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化学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用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治疗Ⅱ、Ⅲ期乳腺癌22例.用表阿霉素50 mg/m2,紫杉醇150 mg/m2治疗3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化疗2个周期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继续以原方案化疗4~6个周期.结果:乳腺癌有效率(RR)72.7%(16/22).无完全缓解病例,16例(72.7%)部分缓解(PR),6例(28.3%)病情稳定(SD),无进展病例(PD).腋窝肿大淋巴结中45.5%(10/22)化疗后不能触及.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关节肌肉痛,均可耐受.结论:表阿霉素联合紫杉醇进行乳腺癌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明显缩小乳腺癌的原发肿瘤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II、III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II、III期)54例,手术前按照TE化疗方案进行系统化疗,疗程21 d,共4个疗程,化疗后行保乳手术治疗,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后对患者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化疗效果、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进行乳腺外形的评估。结果54例患者在4个疗程化疗后,化疗有效率100%,完全缓解率为11.1%、部分缓解率为88.9%;化疗后54例患者均进行保乳手术治疗和淋巴结清除术,术后随访24个月,局部复发率3.7%、远处转移率7.41%,乳腺外形评估优29.63%、良68.52%、差1.85%。结论 II、III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乳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有益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NACT)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3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2个疗程化疗,宫颈鳞癌使用PVB方案(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腺癌使用BIP方案(顺铂十异环磷酰胺+博来霉素),化疗后2周进行手术根治.结果 NACT总有效率为77.4%,其中完全缓解26.4%,部分缓解50.9%.局部肿瘤体积缩小显著,术后病理显示宫旁浸润3.8%,盆腔淋巴结转移7.1%.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常规进行巩固化疗,并进行随访.结论 NACT作为宫颈癌患者术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影响。方法病理确诊Ⅲ期乳腺癌患者89例(无远处转移),根据是否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分为NCT组(53例)、对照组(36例),NCT组术前给予TAC方案4个疗程,化疗结束1周后手术治疗,对照组直接手术治疗;2组术后2周均行术后辅助化疗,并根据淋巴结转移情况行序贯放疗,ER和(或)PR阳性者放、化疗结束后给予三苯氧胺口服,术后随访2年,比较2组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NCT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降低Ⅲ期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于乳腺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后其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所收治的行亚甲蓝跟踪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7例患者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另外23例患者直接做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新辅助化疗组SLN(前哨淋巴结)数、SLN检出率、SLN假阴性率以及平均腋窝淋巴结数与非新辅助化疗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对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患者能够准确的预测其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原则及近期疗效。方法 :对 2 8例早期乳腺癌病例实施保乳手术 ,手术方式为肿块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 ,术后常规辅助放疗和化疗。结果 :2 8例均存活 ,术后均无局部复发 ,无远处转移 ,双乳均保持良好乳房外形。结论 :对早期乳腺癌实施保乳综合治疗疗效可靠 ,可作为早期乳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3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探讨。方法 采用肿瘤广泛切除术,切除足够的正常组织以保证所切除的标本边缘无肿瘤和满意的美容效果,部分病例配合术前化疗,所有病例均行术后放疗。结果 28例患者成功实行保乳手术,2例保乳失败,改行其他手术方式。28例行哨兵淋巴结活检术,25例找到淋巴结,其中4例找到转移癌,21例SN阴性,11例免全腋窝清扫,SLND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相同。结论 保乳手术是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理想的选择,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可能代替腋窝淋巴结清扫以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使哨兵淋巴结阴性患者免除全腋窝清扫。保乳保腋窝将成为乳腺癌外科治疗的理想模式,外科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没有减弱,而是更加合理化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手术治疗的I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保乳保腋窝手术治疗的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6%的患者可达到手术预期效果并未有皮下积液、感染和上肢水肿的发生。术后规范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无转移。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保腋窝手术临床疗效满意,有可能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9.
王倩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17-118
目的观察术前介入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2011年收治的2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动脉栓塞化疗,1~2个疗程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介入化疗后肿瘤所致疼痛、出血、下腹部坠胀等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化疗所致并发症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下腹坠胀、低热等,对症处理或化疗结束可恢复;化疗总有效率达78.6%,临床获益率达92.9%;化疗后瘤体缩小或坏死,易切除,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预后分别完成1~3年的随访,生存率较高。结论术前介入动脉栓塞化疗可以缩小瘤体,使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坏死,利于瘤体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崔志超  王宇  赵亚婷  胡继卫  马杰 《河北医药》2012,34(21):3247-3248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1年内对2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4%,而对照组高达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腋下均未见复发。结论对于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治疗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8年1月,在30例ⅡB~ⅢB乳腺癌中施行先化疗[CEF方案或诺维本(NVB)+表阿霉素(EDM)3~4个疗程],此后在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30例患者中27例随访至今无复发.1例(ⅢB)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2年骨转移再次行放化疗.1例(ⅢB)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3年肺转移再次行放化疗.1例(ⅡB)患者行保乳术后因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和放化疗.结论术前化疗又名新辅助治疗,可使大部分原发性乳腺癌肿块体积明显缩小.用于进展期乳腺癌以提高其切除率.对于较早期乳腺癌可以提高其选择保留乳腺术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前新辅助介入化疗治疗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子宫动脉介入化疗2~3个疗程,并对有手术适应证者及时实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50例中,介入化疗后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26例,无变化(NR)8例,疾病进展(PD)4例,总有效率为76%,与化疗前相比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5),术后病理发现淋巴结转移者中CR 1例,PR 4例,NR或PD 8例,均为盆腔淋巴结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化疗或手术并发症.结论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宫颈癌病灶,并能减少淋巴结转移和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期间在本院实施保乳手术的42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适应证严格筛选病例,原发病灶切除且切缘阴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追加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治疗。结果全组42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标本切缘净。其中侵润性导管癌19例,单存癌2例,髓样癌3例,侵润性小叶癌15例,黏液腺癌3例。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30个月,无局部复发和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术加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且能获得较好的美容效果,达到满意疗效,可作为早期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临床应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中晚期乳腺癌患者38例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经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乳腺癌疗效评定,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2例、疾病稳定(SD)13例,无疾病进展(PD)病例,总有效率69.04%经新辅助化疗后采取保乳治疗29例,采取改良根治术9例。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无意外发生,术后恢复良好,切口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对保留乳房的外形满意。随访时间12~3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无死亡患者。2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积极采取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的体积缩小,肿瘤分期降低,提高保乳手术,使患者得到良好的疗效和乳房外形美观,提高女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3355-3356
目的:观察长春新碱(vincristine)和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新辅助化疗方案(VM方案)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联合应用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行新辅助化疗的45例口腔鳞癌患者(辅助化疗组)和既往术前未作任何辅助治疗的50例口腔鳞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辅助化疗组术前接受1个疗程的VM方案化疗后进行手术,术后两组接受同样治疗.统计辅助化疗组化疗疗效、术后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经1个疗程VM化疗方案治疗后,45例口腔鳞癌患者中临床部分缓解26例(57.8%),稳定19例(42.2%),化疗总有效率57.8%.VM方案不良反应小,不影响患者接受手术治疗.随访期间辅助化疗组出现肿瘤复发10例(22.2%)、肿瘤远处转移4例(8.9%),对照组出现复发21例(42.0%),转移14例(28.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应用长春新碱和甲氨蝶呤联合化疗在口腔鳞癌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对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治疗.方法 采用以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的联合化疗方案对67例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1~2个疗程,临床观察有效后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情况.结果 67例术前新辅助化疗肿块妇科检查完全消退14例,肿块缩小达30例,临床总有效率为65.7%.新辅助化疗后,癌灶周边及癌灶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肿瘤直径有明显的缩小,阴道浸润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显著减少(P<0.05),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和术中术后并发症均低于直接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化疗组的复发率和转移率均低于单纯手术组,其中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初治的宫颈癌Ⅰb~Ⅱb期病人,可增加手术机会,可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术前化疗治疗可手术切除乳腺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01年3月至2008年1月,在30例Ⅱ B-Ⅲ B乳腺癌中施行先化疗[CEF方案或诺维本(NVB) 表阿霉素(EDM)3~4个疗程],此后在行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30例患者中27例随访至今无复发.1例(ⅢB)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2年骨转移再次行放化疗.1例(Ⅲ B)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3年肺转移再次行放化疗.1例(Цв)患者行保乳术后因局部复发再次行手术和放化疗.结论 术前化疗又名新辅助治疗,可使大部分原发性乳腺癌肿块体积明显缩小.用于进展期乳腺癌以提高其切除率.对于较早期乳腺癌可以提高其选择保留乳腺术式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已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标准方法。对仅前哨淋巴结阳性而非前哨淋巴结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有过度治疗之嫌。本研究探索腋窝超声检查结果可否用来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同组医生手术治疗的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接受过术前腋窝超声检查,且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这些患者的术前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结果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或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结果:共入组154例患者,其中117例(76.0%)的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对102例(66.2%)患者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有15例的前哨淋巴结为阳性,对她们施行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但其中有7例的非前哨淋巴结为阴性。在117例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113例(96.6%)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应用腋窝超声检查结果预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率和准确度分别为81.8%、85.6%、96.6%和85.1%。结论:对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腋窝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可用作无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对这些患者,可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但不需依据活组织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对术后淋巴漏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2年2月期间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86例,其中85例术中采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101例采用电刀,比较两组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手术总时间、淋巴结检出数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手术总时间及淋巴结检出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引流量、腋窝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超声刀组均较电刀组明显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使用超声刀清扫腋窝淋巴结可以预防术后淋巴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行保乳手术.其中Ⅰ期26例,Ⅱ期16例.所有患者行单纯肿瘤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扣,术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结果 术后患者全获随访6~60个月,35例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例发生肺远处转移,3例局部复发带瘤生存.美容效果优良率达90.4%(38/42).结论 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且美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