失常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总发生率75.44%,显著高于对照组56.86%;STR<50%发生率57.89%,明显高于对照组35.29%(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ST段持续抬高,心肌灌注不良,使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运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同期内78名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查结果作为参照,针对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65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现象,异常率为83.33%,以ST下移、T波低平或者倒置、房性早搏为主;有59例患者存在超声心动图异常,其异常率为75.64%,以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为主。且,与同期健康人员比较,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来对其进行检查与诊断,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脑血管与心脏功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临床神经内科、心内科医师的高度重视。临床实践中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影响心电图 ,它主要影响心率、心律和心肌兴奋收缩状况 ,且随着脑血管病变临床症状好转 ,心电图改变也随之消失 ,这在临床工作中对病情估计有重要作用。1 脑血管病变时心电图的变化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电图中有 ST- T改变、巨大的 T波、较明显的 U波等改变。脑出血及脑梗死急发期数小时内可见 ST段下降 ,T波低平或倒置。临床观察 3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心电图 ,发现有心电图异常者达 70 % ,表现为各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