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目的节约血源,提高输血疗效,增强血液成分输血率,通过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例数及种类来降低输血风险。方法对临床用血科室3年来输血情况及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通过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临床科室全血用量逐渐减少,使输血不良反应逐步降低,成分输血达到100%。结论加强成分输血管理,降低全血使用率,减少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输血既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主要手段.为了降低输血风险,减少医疗纠纷,临床对输血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输血前除了要求病人或病人家属签署输血同意书外,还要求常规检测HBsAg、抗HCV、抗HIV、抗TP4项传染性标志物.对减少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注意输血的安全性,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描施,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成分输血是科学用血的发展方向,使输血治疗更加科学化,并能减少不良反应,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减少心血管的负荷,节约血源,减少血传染病的发生,提高了输血水平,是现代输血学的一个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舒琪惠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211-211
探讨静脉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是对20例静脉输血病人给予输血的全程护理,即通过输血前的准备,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输血后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和心理护理等。结果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例。给药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静脉输血病人给予输血前严格的核对。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及输血后严密的观察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加强法律观念对减少临床输血引发纠纷的效果.方法 通过2008年7月-2010年5月我科输血877例进行分析,结果认为临床输血中,加强法律观念,落实病人知情同意权和保护病人隐私权,严格查对制度,认真掌握输血护理要点.结论 加强法律观念,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是确保输血安全,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检查,对临床输血病历中存在的缺陷加以分析并督促临床医务人员改进,以达到合理用血及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为依据,制作输血病历检查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每月对临床输血病历抽查,现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8月临床输血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 我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对2010年10月~2012年8月临床输血病历834份进行检查,无缺陷病历588份,占70.5%;缺陷病历246份,占29.5%.结论 通过对输血病历的检查,找出临床输血病历在书写中易出现的错误,督促临床科室进行整改,增强了临床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的认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的风险意识,从而避免和减少了临床输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包福德  严仲文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1):1368-1369
目的调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探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方法,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输血机制。方法通过实行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制度,对2006—2008年我院临床输血不良反应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性别、输血史、血液品种和疾病种类呈相关性,与血型无关。不良反应中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HFTR)最高,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4.8%,其次为过敏反应。结论去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能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更新陈旧的输血观念,运用科学输血技术,大力提倡成分输血,能降低输血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探讨临床输血技术的注意事项、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输血风险,减少输血纠纷的发生,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王献荣  郭小泉 《新疆医学》2011,41(9):99-100
随着输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输血知识的提高,对输血观念的转变,国家对采供血的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更好的规范了临床用血,强化安全输血,减少输血风险,医院进行了输血知识的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常见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与护理措施.方法 静脉输血病人给予输血的全程护理,即通过输血前的准备,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输血后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护理及预防等.结论 对静脉输血病人给予输血前严格的核对,输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及输血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严格掌握输血的适应证,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英国伦敦消息: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术前铁剂治疗对整个髋或膝关节成形术患者减少同型输血需求量起很重要的作用。同型输血明显带有危险性,不应轻率实施。一种减少同型输血的可能方法就是改进了的术前血红蛋白计  相似文献   

13.
正围术期血液保护是在围术期采用多种方法和技术来保护和保存血液,减少出血、少输血、不输血和自体输血,减少同种异体输血。近年来,心脏外科快速发展,血源短缺成为常态化。通过各种血液保护措施,减少围术期输血,已经证明[1]不仅可以明显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而且降低术后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预后。心脏外科手术特别是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容易因凝血因子消耗和稀释、  相似文献   

14.
输血前检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患者输血前输血相关性传染病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对40 468例拟输血的患者进行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40 468例患者中抗-HCV阳性210例(0.52%),抗-HIV阳性96例(0.24%),抗-TP阳性915例(2.26%)。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检测,可以减少医院感染,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5.
高华 《北京医学》2006,28(2):117-117
自体输血作为一种科学、安全、合理、经济、易行的输血方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该法具有可以减少异体血用量、节约血源、减少输血反应及输血传播疾病等优点.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对64例临床择期手术患者采用贮存式自体输血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杜菊香 《中外医疗》2012,31(24):137-138
目的减少输血的不良反应,提高输血治疗效果。方法成分输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结果通过成分输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了输血效果。结论针对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提高输血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配血是确定能否输血的重要依据。提倡自身输血及成分输血,尽量避免或减少异体输血,是减少配血不合及输血反应的主要手段。若献血员与受血者血清(主侧)发生凝集应禁止输血;主侧不凝集次侧(献血员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凝集,必要时可少量、慢速输血;两侧均不凝集可输血。  相似文献   

18.
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输血管理中,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并使其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通过对临床输血病历的检查,提高了医、护人员对临床输血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识,纠正了错误的输血观念,保障临床用血安全有效,减少因输血传播病毒性疾病引起的医患双方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对于溶血性贫血,溶血的速度和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对决定是否需要输注红细胞及其输血量十分重要,许多情况并不需要输注红细胞.需要输注时,也不应以提高红细胞计数达到正常水平为目的.对需要长期依赖红细胞输注替代治疗的患者,应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尽可能减少输血次数,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延缓或避免红细胞输注无效的发生.红细胞膜病变和红细胞酶缺陷引起的溶血性贫血,主要的防治措施是减少诱因、对症处理,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输血.血红蛋白病一般不需要输血.但纯合子型β海洋性贫血患者目前仍主要依赖长期的红细胞输血替代治疗,宜尽量选择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剂,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并发症;当血红蛋白<60g/L时,大部分患者应输血.但是反复输血可引起铁负荷过重.英国血液标准委员会(BCSH)推荐:当输血次数超过10次时,应考虑铁螯合剂去铁治疗;一旦铁蛋白>1 000 μ g/L,则应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体输血在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效果. 方法观察比较稀释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术前、术后(2小时内)、术后24小时、术后1周四个时期血液RBC、HCT、HGB、PLT四项参数.结果两组不同时间血液RBC、HCT、HGB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小时内)和术后24小时自体输血组PLT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异体输血组,而术前和术后1周无差异.结论稀释式自体输血能减少术中异体血的输入量,减少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损伤 ,减少术后出血,节约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